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营销师培养模式分析及其实施效果对比研究
2016-05-30季梅王莹周良荣
季梅 王莹 周良荣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市场开放程度逐步加深,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多以及毕业生人数的猛增,社会上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卓越营销师培养模式是一种基于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针对性教学。本文首先结合我国营销师培养的现状,简单阐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其次选择我校营销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何叶荣教授的“123456”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实施的最终效果,从而为我国人才的有效培训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卓越营销师;培养模式;分析;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97-02
“卓越”是应用型高校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卓越营销师的培养是目前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着眼点,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理论与技巧,具有学习、实践、创新、就业多种综合能力的“卓越”营销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驱动型国家和社会的迫切要求。
卓越營销师培养模式是高校实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切入点,它将教学的行为主体定位在学生自身,而非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重在实际岗位需求和行业前沿动态,而非传统理论沿革;在人才培养的效果方面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而非考试的成绩。目前高等院校相对封闭,重点在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从分数来判断质量的高低。原有的封闭式人才培养效果监控与评价体系已不再适应形式的发展,成为制约卓越人才培养的一大瓶颈。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卓越营销师的培养应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注重教学全过程的开放性,实验、实训、设计、实习等教学形式在教学总学时中占相当的比例,且实践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基本是基于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来进行的。
一、卓越营销师培养的内容
2010年我国教育部门召开了教学改革会议,明确提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目的就在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实现彼此的优势互补。卓越营销师是培训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实际培养人才之中需要教学的内容多样。
第一,强调能力培养。能力是一个营销师最重要的要义之一,对优秀营销师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理论层面,能力也表现在人文素养上,与思维、逻辑、沟通密切相关。另外,还要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诚信美德和职业操守。
第二,要坚持实践优先原则。现今很多大学毕业生只掌握最基本的营销理论,看看似掌握了教学的重点,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无法将这些优势发挥出来,营销工作做得也不好。实践是检验教学情况,也是更好的应用理论内容的方法。与一般人才相比,卓越型人才要具备更强的素质水平,在动手能力上有明显的优势。对此,在培训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更多自我展示的平台,创新实践的方法和模式,并利用实践进行考核,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优秀的营销师。
第三,鼓励参与创业。目前我国就业难的现状凸显,很多毕业生都希望找到所谓的稳定的工作。卓越营销师是一个具有较强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各方面素质都很优秀。学校要扩展他们的眼界,重视对他们心智的培养,鼓励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展创业,并适当的给予鼓励,以增添我国市场的活力。
二、卓越营销师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卓越营销师培养模式越来越完善,在教学上也更为全面。但是在真正的培训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而言如下。
(一)人才培训模式匮乏
通过调查显示,市场营销专业是目前市场上人才缺口最大的行业,也是最具挑战性的职业。在卓越营销师培训模式上,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还不够科学,对人才的培养方式只局限于理论知识、专业主干上,实践教学也仅存在于实验室,无法更好地应对多变的市场,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
(二)资金投入有限
资金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完善教学水平的关键,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就无法为学生搭建一个有效的学习平台,实践基地同样不能建立。另外,有些学校校区之间距离较远,教师为开展工作而产生的各项费用较多。经费不足会使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严重阻碍教学质量。
(三)师资队伍滞后
从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教师是外聘的,学校自身的师资能力不强,教授级别和具有双师教学经验的人更是比较少。伴随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卓越营销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学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还不够完善,进而阻碍了教学的质量。
(四)联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外部性问题严重
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中社会成本与收益以及私人成本与收益的不一致,其可正可负。如一家4S店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就可获得合格的汽车促销员,好像是各取所需,实则不然。按目前的招生规模,大概为40人一个班。一个中等规模的4S店也就40人,它是无法消化掉这个班的全体学员的,即使能够消化,也担心他们会在工作形成一个强大的学员团体,将团体利益置于公司利益之上从而妨碍公司的发展。
三、卓越营销师培养的新举措及其实施效果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到卓越营销师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教学内容多样化,并且明确了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未来有效弥补这些弊端,高校教学要更加严谨科学,并分析实施后的效果,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卓越营销师培养的新举措
首先,培养卓越营销师必须要注重全面性和有效性,强调新的教学方法。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将卓越计划放在教学的内容之中,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通过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实施“3+1”的培养方法,大一至大三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内容、道德素养以及素质的教学,大四的时候则加入全面的实践计划,模拟企业进行环境实际考核,做好教学衔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再次,打造综合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针对目前双师型教师明显不足,工作经验有限,能力不强等问题。学校要改变过分依靠聘请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确保双师来源的多样性,打造属于学校专有的师资力量。最后,建立职业教育集团。企业在参与培养的过程中,发现优秀的人才留给自己。如果动机减弱,合作将难以持续,如果不断更换合作企业,又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为此,可以和企业合作和合资,培育职业教育集团,使企业的培训职能与生产只能分离开来,专职进行校企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转。
(二)卓越营销师模式实施的效果分析
何叶荣教授的“123456”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但使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有所增强。大部分学生可以一次性上岗,其余学生通过再培训也能上岗。从近几年指导学生实习中可以发现,学生上岗实习的应变能力增强,观察并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提高,很多学生能为实习单位指出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得到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
通过实施卓越营销师培养模式,学生的营销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的实践分数、产品营销数量以及企业的满意度都有了巨大的上升,与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密切的联系锻炼自身的能力,缓解了我国营销师的就业形势。
四、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营销人员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社会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但是传统的培训模式无法培养优秀的营销人员,教学模式不够完善,教学质量不高。对此,相关院校一定要改变原有的营销培养方法,通过卓越营销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平、职业能力,并做好实践考核与校企合作,从而增强实施效果,培养出真正配得上“卓越营销师”称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奉祁薇,周良荣.“卓越营销师”培养模式下基于TQM理念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5,(31):448-449.
[2]何叶荣,李玲.“卓越”视角下的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118-121.
[3]田泽永.工商管理类重点专业建设背景下卓越营销师培养模式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1):58-59.
[4]蒋苁,周良荣,刘雅兰.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卓越营销师课程体系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5,(23):388-389.
[5]金阿宁.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3.
[6]施晓秋,金可仲.卓越计划“3+1”模式下的课外专业教育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40-44.
[7]冮怡琳,杨红梅,刘华,于建来.关于“卓越医生”教育模式的一些思考[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