APP下载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30冯佳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思想幼儿教学陶行知

冯佳

摘 要:陶行知是我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概括起来来讲主要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方面的内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文章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幼儿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01-01

前言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一经提出在我国教育界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指引着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去认真践行。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概述

(一)生活就是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同生活应当紧密的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教育的真谛。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非常的朴素,但是细细想来,教育也真就如同陶行知先生所描述的那样:“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二)社会就是学校

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就是学校”这与美国大教育家杜威先生的“学校就是社会”的教育主张恰恰相反。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将社会中的因素延伸到学校中去,让学生们在学校中拥有更加宽广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慢慢遨游。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就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思想中最具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观点。按照陶行知先生的意思,“教学做合一”具有三个层面上的意思:一、指的是教育方法。即事情怎样去做,学习就怎样去学,教师自己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学习的,就使用同样的方法去教授学生。二、指的是教育关系。对事情来说就是做,对自己来说指的就是学习,对别人说就是教育。三、指的是目标。教学并不是指教人怎样学习,而是教人怎样做事。陶行知认为教学做不能分开来看,而是应当合在一起看成一件事。

二、陶行知生活家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生活中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工作中,幼儿园教师应当亲自去践行先生的先进教育理念,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突破口,将幼儿自身的发展同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由于幼儿情感还不够丰富,幼儿几乎没有什么生活阅历,所以幼儿教师应当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培养幼儿的感情,为幼儿们创造出真实并且优质的学习环境。具体来说,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鼓励幼儿们进行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幼儿们进入故事中,比如教师在讲授《小红帽与大灰狼》的故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道具将一个幼儿打扮成大灰狼的模样,将一个幼儿打扮成小红帽的模样。教师一句一句的教授幼儿念出台词,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起幼儿的模仿力。当为幼儿们教授《亲亲小草》的时候,教师则最好将幼儿们带到草坪上去教学,让小朋友们真切的感受到小草的样子。在多次带领学生认识小草、花朵之后,教师就可以在教室中对幼儿教学,引导幼儿们仔细联想小草和花朵的模样。这样反复几次之后小草或者花朵的意象就会深深的植根于幼儿的头脑中。

(二)在生活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陶行知先生主张在生活中教育学生,就幼儿教育而言,由于幼儿的生活阅历不足,所以教师就应当通过点化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行延伸和探索,进而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发现幼儿园中的一个幼儿圆圆在学习写“火”这个字,由于这个字笔画较为复杂,圆圆写起来就像画成的花朵一般。这时教师说:“圆圆看到过妈妈做饭时候生的火没有?”圆圆回答:“见到过”。教师说:“圆圆过来老师教你,你看火字的中间有一撇和一捺,像不像两根支撑起来的木棍?火字头上的两点像不像两条火焰?”教师这样一边演示,一边让幼儿想象生活中的场景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三)在生活中增强幼儿实践体验

教师在教授幼儿有关春天的歌曲的时候,可以带着幼儿去田野欣赏春天的美景,待幼儿们陶醉的看春天的景色的时候,教师说:“来、来小朋友们教师教你们把春天的景色唱出来,回家唱给妈妈听好不好?”这时幼儿受到鼓舞就会踊跃的回答“好”。然后教师就可以一边教给幼儿们唱歌,一边讲歌词中的具体词汇,比如绿柳啦、花花草草啦一一指给幼儿们看,这样将会带动幼儿的口、眼、耳朵结合起来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教学的好处是能够让幼儿们将自己学习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一一反应出来。并且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来不断加深和固化幼儿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这种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方法恰恰暗中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相符合。

(四)在生活中增强幼儿学习能力

幼儿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学习能力,对幼儿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顺应幼儿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向幼儿传授他们能够接受难度的知识。比如,教师们可以鼓励幼儿将绿豆或者黄豆种植在小花盆中,每天引导幼儿们去浇水,当黄豆或者绿豆发芽的时候,教师可以指给幼儿们看,让幼儿初步了解植物的组成部分。借助于小小的黄豆或者绿豆芽,教师还能引导学生每天比划着量一下豆芽的长度,待过一段时间之后问小朋友们豆芽是不是长大了,变长了,鼓励幼儿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豆芽的长度,不如教师问幼儿:刚开始的时候豆芽有多长?如果幼儿们想不出,教师可以进一步的启发幼儿,刚刚出土的豆芽像蚂蚁一样大还是像小狗一样?虽然这种教学方法比较缓慢,但是最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对幼儿来说,这种慢慢诱导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游戏和娱乐性。通过这种方法,教师能够初步的让幼儿们了解到长度和长大的概念,这种教育方法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幼儿们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总结

幼儿教师应当在教育过程中时时注意将生活和幼儿的认知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生活中的事物来引导幼儿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一步步的发展。

(作者单位:德积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嵇婷婷.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指导[J].教育艺术,2012,(08):63-65.

[2]仇晶晶.点亮童心,呵护成长-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J].文理导航,2013,(06):163-165.

[3]李娟.陶行知教育思想實践研究[J].语文学习生活化,2011,(07):28-29.

[4]岳亚平,刘静静,幼儿园教师生活化教学的影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13,(03):102-103.

[5]韩淑萍.我国幼儿教育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研究评述[J].教育学刊,2011,(06):68-69.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思想幼儿教学陶行知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实现体育教学生活化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