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影与小说中叙事结构的转变

2016-05-30黄娇娇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电影小说

黄娇娇

摘 要:《活着》在小说和电影版中不同叙事的结构决定了不同性质的传递。不同艺术之间的叙事会有不同的风格和策略。《活着》在小说和电影版中的叙事都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对于两者不同风格的艺术,很难保持叙事的一致性,本文将试图从叙事结构去思考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并挖掘出《活着》在不同艺术结构中叙事的转变所获取的成功与不足。具体从不同语境下叙事的风格和技巧、不同空间和时间下的叙事等去分析叙事对其作品所造就的利与弊。

关键词:《活着》 ;叙事结构的转变;小说;电影

电影《活着》是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从福贵曲折而又平凡短暂的一生叙事了中国几十年苦难的历史,也把民族顽强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着》是一部史诗,整部小说充满了中国独特的特色,也充满了苦涩的黒氏幽默。作品的叙述手法是轻松的,但传递给读者却是沉重的心情,情节是在已有的真实性上加以虚构的。

《活着》是一个实实在在不断叙事死亡的故事。故事中一系列看似偶然的死亡事件,才让读者对主人公富贵的命运有了深刻的思考和觉悟。小说与电影中所采用的叙事策略却是截然不同的。小说中对一系列死亡的叙述,不会让读者因为压抑、沉重和乏味而放弃阅读,则是深陷其中,这就是作者高超的叙事策略所造就的成果。作者采取的叙事策略是与主体相背的叙述态度和叙述视角,在以往的叙事角度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整部小说作者都是采用了双重间离的叙事视角,作者在作品中的“我”一直以一个旁观者身份叙事,利用旁观者的身份取代当事者的叙事法无意间就是在削弱故事本身的悲剧成分。在小说中当听完一个老人回忆自己一生传奇的故事时,作品中的“我”时刻都以旁观者去参与其中,这就属于间离叙事所带来的效果。而另一种间离则可以理解为作品中的时间间离叙事法,时间对于苦难和老人的冲击也带出了很强烈的间离效果。作品中主人公富贵对于自己不幸叙事时的麻木和淡然都是经过时间洗礼后才有时间间离的效果。小说中的“我”与主人公富贵的转述所形成的时间,正是让读者深刻去体会生死、喜怒哀乐、幸福与痛苦的最佳时间,同时也是让自己情绪在想象力之下发挥到最大的极致。

小说讲究体验,而由小说《活着》到电影《活着》,实际上是进行了文化语境的回复工作,通过文化语境的重构,在冷静的叙述中,阅读主题与阐释主题、作品文本共同共建立了一种以“体验”为空间的同构关系。而小说的叙述往往非常注重“体验”,体验式动态的、心灵的,它强调体验过程,而非迫切的要求结论,理解和对话的不断展开才是对它最好的描述,《活着》就是一部获得众多理解的一部作品,这才小说的叙事策略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电影中的《活着》则是采用了第三者的叙事来展开整部电影。对于小说中的“我”所采取的叙事法与影片中想表现的主题和内容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只把它视为小说叙事服务而存在而已,所以在影片中就选择了直接删去。影片中叙事者是扮演了全知角色,这难免有偏于原著想传达的信息。电影中所采取的全知叙事策略是完全改变了传递的重心,小说的间离叙事方法最终强调的是对生存与死亡的思考和领悟,而电影则是更偏于对历史和时代的回顾与讽刺。电影中导演一直都在处于探讨状态,他试图想表达的是在整个宏大历史与个体生命之间的一种张力、政治事件对个人生活道路的影响,最后表达的才是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与关怀。电影与小说的叙事最初就属完全不同的策略,很难在效果上保留一直,两者不同的艺术追求的效果也是有着巨大的差异。

在小说中的“我”也是有着一个很强烈的画面感,“我”至始至终都是以一个局外人身份出现,马克思也说过:“作者的简介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而电影中缺少了“我”这一重要角色,也就缺少了时间感和空间感。很多情节的消化主动权是在演员身上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都必须由演员来建立,观众丧失了自主去思考的能力,这就是电影与小说的叙事上最大的差别。电影虽然很成功,但是在拿来与原著对照的情况下来说,电影的叙事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带了小说的本质,它把小说叙事中原本想传达的悲剧意义大大剥削了。无论是从故事情节中的主人公友庆之死,从必然转移到一个偶然的叙事转变,还是对死亡人数的改变都是一个很大不足。这样剧情的改变,其实在两者不同艺术形式上的表现并没有存在矛盾,更多可以理解为作者与导演的个人情感所决定而至,并非是由不同艺术所需而改变的。

按叙事策略归类的话,在很大程度上电影《活着》和小说《活着》已有了很大的分支,当然不同的艺术手段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和策略。小说中的叙事最终传递的是,主题都是围绕着个人的生存而发展,而电影的叙事则是演变为个人转向社会,关注更多的是政治与历史的问题,但尽管两者不同艺术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其最终本质还是有着一致性的,那就是主题一直没脱离,当人活着时对于无奈的死亡、痛苦与幸福的选择不是可以选择逃避的。电影与小说的最大不同在于我们从电影中看到了时代的变迁对人物至关重要的影响,增加了更多的现实符号时代的标志,如:字符40/50/60年代以后、大喇叭、大字报….等政治符号也尤为突出。在小说中,每个人的角色和言语都显得很合理化,毕竟是文学都会存有较高的文学性,电影则不同于小说,电影必须使用大量的画面语言,而小说却可以有更多的心理揭示,可以进行静态的情感描述。

小说的叙事一直都处于非常紧张的叙事状态,死亡与苦难在整部小说中通过了10个人物的死亡,故事情节的紧凑,很容易就把紧张的氛围带出来。讲述者的轻松叙述与苦难出现了一个强烈的对比,两种不同语境的自由穿梭反而使读者造成很大的影响,让读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在小说中叙事的双重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小说中叙述者不用受到第一人称的限制,也没有采用像电影中所采取的全知全能的第三者叙事人称,所以他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很自由的来回穿梭,更能把作者想传递的信息轻松的传达,它不但是有间离作用同时还能起到聚焦的作用。

小说中对苦难叙事的呈现,都是采取不介入形式进入,没有刻意安排,这样传递出来的信息更为强烈和震撼。小说通过很多偶然情节,让主人公用第一人称叙事,使叙述有着很浓郁的亲切感,同时也是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作者的冷漠叙事反而把读者的同情心眼泪激起来了。“作者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叙事范畴和谋虑,使用某种语言的透视镜、某种文字的过滤网,把动态的立体世界点化(或幻化)为语言文字凝固化了的线性的人事行为序列。这里所谓语言的透视镜或文字的过滤网,就是视角,它是作者和文本的心灵结合点;也是作者把他体验到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基本角度。”小说在这种全新的叙述视角下取到了很大的突破,也避免了作品中淡而无味的叙述。相反,在电影里除了因为增添了很多导演情绪所致,对生死场面很容易让观看者有着很激烈的反应以外,那些作为辅助把表演的呈现,更容易把剧情推向另一个高潮,肢体言语、悲泣人们的呼喊和凄凉的音乐等都是很满的画面感,电影中的每个情节时刻都让观众体会到导演的情感在影片中时刻不在,这与小说中作者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导致这两者最大的差异其本质是在于,叙述本身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在电影上更多的是以叙述的并置与重复出现的。在电影《活着》中,短暂人生的所有价值都被放在并置结构中去进行对比,这样才能把生命意义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它很容易就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死亡主题在电影中的叙述更能透彻人心,它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出现在画面上,对作品苦难形象做到了很完美的叙述,而故事也因为苦难的重复而得与连续。在电影中叙述时间的节奏感往往要强于小说,当然在小说里,叙述的时间很充裕,它是以二元性象征出现的:一个是文本时间,而另一个是故事时间。对于叙述时间的节奏感在电影中是很明显的,对于叙事时间的长短和节奏的快慢,他是完全不用按小说的原节奏进行的,他可以运用省略、概要、场景带过、停顿等手法来调整自己想呈现的效果,使得整部电影的节奏性更为紧凑,这要比在小说中的控制和拿捏简单得多。在小说的叙事中也存在叙述时间的节奏,只是可以把这里的节奏感理解为是固定的,而电影则是更为灵活,毕竟在小说里想要自由的调整节奏难度往往是大于电影的,毕竟小说的前后架构很容易会出现问题,它没有过多的工具可以作为辅助,所以在传递信息时必须是谨慎和严密的安排,否则会有更多的疑惑和不解,而电影则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可以利用更为直观和直接的辅助物来取代导演想省略的细节,而且在电影中它的叙述时间本身就没有小说中那么富裕,以导致很容易在电影中体验到强烈叙述时间的节奏感。

总体来说,以上所提到的叙事策略,无论是针对小说还是电影都是可以以相同的手法出现的,只是说在不同艺术的表现手法上,会有不同的倾向,不只是简单的运用叙事技巧来区分这两者的不一致性,而是更希望能通过这两种不同艺术的表现清晰的区分终极想诠释的意义的区别。叙事语言、时间和技巧都是想通的,无论是在电影上还是在小说里大致的表现手法是以存在一致性的,只是可能在顺序上、灵活性上、自由性上多少会受到不同艺术的限制,所以本质问题没变的情况下,就算传递信息有所出入也是应该理所当然接受的。

小说中的叙事就更具有真实性也更符合历史的描述,它的叙事策略则是更讲究深度和广度,所以对于生命、生存与死亡的思考和命运的悲剧的思考才会有着很强烈的反应。在小说的叙事下,总是被浓郁的悲剧性所包围,再从叙述角度上出发,小说中“我”的出现正是一个缓和点,是“我”区分了读者与小说中主人公悲苦命运的距离,回忆的倒叙方式更容易让读者有着更多的心理准备。而电影的叙事呢,则为更贴近生活,没有了小说中的距离,很多细致的画面替代了文字也叙事不全的情节,很多瞬间的感动是只有通过画面的叙事才会更直接的感受到。而且电影与小说对悲剧的叙事有着极大差异的本质是,电影有了更多的喜剧效果,毕竟除了人物还有了更多场景、工具作为辅助,都能把每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很难像在小说中的“我”如此平淡,电影的叙事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具有生命力,想对小说的叙事就会略显不足了。毕竟视觉和听觉所带来的冲击感往往要胜于视觉与幻觉所带来的效果。电影的现实力量强于小说,但是心里力量则是小说的叙事更为强烈,这也非常符合不同艺术表现的方法。

当然这篇论文仅从叙事结构来探究和对比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变化难免有些不全面,还希望再进一步从其他角度深入研究和探讨小说到电影所发生的变化,以求更好的掌握不同艺术间的表现手法和想传递的信息,希望能通过电影解读作品;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更好的认识作品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戴静华著.电影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79.

[2]余华著.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5.

[3]张艺谋导演.活着.香港:年代国际(香港)有限公司,1994.

猜你喜欢

电影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