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干旱地区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及其应用

2016-05-30程瑞春李显玉张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育苗

程瑞春 李显玉 张丽

摘 要:2012年赤峰市引进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并在赤峰、通辽2市的半干旱地区进行试验推广。该文从苗床准备、轻基质配制、容器生产、直播扦插、除草浇水、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移植造林和适用条件等方面总结了适宜半干旱地区推广的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体系。

关键词:育苗;无纺布容器苗;半干旱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106-03

Abstract:In 2012,the techniques for raising each seedling with a balanced root system by using a non-woven fabric container were introduced into Chifeng.Since then,many experiments and promotions of the techniques had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semi arid areas of Chifeng and Tongliao.The technical system of non-woven fabric container seedling suitable for promotion in semi arid areas was summarized in seedbed preparation,light solid substrate interfusion,container bag filling,sowing or cutting,watering and weeding,disease and pest prevention,outplanting,transplanting or afforestation,and applicable condition.

Key words:Seedling raising; Non-woven fabric container seedling; Semi arid area

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由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于1999年自法国引入我国[1]。该技术以无纺布为容器袋,以草炭土、珍珠岩、蛭石等轻基质为育苗基质,容器间留空隙以便空气切根[2],使苗木根系发育完整均衡,实现苗木可控生长、无缓苗期、移栽成活率高的目标[3]。无纺布容器1a内自动降解,对环境无污染[3],利用无纺布容器(或网袋容器)苗木造林时,带容器袋栽植[1,3-8]。然而,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不适合培育大规格苗木[9],在半干旱地区,无纺布埋在土内降解缓慢,利用速生树种红竹柳(Salix sp.)无纺布容器苗进行雨季移植或造林时,埋土前取下容器袋有利于林木生长[10]。因此,半干旱地区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体系尚需进一步加以完善。

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12年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引入LKY容器袋成型机和平衡根系育苗技术,开始进行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试验;2013年以来,在内蒙古林业厅半干旱地区平衡根系育苗试验项目和赤峰绿化基金会平衡根系育苗技术推广项目的支持下,进一步扩大了育苗规模;采取的育苗方法有直播育苗和扦插育苗;所繁育的苗木被用于科尔沁沙地治沙造林、燕北山地林下更新造林、培育园林绿化苗木或营造科学试验林;造林地点分布在赤峰市红山区、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和通辽市奈曼旗等地,均为半干旱地区。本文从苗床准备、容器生产、播种扦插、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越冬防寒、苗木出圃、移植造林、适用条件等方面介绍了半干旱地区无纺布容器苗木培育技术及其应用情况,供参考。

1 苗木培育

1.1 苗床准备 苗床宽130cm,长度不限,保证局部水平、灌溉均匀。畦埂宽40cm,稍高于地面,踩实;畦面宽90cm,深20~25cm;畦底垫一层75%遮阳网,上垫约1cm厚细土,平整后备用。

1.2 容器生产 轻基质包括草炭土、珍珠岩、蛭石。用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按体积比2∶1∶1配制,或用草炭土、珍珠岩按体积比3∶1配制,混合均匀,相对含水量约60%~70%。采用的无纺布容器袋规格为D05H14(其中:D代表容器袋呈圆筒形时的内壁直径,H代表高,单位:cm)。利用LKY容器袋成型机自动生产,容器袋直径5cm,切割长度为14cm。生产场所的适宜温度为20~30℃,在低温条件下,无纺布高温熨烫封袋的速度降低、质量下降,甚至导致无纺布熨烫面不平整或不能粘合。将装好基质的无纺布容器袋均匀直立摆放于苗畦内,保持容器袋上表面水平。整畦摆放完成后,用育苗基质将缝隙填满,浇透水后,基质下沉露出容器壁的,应将容器袋填满。

1.3 播种扦插 选择乡土树种,旱生树种,容易生根树种。春季播种时,需要进行人工促芽的种子,如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山杏(Armeniaca sibirica,Prunus sibirica)、桃叶卫矛(白杜Euonymus maackii)、榆叶梅(Prunus triloba)等,保证足够的催芽时间即可播种,无需等到种子露白再播。采取穴播,小粒种子每穴2~3粒种子,大粒种子1~2粒。将种子埋入容器袋中央位置,深约0.5~1.0cm,用育苗基质覆盖或覆土。小粒种子覆土厚度约0.3~0.9cm,大粒种子约0.9~1.5cm。秋末冬初(10月下旬至11月初)播种时,初始温度60℃浸泡种子1~2d,早晚各换水1次,保证种子充分吸水。覆土稍厚,其他与春季播种时相同。扦插育苗前,先浇透水,保证基质含水量充足。采用直插法,将插穗全部插入容器袋中,上面覆土约1.0~1.5cm。扦插容易生根树种,如红竹柳,可秋末冬初(10月下旬至11月初)扦插,覆土1.5~2.0cm。

1.4 灌溉除草 春季播种前先浇水,必须保证容器袋浇透;播种后,宜喷灌,保证苗床湿润;苗出齐后,小水漫灌,保证水不淤苗。秋季播种或扦插,封冻前,浇冻水;扦插苗于翌春3月下旬、4月上旬浇解冻水;播种苗出齐苗后再浇水。春季扦插前先浇透水,扦插后定期小水漫灌。及时人工除草。

1.5 病虫害防治 播种苗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猝倒病。其它病虫害因树种不同而不同,例如繁育青杨派杨(Populus spp.)、柳(Salix spp.)扦插苗时,要防治腐烂病(Valsa sordida,Cytospora chrysosperm)危害插穗;繁育文观果时,要防治文冠果隆脉木虱(Agonoscena xanthoceratis)危害叶片。

1.6 越冬防寒 在赤峰市半干旱地区,无纺布容器袋埋于地下4a不能降解,可用于生产多年生慢生树种苗木。一年生或二年生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苗木需要采取覆土防寒措施。秋末冬初浇冻水后,用无纺布或75%遮阳网将苗木覆盖,再盖上一层土,覆土厚度3~5cm,春季多大风且易出现风蚀的地区,如科尔沁沙地,不能将土块敲碎。翌年3月下旬4月上旬,分层撤覆土,撤完覆土后,浇解冻水。

1.7 苗木出圃 当苗木出圃时,针叶树苗高应控制在15~35cm,阔叶树苗高应控制在15~35cm;叶片为复叶的,应控制在15~25cm,叶片为单叶的,应控制在25~35cm。苗木培育时间过长容易出现自然稀疏现象,导致合格苗率降低。苗木出圃前要浇透水。细弱、颜色嫩黄、或有病虫害或机械损伤的苗木不能出圃。没有成苗的无纺布容器袋基质坨应当重新摆放再次利用。

2 移植造林

2.1 立地条件 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半干旱地区主要立地条件有沙区、黄土丘陵区和石质山区。

2.2 整地方法 采用局部块状或带状整地,以穴状、块状、鱼鳞坑、水平沟、水平阶或犁沟等方法进行整地。在黄土丘陵区和石质山区,6-7月份整地,深度为35~45cm,回填表土。沙地现整地现造林。

2.3 树种选择 半干旱地区造林应选择耐旱、耐风沙、耐瘠薄、根蘖力强的乔灌木树种。雨季造林的苗木经过半个生长季生长、春季造林的苗木经过一个生长季生长,能够自然越冬。例如:春季造林,选择二年生的油松、樟子松或侧柏苗;雨季造林选择苗龄50~60d的红竹柳苗或苗龄70~80d的文冠果、山杏苗,或苗龄2.5a的樟子松、油松或侧柏苗。

2.4 适时保墒造林 对春季生长类型苗木,选择在苗木硬化期初期进行雨季造林,对全期生长类型苗木在高生长速生暂缓期[11](春稍顶芽形成但未萌发前,同一树种的盲节形成期)进行雨季造林;选择苗木生长初期之前(放叶前)进行春季造林;选择苗木硬化期结束(落叶后)进行秋季造林。雨季造林尽量选择下透雨后连阴天栽植,减轻苗木日灼,缩短缓苗期。

2.5 栽植要求 栽植前,尽量选择在上午10:00至下午14:00阳光不能完全照射的一侧挖栽植穴,为幼苗生长创造半遮阳条件。栽植时,适当深栽,埋土前应取下容器袋,填埋湿土,分层踩实。栽植后,将栽植穴用浮土覆盖,阻断土壤毛细管蒸发失水;苗木较高时,以苗径为中心培一个近圆台形的土堆(抗旱堆);适当修剪,剪去处于速生期的全期生长类型苗木的一部分嫩梢,剪去有机械损伤或病虫危害的枝叶。

3 结论与讨论

3.1 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适宜培育雨季造林用小规格苗木 在半干旱地区,无纺布埋于地下4a仍然保持完整;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适宜培育油松、樟子松、侧柏等多年生苗木,用于雨季造林。速生树种幼苗期苗高超过40cm的,如杨、柳的无纺布容器扦插苗应于当年雨季出圃造林,防止苗圃营养空间不足,导致“烧膛”或自然稀疏。油松、樟子松一年生或二年生苗木因自然越冬保存率低而不能用于荒山或治沙造林,无纺布容器苗应采取覆土防寒措施。油松、樟子松或侧柏两年生以上的无纺布容器实生苗可用于雨季造林。

3.2 育苗时将无纺布容器袋埋于地下有利于降低育苗成本 半干旱地区春季多风,空气干燥,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日照充足,将无纺布容器袋暴露于地表之上,幼苗期苗木枝叶覆盖度低,基质蒸发失水迅速,常使幼苗处于干旱状态,苗木容易感染猝倒病或立枯病,由此导致苗木生产的风险加大。将无纺布容器袋直立埋于地下,既能降低基质温度、减少蒸发失水、减少灌溉次数、降低育苗成本,又能保证苗木“接地气”、提高苗木质量和合格苗率;对繁育多年生苗木而言,还能有助于采取防寒保湿措施、保证苗木安全越冬。

3.3 雨季移植或造林埋土前取下无纺布容器袋有利于苗木生长 无纺布容器袋在赤峰市红山区埋在土壤内经过4a不能自然降解;保留无纺布容器袋,对溢出容器壁外的根系有“勒根”现象,无纺布老化程度越低,“勒根”越明显,树种速生性越强,对苗木生长产生的影响越明显。因此,在半干旱地区,苗圃移植无纺布容器苗用于培育工程大苗时,应在埋土取下无纺布容器袋,防止大苗带土坨出圃时,在起苗及装运过程中散坨;荒山治沙造林时,在埋土前取下无纺布容器袋,防止以后干旱对林木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3.4 半干旱地区无纺布容器苗适时保墒造林有助于苗木成活 在半干旱地区,利用无纺布容器苗可以实现部分树种雨季造林。为了保证雨季造林苗木成活,需要适时栽植并采取必要的保墒措施。应利用栽植当年能够自然越冬的适龄苗木。对春季生长类型苗木,应在苗木硬化期初期进行,对全期生长类型苗木,应在高生长速生暂缓期进行;尽量在下透雨后连阴天栽植,尽量在有遮阳的一侧挖栽植穴,栽后用细土覆盖栽植穴,适当修剪、培抗旱堆,以减少地表蒸发和苗木蒸腾失水,减轻苗木日灼伤害,缩短缓苗期,提高造林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月海,房用,史少军,等.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试验[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1):14-15,38.

[2]许传森.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与生产线[J].林业科学研究,2005(3):369.

[3]王月海.山东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新技术试验[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2):60-64,80.

[4]董振成,王月海,周生辉,等.侧柏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与塑料袋容器苗造林对比试验[J].山东林业科技,2006 (3):35 - 36.

[5]孙宝成,蔡胜国,陈志刚.落叶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10 (3):99.

[6]田军,徐国山.樟子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 (8):119,128.

[7]袁冬明,林磊,严春风,等.3种造林树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效果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3):19-23.

[8]王耀辉,李雯,贺有德,等.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苗“一步法”培育及“鸡窝型”造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4(9):31-34.

[9]程瑞春.赤峰市苗圃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9):106-110.

[10]程瑞春.红竹柳无纺布容器苗雨季移植试验[J].林业科技通讯. 2015(10):38-40.

[11]孙时轩.造林学[M].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育苗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红豆杉育苗及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