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医疗器械课程教学改革和探析

2016-05-30陈明惠谷雪莲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微创改革

陈明惠 谷雪莲

摘 要:微创医疗器械课程是当代医疗器械的重要门类,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精密医疗器械方向和检测方向的专业选修课。针对该门课程的自身特点、本科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践总结,探讨如何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两种教学方法改革。

关键词:医疗器械 微创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TH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138-02

Abstract:Minimally invasive medical course is the important aspect of contemporary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precision medical equipment is 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direction and detect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s. Over the course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practice,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of two kinds of methods of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Minimally invasive;Teaching;Reform

强调以实践为基础,贴近医疗器械产业特色,培养理工医结合的、多学科交叉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对于当今的就业形势来说尤其重要,特别符合当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该专业的精密医疗器械方向和检测方向与医疗器械行业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学生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外,其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对当今学生尤为重要。微创医疗器械概论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精密医疗器械方向和检测方向专业选修课。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是该专业也是微创医疗器械概论课程的培养目标。

微创医疗器械概论课程有两门课,分为“微创医疗器械概论(1)”和“微创与介入医疗器械设计”,前序课程主要基于理论,微创与介入医疗器械设计主要基于设计和实践。所以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选“微创与介入医疗器械设计”的学生一定是要选修过“微创医疗器械概论(1)”的,分在两个不同的学期。理论和设计结合,形成一个系统,强调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微创医疗器械技术后,自己设计支架等微创医疗器械。

1 教学内容紧跟科研热点

由于目前国内外没有合适完整的教材,该院作者所在教学组自编讲义,考虑到该课程所面对的是工科学生,该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当今最新技术以及工程设计为目标导向。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不断地调整、更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把科研项目的实践经验应用在本科学生的教学上,微创医疗器械涉及到内镜以及血管内疾病的微创技术及器械,比如:支架、弹簧圈等。该课程组的教师从事的科研项目就是涉及内镜的研发和支架的力学分析、涉及结构设计等,所以科研和教学的项目促进相互融合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实践。科研工作围绕该领域,所以结合科研工作,教学内容加入该领域最新科研热点等最新的方法和最新的技术及最新的成果。作者将科研工作中了解的最新国内外文献以及相关公司的一些新技术,整理、重组,作为教学实例和教学案例。课程内容改革,对教学内容逐年更新,突出工程实践性,增加实例内容,把科研项目的知识和项目实践内容增加到教学内容上。这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同时又有利于教师的科研工作培养和增加新学生。

2 实践教学

如何在课程中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国内外的教学研究均十分重视,美国麻省理工向来就是在工程实践教育开展十分重视[1],中国2012年提出的卓越工程教育实践也是重视提高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为试点,进行了很多的教学改革班和教学探索[2],上海理工大学该专业也有一个试点班级[3]。国内其他高校和教学研究者也纷纷对此展开了探讨研究[4-5],工程教学要如初实践性以及创新性和个性化,特别是对该专业的创新实践模式的教学探讨[3,6]。所以在微创医疗器械概论课程开展创新性和工程实践教育模式探讨研究非常符合现实教学形势和具有理论现实意义。

联系当地微创医疗器械公司进行参观教学,每年学生毕业后都有到相应公司就职,和企业契合度很高,让学生对实地考察课堂的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在实践的工程上。学生有相应的实践环节就是到企业实习和见习,学生可以提出了很多问题得到这些医生和公司技术人员的解答,从应用层面上给了学生不同角度的认知。通过10学时的实践教学模块,学生感知了所学课程和实际应用结合如此紧密,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企业科研、实践教学的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

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指导,除了在课程10学时的实践课时以内,也可以利用微创励志基金和大学生创新项目让有兴趣的学生继续通过课堂学习到项目实践锻炼。针对学校和企业结合微创励志创新项目以及校级市级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等,鼓励学生针对课程涉及的领域,自拟题目参加项目。微创医疗器械课程是不断发展的学科和课程,也是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专业课老师紧跟科研前沿和临床需求,采用新颖的、多途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该课程培养医工结合的复合型医疗器械人才,促进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Shuli,Sun Fang,Wu Yang,Qi Qiu,Hua Liu,Lu Qiang.Strengthen practic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project practice ability[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2(591-593):2194-2198.

[2] 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9-21.

[3] 伊影秋,姚俭,李川.卓越工程教育:基于上海四所高校“卓越班”学生的调查[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4):380-384.

[4] 钱静珠,管国锋,程本松.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9):183-186.

[5] 鲁烨.关于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14(4):66-68.

[6] 章浩伟,秦翥,刘颖.创新实践模式在生物医学工程教学中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4):117-120.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微创改革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改革之路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