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师生矛盾冲突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2016-05-30郑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矛盾冲突

郑琳

摘 要 师生矛盾冲突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师生间矛盾与愈演愈烈趋势。为了老师能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了学生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我们应相信师生矛盾冲突是可以避免的,可以化解的,也是可以杜绝的。

关键词 师生 矛盾冲突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105-02

最近学校师生矛盾冲突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师生间矛盾与冲突有愈演愈烈趋势。

案例一:2016年4月15日,亳州蒙城县范集初中学校晚自习期间,老师要求学生交试卷,学生不配合交,双方出现了语言肢体冲突。老师语言行为偏激,掐了学生的脖子;学生情绪更是失控,出口成脏,辱骂老师;也没有学生站出来劝说化解矛盾。却是几位学生群殴老师,毫无手软,甚至拿起板凳砸老师。师生互斗,矛盾不断升级。

案例二:东莞某中学上语文课,女生小贾玩手机被老师发现。为不影响课堂秩序,为了学生能更集中精力学习,老师将其手机没收,并要上交学校。学生堵住教室前后门,不准老师出去,逼到墙角,遭追逐勒颈,并抢夺手机,其他学生却是看热闹,甚至嬉笑起哄。

在全国还有不少师生矛盾在发生,应引起我们深入的分析与思考。

教师被人们授予“辛勤的园丁”称号,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具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美德涵养。老师要具有驾驭学生的能力,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甚至突发事件,镇定自如,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化解矛盾。案例中出现老师语言不文明,行为偏激,这是“为人师表”老师遇事不够理性,严重丧失职业道德规范。老师被学生群殴,很受委屈,令人同情。无论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还是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有不少人都会感叹现在当老师不易,管理学生不易。曾经的“严师出高徒”“棍棒教育”,早已被新兴思潮的学生所唾弃,甚至不惜以生命的代价来抵制。不禁令人感叹,老师的尊严哪里去了,老师的威严哪里去了。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任何一位老师,都希望“桃李满天下”,都希望弟子能超越自我,“长江后浪推前浪”。案例中的学生言行充满着暴力,语言不文明,辱骂老师,上演为全武行,丝毫没有对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尊重,目无尊长。学生的尊严似乎受到了极大地伤害,导致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师生暴力冲突。现在的学生目无师长,不怕天不怕地,甚至无法无天,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尊师重教”。案例中的学生人文修养极其匮乏,“好好做人”还有待于健康有效的方式引导。否则,持久下去,将错就错,就会铸成大错,甚至会步入违法犯罪的道路。令人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了,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令人深思。

案例中的老师与学生,也许都有对的地方,甚至是理直气壮的说自己受委屈了。但他们的人文素质修养都不够深厚。我们不忍心看到师生的言行暴力冲突,不忍心看到学生群殴老师的镜头。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动力,希望听到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悦耳之声。师生能和和睦睦友好相处,遇到问题与矛盾,能冷静处理化解。特别是能以艺术般的方式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为了老师能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了学生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我们应相信师生矛盾冲突是可以避免的,是可以化解的,也是可以杜绝的。我们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建立新型友好师生关系,具体如下:

1.加强师德建设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需要我们老师净化自己的心灵,丰富知识,提升涵养。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甚至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名师才会出高徒”,只有知识渊博、积德成善、爱岗敬业的老师才会赢得学生由衷的敬佩。老师要有能遇事冷静、镇定自如的心态。多一份理智少一分冲动;多一点灵活机巧方法,少一点暴力武力鲁莽;多一份关心与帮助,少一分冷漠与无情;多一份理解与尊重,少一点自大与自狂,具有 “以三寸不烂之舌,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与谋略,就能妥善处理化解师生的各种矛盾。我们应加强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耐心教育辅导学生。我们应以渊博的知识熏陶学生,以热情的服务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情感感化学生。老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在学生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又是学生的知心友人,能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2.加强尊师教育

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们应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除了好好学习,还得好好做人。我们培养的学生应是专业素质过硬与道德修养高尚,以及具有健全的人格心理素质。学生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能接受批评,知错能改,具有尊敬师长的感恩之心。我们应相信学生的心灵是很纯净的,是很善良的,具有可塑性。他们中出现目无师长,甚至群殴老师的“不应该”鲁莽行为,具有深层的社会原因。只要我们能合理引导,耐心教育,措施得当,就会感化学生。

3.加强人文校园环境建设

家庭环境、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人成长影响深远,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健康与人格完善。青少年成长的环境,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校园环境的高雅、文明、和谐,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我们应引领学生走进图书馆,汲取知识海洋的精髓,丰富自己知识内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兴趣,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谢庭香.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4,(05).

[2]张海燕.巧妙化解师生矛盾 构建和谐校园[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1).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矛盾冲突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教书育人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篆刻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