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诗歌的不可译性研究——以《仓央嘉措诗歌》汉译为例

2016-05-30闹告

西江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翻译

闹告

【摘要】:本文将以《仓央嘉措诗歌》为例从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主要内容、理论依据及理解价值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翻译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展开,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更加频繁。翻译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活动中日益增长的地位促使人们投入到对翻译的研究与讨论当中,由此翻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理论化的专业学科。翻译的可译性简单来说是指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可能程度。它开创性地将语言学与哲学结合,对翻译中遇到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翻译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活动中日益增长的地位促使人們投入到对翻译的研究与讨论当中由此翻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理论化的专业学科。各种翻译理论相继诞生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又对翻译实践发挥着导向作用。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便是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中颇有争议的观点之一。

仓央嘉措与《仓央嘉措诗歌》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上颇有争议的著名人物。仓央嘉措诞生于1683年3月1日。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杰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杰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20多岁时,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的仓央嘉措,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生活极为艰苦。由于接触过广大的人民群众,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从而写出了优美动人的《仓央嘉措情歌》。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作品《 仓央嘉措诗歌》,广泛流传, 驰名中外。 仓央嘉措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 忠贞、 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译成《道歌》、《诗歌》及《情歌》。

《诗歌》藏文原著,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流传之广,藏族读者喜爱之深。中文 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法、日、俄、印地等文字译本。

在此之前, 仓央嘉措生活在民间,虽然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但这派教规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达赖所属的格鲁派佛教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对于这种 清规戒律,仓央嘉措难以接受。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领袖的显赫身份,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意缠绵的“情歌”。

二、可译性及不可译性

18世纪末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首次提出了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概念拉开了这一理论的讨论大门。他认为各种语音在精神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在结构上也是独特的。这些结构上的特殊性不能抹杀因而翻译在原作上是不可能的。但同时他也认为翻译是一种做解释的过程包括所谓的原始语言在内的一切语言都有一种可从多方面发展的表达能力。尤金·奈达在他的《对等的原则》一文中说“即便是同一语言内语言交际中的绝对等同形式也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指出了语言的不可译性。而卡特·福特不但认同语音具有不可译性而且根据不可译性的内容将不可译性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上进行探讨。

三、不可译性理论依据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语际之间存在着基本的、广泛的意义转换条件和手段使语际转换变得可能但这种条件并不时刻存在又使可译性具有一定的限度。洪堡特既是语言学家又是哲学家他所提出的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理论与哲学结合因此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下面我们从哲学角度分析该理论的理论依据。

1.同类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有相似性世界是客观的语言描述的对象便是这客观的物质世界不管语言形式如何所反映的对象都是一致共通的这便是语言的共性。

2.事物的发展过程各不相同具有特殊性

语言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不同种类语言的形成又受其思维方式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差异。比如语言中的字形、字音等都不尽相同文化积淀过程中所赋予同一事物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不可译性的存在。就如一部分人认为诗、歌这两种体裁是不可译的因为难以在两种语言之间找到完全对等的结构或押韵方式。这两者的结合为可译性及其限度理论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就如洪堡特所说“在语言中个别性和普遍性协调得如此美妙以至我们可以认为下面两种说法同样正确。一方面,整个人类只有一种语言。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拥有一种特殊的语言。”语言从表面上看千差万别但本质都是统一的。普遍性决定了语言的可译性特殊性决定了语言的不可译性。

四、《仓央嘉措诗歌》汉譯的问题与展望

《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本有:于道泉《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1930年,66节62首。刘希武《仓央嘉措情歌》,1939年,60首,五言古绝。曾缄《六世达赖情歌六十六首》,1939年,66首,七言绝句。王沂暖《仓央嘉措情歌》,1980年,74首。庄晶《仓央嘉措情歌及秘传》,1981年,124首。于贞志《仓央嘉措情诗》,60首,七言绝句。伊沙《仓央嘉措情歌》,2004年,74首。苗欣宇、马辉《仓央嘉措情诗传》文学研究。吴俣阳《相见何如不见时-仓央嘉措情诗传奇》。马宁川《仓央嘉措情诗传——我就在这里》文学研究等。

全诗第一段,于道泉译成:“从东边的山上,白亮的月儿出来了。少女的脸儿,在心中已渐渐的显现。”曾缄译成:“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刘希武译成:“明月何玲珑,初出东山上。少女面庞儿,油然萦怀想。”

“从东边的山尖上,白亮的月亮出来了,未嫁娘的脸儿,在心中已渐渐显现……”这首流传极广的仓央嘉措情歌,果真是情歌吗?

西藏社科院巴旺研究认为,这首所谓的情歌其实是仓央嘉措修持时观想本尊的境界呈现。许多所谓的仓央嘉措情歌其实是道歌,是因藏传佛教密宗修行而创作的。

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僧,1683年出生于门隅达旺附近的乌金林,1697年被迎请至布达拉宫。近年来,随着“仓央嘉措热”升温,关于这位传奇人物的诗歌、文集更是铺天盖地、鱼龙混杂。如今市面上的仓央嘉措情歌译本,几乎都存在偏离原意的现象。专家认为,要想让国人乃至世界真正了解仓央嘉措诗歌的魅力,貌合神离的翻译应“刹车”。

“仓央嘉措原创诗作应为60多首,一些出版物中竟收录数百首,许多译本更是错误百出。”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宗英举例说,将“绿松石”误译成“小白玉”,将“心上人”误译成“弥勒佛”之类的错误比比皆是。

除了偏离原意,翻译中浅尝辄止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少壮躯体衰老,弯曲赛过南弓”,一些译本中对“南弓”的解释几乎都是“一种特有的弓”,其实准确说法应该是“珞巴族用两层竹片制作的坚硬的弓”。对于仓央嘉措诗歌的误读并未止于此,对仓央嘉措诗歌翻译的质疑者也不在少数,藏学家巴桑罗布也曾通过考证发现,目前文艺界对仓央嘉措诗作的解读,与历史事实有很大出入。“只有翻译过程中无限接近原意,才能使更多人真正领略到仓央嘉措诗歌的魅力。”。

参考书目:

尤金·奈达 《翻译科学探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7

尤金·奈达 《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11

猜你喜欢

翻译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现象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