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观念与电影表达的困难衔接

2016-05-30庞越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萧红女性主义

庞越

摘 要:香港导演许鞍华的电影《黄金时代》,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作家萧红一生,试图通过从多部文学作品的描写展现真实的萧红,但是由于史料的拼凑和导演立场的错位使得整部影片没有能够更为全面地、整体性地向观众表现出作为作家萧红的文学理念和生活轨迹。本文立足于女性主义视角,通过对比文学史以及萧红作品中的描述分析影片表达的优劣。

关键词:萧红;女性主义;文学观念;电影表达

萧红作为上个世纪著名女作家英年早逝,关于她的描述散落在他人的笔下。电影《黄金时代》也正是基于文本叙述下拍摄的关于萧红的传记电影。下面从“电影中的萧红”和“文本中的萧红”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被叙述”的萧红

影片一开始,就是主人公萧红的自述,以一种奇特的视角——已经逝去的主人公讲述自己生卒年月,并开始童年的叙事:“我家后花园里五月就开花的,六月里就结果子,黄瓜、茄子、玉蜀黍、大芸豆、西瓜、西红柿,还有爬着蔓子的倭瓜,但我家的院子里是很荒凉的……”后面紧接着是萧红的弟弟张秀珂讲述姐姐与表格陆哲舜私奔的故事,并夹杂着萧红自己的叙述,这些视角仿佛主人公预知未来,给人以新鲜独特的观赏体验,但同时也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影片基本上没有掺杂其他的拓展,全面依据史料,但过于“依赖”,许多的叙述直接摘自时人所作文章,如张秀珂在与姐姐的会面之后直面镜头,说“省教育以教子无方的名义撤销了父亲的职务,我因为受不了同学的嘲笑,换了两次学校,来到哈尔滨二中。我和我姐的这次偶遇,后来被她写成了文章,叫做《初冬》,之后我姐和父亲再也没见过,直到我姐去世。”于是这些内容被男演员以一种低沉阴郁的口吻一带而过,实际上并没有给观众带来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因为受不了同学的嘲笑”,这其中“受不了”表现地平淡无奇,如蜻蜓点水,《初冬》的写作,也是寥寥几笔。反而给观众一种“萧红是水性杨花的风流女子”的形象,而她对女性婚姻自由的追求、对个性解放的执著没有表现。并且书面语言用作口语稍显坚硬不适,如萧红和萧军去鲁迅先生家里做客,萧红内心的叙述是“那天,从饭后起一直谈到九点钟十点钟,而后到十一点钟,时时想退出来,让鲁迅先生好早点休息,因为我看出来鲁迅先生身体不大好,又加上听许先生说过,鲁迅先生伤风了一个月,刚好了的……”其实这些都摘自于萧红后来的作品《回忆鲁迅先生》,分文不差,从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的转化衔接不够,使得没有读过文章的观众容易产生生疏感;其次是在写实感非常强的同时,也让观众减少了许多内心的触动——单单只有旁人的记叙,真正从萧红的角度深入刻画的内容太少,缺乏对整个事件整体性地直面描写,使得对文学史不够了解的观众难以全面把握事情的全貌,也很难立刻深入体会到当事人的思想情感变化。细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可以发现,文本中的“鲁迅先生”与电影中的“鲁迅先生”多少存在些出入,电影不可能将文本中所有的内容都展现出来,因此在展现中侧重点也就是导演心中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点。

二、文本中的人物

按照电影的情节推动,萧红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与表哥私奔,与汪恩甲同居,与萧军的情感纠葛,与端木蕻良结婚,临终前和骆宾基在一起的日子。每一段时间都有着与之密切相关的男性,情感问题成为萧红一生的主线。这样的安排未免过于片面。萧红生前曾说,“我写的那些东西,以后还会不会有人看,但是我知道,我的绯闻,将会永远流传。” 萧红为人们所熟知,首先作为一个作家,影片对于她的个人遭遇以及她独特遭遇所给予她的对于文字的态度和把握力度有所欠缺,电关于她的文学创作和其文学思想的形成过程的叙述也乏善可陈。重点放在了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上,但是对其描写也是模糊不清的,萧红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仅仅因为她传奇般的精力,更因为她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例如,从萧红在萧军影响下的初创作,到鲁迅指导下的写作,以及与当时文坛好友交流等等的内容,影片中都没能展现出来,只有很简略的概括。零碎、单薄的形象包裹出的萧红,只是导演个人印象中的萧红。

例如,影片中出现的几个文坛朋友如鲁迅、胡风到端木蕻良,都是明确表达过对萧红文学造诣的赞美,如端木蕻良说,“萧军说你的作品没有气魄,其实我觉得你的《生死场》写得很豪迈,比他的《八月的乡村》成就高,你的作品更接近文学的本质。”萧红对答“他们认为我的小说不行,无非是因为我没有按照他们的写法来写,但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该有各式各样的小说。”这直观地显示出萧红文学观念的个性,自由和解放地天性。同时“他们”也暗含着包括萧军在内的一类看不上她的作品的人,隐晦地表明她和萧军在文学方面观念的对立,也是他们情感裂隙原因之一。然而影片中在这方面再没有过多的描述,关于萧红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的叙述模糊不清。

三、结语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电影《黄金时代》力图像读者真实客观地展现萧红传奇的一生,然而不可避免地由于整体结构地碎片化和从文学作品中的生搬硬套使得人物塑造显得片面狭隘。

参考文献:

[1]萧红著.萧红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2.

[2]季红真.萧红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萧红女性主义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论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萧红亮 作品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与萧红分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