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王尔德的灵肉观》

2016-05-30李贵森高小杰

西江文艺 2016年19期

李贵森 高小杰

【摘要】:灵与肉是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思想的重要观点。文学史上对王尔德灵与肉思想的研究颇少且都局限于他的童话范围内。基于这一问题,本文立足于他的唯美主义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与他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他的生活,对他的灵与肉思想进行了剖析。最终得出了王尔德主张通过肉体享受的方式来推翻资产阶级虚伪道德观、对抗社会和谋求个人价值与自由的结论。另外,本文也看到了王尔德所主张的美在不顾道德标准,超越真善后的变形,扭曲与衰落。本文还认为适度原则是王尔德为调和自己所主张的矛盾的灵肉观的无奈之举。

【关键词】:灵与肉;个人价值;美与道德

灵魂与肉体的命题在西方由来已久,18世纪歌德曾在《浮士德》中借灵与肉的矛盾来展示人类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及追求真理的艰巨性。歌德所理解的灵与肉是要放弃感官享受,在探求不止、向善向上中得到灵魂的提升。而到了19世纪,王尔德不再执着于精神净化,他在灵与肉的矛盾中选择放弃灵魂,由肉体直接获得美,从而探求一条现代人的生存之路。王尔德曾说过“艺术与其说是感官专制下的逃避,还不如说是灵魂专制下的逃避。”这就是王尔德眼中艺术与灵魂、肉体的关系:肉体的感官比起灵魂,更接近艺术。他认为只有不顾道德的肉体感官的享乐,才可以感知到美。通过肉体去掌控灵魂,通过肉体去获得美,是王尔德灵肉观,也是他文艺观的主宰者。在他那里,肉体的美,青春的美,艺术的美是统一在其唯美主义的理念之下的。

王尔德的灵肉观在他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年轻漂亮的道连是画家贝泽尔的模特,因贝泽尔他结识了后者的好友亨利勋爵。贝泽尔倾尽感情与心血,为道连画了一幅最成功的画像并送给了他。道连看到这副肖像时许下愿望,愿自己永远年轻,让画像代替他老去,为此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甚至拿灵魂来交换。后来道连的愿望成真。道连在亨利勋爵奉行的享乐主义的洗脑下过着感官享乐的生活,灭绝天良。画像日渐丑陋不堪,最后道连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杀害了贝泽尔,在把匕首刺向自己画像时倒地而亡。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有三位主人公,过分崇仰肉体的美的画家贝泽尔,许愿放弃灵魂来获得青春的漂亮先生道连,奉行享乐主义的亨利勋爵。亨利勋爵就是享乐主义的代表,青春不败的道连更是新一代享乐主义的佼佼者。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抽大麻,与地痞无赖打交道,私生活混乱。亨利勋爵和道连都是在用感官的形式感知美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王尔德一直致力于通过感官享受来获得瞬间美感。他曾这样评论佛兰德斯著名画家鲁本斯的画作,“正是因为画家抓住了骏马最优美、最猛烈的一刹那,才呈现出一幅令人赞叹的壮观画面,这才是艺术的愉快。”这同19世纪西方印象画派为了抓住瞬间的美感而注重光线的变化如出一辙。王尔德认为某一瞬间可以获得美感,也就是说美感存在于瞬间,美不存在永恒。王尔德一生都活的随心所欲,不计后果和代价。时时刻刻活在当下也许是他为了获得美的不断挣扎。原来美是存在于人对物的不断追逐的大过程中的,每一阶段的获得虽然可以得到最大的快感可是并不能得到永恒的快感。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唯一不奉行享乐主义的画家贝泽尔之所以能画出优秀的画作,甚至是巅峰之作全在于道连的在场。正是因为他看到了道连肉体的美,他的创造力才被激发。离开道连之后,他再也没能画出和之前一样好的画作。由此可见,肉体感官对于艺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进一步佐证了感官是可以获得美的。

在小说中,道连·格雷不仅追求肉体青春的美,还追求艺术的美。戏剧女演员西碧儿因其对戏剧角色的完美诠释,成了道连心中美的象征。道连不是在和西碧儿谈恋爱,而是在和莎剧里的朱丽叶谈恋爱。西碧儿陷入了爱情,她不再融入角色,于是搞糟了演出。西比尔的爱情换来的是道连的讽刺、责骂与抛弃,西比尔最终自杀。道连把自己与艺术的契合误以为是从灵魂层面获得的,于是当生活介入,艺术的美不复存在时,道连开始清醒,抛弃了所谓的灵魂契合——爱情。这进一步佐证了王尔德的灵肉观,肉体才能获得美,肉体比灵魂更接近艺术。西碧儿的自杀使画像开始变得丑恶,道连每一次作恶,灵魂上的邪恶就会导致画像上肉体的丑陋,这进一步說明肉体的美为灵魂所累,应有肉体掌控灵魂,而不是由灵魂来掌控肉体。这也颠覆了西方传统的“灵魂高于肉体”的灵肉观。

1837年,长达64年的维多利亚时代开始。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英国人的思想信仰和文化观念开始走向转折。但物质的改变并未能使人们及时调至到与之所匹配的的心理模式与思维方式。非理性哲学大门的打开使得本就因资本主义影响而产生的悲观情绪和危机感不断加剧。“世纪末”颓废精神弥漫的文化氛围得以形成。王尔德作为带有颓废倾向的唯美主义的代言人脱颖而出。

王尔德眼中的维多利亚时代是个“有着过分的劳作和过少的教育,这个时代的人民因太过勤劳而变愚蠢不堪”的时代。因此,王尔德要推翻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观。他在压抑的社会氛围下选择了释放本能欲望,把肉体享受作为对抗社会的工具,对个人自由的表达,对个人价值的实现。王尔德笔下的人物,道连、亨利勋爵都是享乐主义者,王尔德自己也践行了他的“感官是感受美的绝佳途径”的主张。

王尔德在书中明确写道:“感觉的真谛之所以至今未被理解,感觉之所以停留在野蛮的兽性状态,仅仅因为世人力图用饥饿使之就范,用痛苦加以扼杀,而不是寄望于把感觉造成以爱美的天性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精神生活的因素。”道连的画像是贝泽尔的杰作,道连本身是亨利的杰作。他们都是在追逐美,道连对西碧儿的追求就是对古希腊艺术结晶的追求。通过感官来感知、追求美是正确的,造成这三个人悲剧的唯一原因就在于:过分。王尔德在回应评论家对这本书的臧否时说道:“一切的过分,跟一切的压抑一样,会招致惩罚。”也就是说肉体感官欲望的挥霍,不必顾忌道德标准,但必须适度。道德标准是世俗标准,是枷锁。在王尔德眼里,按照世俗标准而活的人是社会、学校、家庭教化下的一系列标准代码。在权威和秩序面前会丧失自己的个性。这就影响了对美的追求。这表现了王尔德在挑战和否定世俗标准,也应和了他呼吁逃进美的殿堂——艺术的象牙塔的唯美主义主张。同时,王尔德也看到了感官放纵会将美推向极端,使之毁灭。真善美是并行的,美是不能超越二者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如果美超越了道德,美就走向了它的反面,就是恶;如果超越了真,美就走向了它的反面——说谎、谎言与欺骗。结果,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美就会消失。适度原则正是王尔德为调和自己所主张的矛盾的灵肉观的无奈之举。

通过感官诉诸于灵魂,借以对抗社会对于文艺的利用与对于人性的压制,这是王尔德唯美主义的重要思想。道连·格雷就是作者主张超越社会道德的一个外化的形象。王尔德想要唯美主义高高在上,想要它超越宗教、道德、社会,政治这些社会因素。在客观上,他利用唯美主义公然对抗社会、制度、道德、政治诸强大力量,推进了文艺的自主性,从而给文艺更多的自我生存空间。王尔德通过其作品以及其自身的人生经历尝试,实验与实践了唯美主义的文艺主张。无论是小说,还是其真实的人生经历,都客观的证实了唯美主义文艺主张对于文艺自我唯美的弘扬,和美在超越真与善之后的变形,扭曲与衰落。

参考文献:

[1]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2]苏福忠:“前言”,《王尔德全集》[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3]杨黎红.永恒的矛盾和冲突——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04

[4]赵澧,徐京安.唯美主义[M]外国文学流派研究资料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