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女子美术先驱

2016-05-30陈明园

艺术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形式语言静物人物

摘 要:张荔英作为民国时期又一位“失落”的女性西画家,其艺术成就值得在当代予以关注。本文试图以人物、静物、风景为三个解读板块,深入剖析张荔英油画作品中所特有的形式语言与精神内蕴。

关键词:张荔英;油画;人物;静物;风景;形式语言;精神内蕴

1 “失落”的张荔英

在民国女性油画家之中,张荔英是颇具表现主义风格的一位代表人物。或因她早年即移居法国、新加坡,这位杰出的淑媛画家几乎成为今日中国美术史的“失踪者”。张荔英1906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为国民党元老、商界巨贾张静江和夫人姚蕙的第四个女儿,由于父亲游走于世界各地经营贸易,张荔英早年先后在巴黎、纽约和上海接受教育。留居上海期间,张父更为少女时代的张荔英专聘了一位俄罗斯籍绘画老师,因而打下了一定的西画造型基础。1926年,张荔英再次随家人负笈美国,进入纽约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sLeague)进修一年,继而再赴巴黎的克拉洛西美术专科学校(Académie Co1arossi)与比娄学院(Académie Biloul)接受私人美术训练,入学四年成绩斐然。融合式的教育经历,使得张荔英从创作初期便表现出现代派的风格倾向。新加坡著名艺术史学者T·K·萨巴帕迪曾作出精辟的分析:“艺术史让艺术家能认祖归宗;艺术家必然自有‘艺统,张荔英也不例外。塞尚和凡·高是她绘画的两大源头,前者影响了她对形体和图像结构的处理方式,而她从凡·高那里则学会一股冲劲,着力探索色彩和笔触的表现特性。”[1] 1930年,24岁的张荔英首次参加了巴黎秋季沙龙(Sa1on d Automne),获得了欧洲艺界的褒赞。同年,在巴黎与前武汉国民政府前外交部长、左翼政治家陈友仁结为伉俪,后者更成为张荔英绘画生涯中不可替代的肖像模特。

2 人物作品

张荔英的人物油画作品是本文重要的关注点之一。观1935年张荔英为陈友仁所作的一幅肖像,其坚实的造型,团块的笔触以及几何化的平面构成与塞尚颇为相近。在构成方面,人物特写的侧面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正立三角体块。背景中形似墙角线的一组重复的垂直、水平以及斜向的线条以人物头部为中心放射开去,在有效形成立体空间之余,又平添了几何化的装饰意味。运笔方面,作者采用肯定有力的块面笔触塑造形象,于结构转折处直接施以褐色或黑色的线条予以加强,从而达成犹如雕塑般的坚实效果。色调则以暖调的赭石为主,在暗部掺入普兰、墨绿或群青进行冷暖对比,色彩显得浓郁且稳定。虽然此幅肖像尺幅较小,仅为41×33cm,但画面中的形体仿佛具有冲出二维平面的张力,主人公陈友仁铁腕外交家沉着、果敢的形象跃然其上。

20世纪40年代,张荔英的作画风格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诚如艺术史学者T·K·萨巴帕迪所言,此时的张荔英已从纯然追随塞尚形体与图像结构的处理,转向凡·高式的,着力探索色彩和笔触的表现特性。亦如1943年5月张荔英于上海都城饭店举办个展后,沪上艺坛对她的评论:“张荔英虽然追随着梵谷诃,但她毕竟是一个女性,梵谷诃骨子里的“暴躁”,“蛮性”与“过分的热狂”在一个女性温柔的看来多少有点儿欠妥当的。因此,张荔英扬弃了梵谷诃作品中的暴露和反抗性,剩下来的“爱”的一面,她那稳健适当的构图,是不可动摇的,温暖的色调和带有几许雄健的笔触,交织成坚实肯定的画面。”[2]

在张荔英于1946年创作的油画《客家人》中,色彩表现与平面图式的特质愈加清晰,饱和的色线交织成充满南国地域风情的瑰丽画面。截取式的构图带给观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位客家妇人领携着两名孩童,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自海岸边走来,明朗之气拂面而来。正如同梵高以饱含激情的笔调描绘着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勒(Arles)的人物及風土,张荔英亦用她的画笔“把祖国的风物,尽量由于油画的媒介,介绍给世界”。[3] 在1943年出版的《杂志》第12卷第3期中,这样描述张荔英的作品:“民间人物的介绍,像《背上的小孩》《客户生活一瞥》等画,把广东客家的风土人情,活泼地从画布上表现出来,栩栩如生。”并且使观众“由于清丽的画面,仿佛置身于旖旎风光底南方,明朗暖和的阳光沐浴下”。[3]

3 静物作品

除人物画之外,张荔英亦擅长静物的创作,因而其油画静物作品成为了本文另一个重要的关注点。1996年,新加坡美术馆出版英文专著《新加坡美术史》,其中提到:“Georgette Chen(张荔英)的早期作品擅用团块而厚实的笔触堆砌起丰富的画面肌理。最佳的例证即是静物画《切开的苹果及桔子》,这幅作品呈现出保罗·塞尚的艺术风格。”[4] 在此幅静物作品中,张荔英以肯定的笔触调和着极具冲击力的色调营造出厚重的画面体量感。作品中的静物组合被聚焦在一个极为紧凑的空间之中,同时采用倾斜的俯视构图,给人以强烈的直视感,似乎近在眼前,这种对所描绘对象的生命力的展现,正是张荔英创作中始终贯彻的品质。此外,水果浓郁的色彩与确切的质感同周遭相对灰调的环境形成了微妙而平衡的关系。

1954年前后,张荔英定居新加坡,其笔下的“风物”也已然开始呈现出东南亚的地域特点。这幅作于1969年的静物油画《热带水果》,色彩之明艳清丽与作者在巴黎时期的浓郁欧风相比,已存在审美趣味上的显著差异。张荔英几乎放弃了明暗对比,而仅以物体的轮廓线及色彩上的冷暖对比来描绘画面。各种热带水果铺陈于桌面之上,加之篮筐藤条间的层叠交织,以及线性笔触的加强,使得整幅作品显得丰富而具装饰性。与此同时,作者在处理如此复杂的画面时,仍在大的平面构成上做了精心的安排。画面中有两组贯穿的构成趋势线:第一组由桌面的边缘以及与之平行的桌面上的静物组成;第二组则是由背景中垂直的门板轮廓线与悬空吊起的一串香蕉组成。两组趋势线互为垂直、支撑,构成了画面中极为稳固的秩序体系。

4 风景作品

相较人物与静物,张荔英所作的风景画在数量上虽不及前两者,但论及艺术表现力,则丝毫不逊色。其中,《北平风景》是张荔英少数现存的描绘故都景致的作品。从画中的门楼和拱桥看来,张荔英所绘的景致是紫禁城的昭德门和崇楼一带,位于故宫南面太和殿之前。画家再次使用了截取式的构图,旨在强调画面的平面构成效果。高耸雄浑的门楼平面被略去一半,与前景中蜿蜒的河道曲线形成趣味性的几何对比。同时,作者以梵高式的线性笔触勾勒天空变幻的云朵,沉稳的楼台与流动的曲栏与拱桥。河水中摇曳着水草与门楼的倒影,将原有肃穆、均衡的宫廷建筑解构为不可捉摸的幻彩流光。

有资料表明,张荔英在20世纪40年代离开中国之后,此幅故宫作品便始终被她携带左右。可以说,作为旧朝遗址的故宫,是其父张静江竭力协助孙中山推翻的封建囫囵的代表。但对于张荔英来说,却可谓是中年后寄居海外,藕断丝连,念兹在兹的故国心影。

5 结语

张荔英作为民国时期女性油画家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其深受后期印象派影响的表现化艺术风格值得在当代予以关注。而她的巾帼之笔,也足以印证中国西洋画前辈们的艺术贡献。然而,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张荔英艺术遗产的发掘与研究显得尤为薄弱,存在显著的美术记忆的“失忆”问题。与此同时,张荔英的个案亦浓缩体现了中国美术史上一批“失落的群体”的现实处境。他们如若随时代陨落的星,升腾并消隐于民国时期风云激荡的西洋画运动之中。本文在追认并剖析张荔英油画艺术成就的同时,亦冀望立足于此,呼吁对这些民国时期遗留的美术与文化资源进行勾沉与留存,从而使中国现代油画史得到多维度地注解与补充,亦可反向地为当代中国油画的本土性发展提供一些样式化的启迪与精神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黄湘龄.张荔英:新加坡画坛先驱[J] .文化交流,2006 (6):76-79.

[2] 令狐原.评两女画家——张荔英与李青萍[J] .杂志,1945,14(5).

[3] 张荔英底性格·生活·艺术[J] .杂志,1943,11(3).

[4] Kwok Kian Chow . Channels&Confluences:A History of SingaporeArt[J] . Singapore:Singapore Art Museum,1996.

[5] Jane Chia . Georgette Chen(1906-1993),A Pioneer Artist[J] . FeministStudies,1999,25(3):670-677.

作者简介:陈明园(1987—),女,上海人,2010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同年免试直升架上绘画研究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美术学博士学位,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市级美术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猜你喜欢

形式语言静物人物
静物写生
静物(节选)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浅析吴冠中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形式语言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怎样写静物
怎样写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