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上如何关注学生心灵

2016-05-30李晓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心智内化心灵

李晓莉

摘 要 关注学生是教师职责的最高层次。针对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压力较大、思想复杂、心灵脆弱的特点,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将“内化”与“表现”相结合,合理安排教育教学内容,从关注学生的心灵需要入手,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促进其人格的成长。

关键词 心灵关注 内化表现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20-01

有人说,教师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与同事搞好关系得到同事认可,第二层次是备课充分、讲课完善、自我感觉良好,第三层次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反应和接受情况最终得到学生承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生为本”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学生”其实就是“教师”二字的最深含义和最高层次。

作为教师,无论是站在讲台,还是走近学生,首先要关注的都是学生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在做好充分的上课准备之后,老师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学生,从他们的眼睛里洞察心灵——或自信、积极,或彷徨、无助,或空虚、无聊,或渴求、希望,或畏惧、退缩……关注学生,首要的是关注他们的心灵。

今天的中小学生,享受着独生子女的幸福,又承受着社会激烈竞争的压力;憧憬着美好未来,有的却又因各种原因学业不佳。或困于家境的贫寒,或苦于学习太差,或烦恼自己性格的内向,他们的苦乐需要人分担、分享,他们的心灵需要倾听、倾诉,他们的心需要不断擦拭才会保持明净,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当然,关注学生的心灵更是教育的责任。从古时的“传道”到现在的“情感教育”,育“心”始终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教育之“本”的学生,“心灵”永远是最重要的。心的“真”“善”“美”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根本。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希望看到学生心灵成长的教师,应该传递给学生一份真诚、一份勇气,还应该给那些封闭心门的学生倾诉和交流的方法,让他们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

关注到学生心灵的需要之后,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给他们一个表达的机会、倾诉的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究竟该怎样去接近、走近那一颗颗年轻鲜活而又复杂丰富的心呢?在语文课堂上,为了学生心灵的和谐,可采用内化与表现相结合的方法。

内化,即在老师的指引和启迪下体会课文中丰富的人生内涵,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读优秀的文章就是同伟大的人进行对话,好的文章中总有深刻的道理。在《世间最美的坟墓》中,学生应悟出“崇高的人格总能打动人心,它比外表的华美更让人感动”。在《我看见了大海》中,学生会懂得“人应该多给自己一点希望,还应尽力为别人创造希望”。学习了《邓稼先》一文学生应领会“伟人的伟大有时就在于他的平凡;对祖国的爱能给人无穷的力量”。在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中学生同样应品味出“劳动着,是快乐的”。每篇文章都能给人思想的启迪或情感的触动,关注学生的心灵就要让他们的思想汲取文章中智慧的营养。

表现,即让学生把心中的所思所感勇敢地表达出来。“有话大声说”,在每次课前,给学生几分钟,让他们发泄“不满”、倾诉“心声”,目的是让内向的同学敢上讲台说出心里话,让敢说不会说的同学通过练习将思想表达得更精彩,让敢说会说的同学体会“表现”的快乐、激励其他同学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并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活动以“鼓励—倾诉—倾听—反馈—评点—再反馈”为流程,“鼓励”建立学生的勇气,“倾诉”“倾听”为活动核心,“反馈”中实现沟通,老师的“评点”提高学生的认识,“再反馈”中人与人的关系走向和谐。学生“倾诉”的内容可涉及同学间的摩擦与矛盾,也可谈到自己的困惑和苦恼,甚至于对学校和社会的关注。总之将自己的心里话释放出来,在同学们的理解和老师的鼓励下放松心情,学会开朗、乐观、自信地面对学习、生活,心智就会健全、积极,这是家长、老师、社会都希望看到的美好心灵。

“育人育心”,应该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普遍理解;“关注学生”,应该是教师对自己的自觉要求。从“关注学生的心灵”开始做起,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给学生的心灵增加一点力量,给他们的心灵点亮一点希望,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为之努力。

猜你喜欢

心智内化心灵
塑造心智教师 构建心智课程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校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唤醒心灵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