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空间的社会研究

2016-05-30刘睿

艺术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

摘 要:计算机信息科学领域的知识生产,大多关切技术本身的推进,而较少从整体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出发来建构研究问题。因此,文化观念、情感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很难被纳入既有知识体系的范畴当中作有效的讨论。技术问题,同样也是文化问题。为了强调网络空间的生产性,本文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作起点,重新梳理了网络空间的研究的理论问题。最后,本文以国内学者王洪喆对“草泥马”文本的研究為例,说明特定文化的网络空间如何被实践和再生产。

关键词:空间的生产;网络空间;社会空间;文化与实践

计算机的出现,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大约在90年代初期,个人计算机走入中国的寻常百姓家里,并经历了从拨号上网到宽带联网的技术完善过程。若起初的网络使用仅仅算作人们的虚拟生活方式,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以后,真实与虚拟的二分法显然已经失效。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再组织和再生产过程的重要部分。然而,网络作为生活方式的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仍存有距离。尤其在理论层面上,很多与互联网相关的社会事件,都未被充分有效地说明清楚。这样的困境,不仅与社会现实的复杂程度相关,也与知识生产的困境有关。

互联网社会化研究的困境:

在西方的早期历史当中,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主要在自然科学领域彰显了重大的意义。然而,在中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不单纯是技术进步的象征,它还与后冷战的历史牵连在一起。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提高了中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机会和能力,也在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观念当中,建构起了人们对现代化的具体想象和实践。但是,对当时的中国百姓来说,计算机和互联网都只是一种外在的、工具性的存在,而在今天,当几乎所有的技术产品都能接入互联网时,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也在围绕技术产品不断重新组织。然而,计算机信息科学领域的知识生产,大多关切技术本身的推进,而较少从整体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出发来建构研究问题。因此,文化观念、情感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很难被纳入既有知识体系的范畴当中作有效的讨论。技术问题,同样也是文化问题。

关于技术的理论主张大致有两类,一类来自乐观派,另一类是质疑派。乐观派认为,互联网与传统媒介相比,有着不可超越的民主潜能。因为,同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介——诸如报刊、收音机、电视机相比,计算机及网络能够实现双向的沟通,具有高度的公共性,代表了新的雅典民主时代的开创。①但质疑派以威权监控为例,质询网络空间的公共性程度。他们认为,网络空间是圆形敞视监狱社会机制的延伸,因此并不代表真正的民主。

然而,以上不同主张都受到了挑战。当我们聚焦“阿拉伯之春”“查理周刊”等事件时,善恶二分的是非观并不能作出有效的解释。乐观派无法解释为何互联网审查在世界范围愈发普遍且严苛,而不断发生的网络社会问题,似乎证实了质疑派的预见,但却不能说明悖论为何存在。显然,当下社会科学对互联网的理解深度还不足够。

就拿互联网的诸多隐喻来讲,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网络空间的生产属性的认知。学者胡泳曾说道,“隐喻会嵌入到我们的文化中,会塑造用户对互联网的认识,甚至影响互联网未来的发展。隐喻因为彼此的不同会打架,这是一个斗争的场域,每一个隐喻会在彰显某些方面的同时遮蔽另一方面”。[1]在这里,“斗争”指文化与权力之间的争夺。然而,诸如“聊天室”“论坛”“圆桌”“邮箱”“翻墙”等隐喻,建构了“容器”一般的想象,这就让互联网成为了一类毫无生命的中性物质(neutral matter),如此一来,嵌在文化当中的权力关系被消解。因此,如何重新看待网络空间的生产性?如何重建有关技术的社会生产理论?这些追问十分必要。

1 空间的实践

若要谈及“空间”时,人们往往要事先识别出空间的范围和界限,并且人们对界限的理解,也主要是在物理或政治地理学的层面上作定义。若进一步推及至“社会空间”的讨论时,识别界限的思维继续发生作用。然而,在这些认识存在瑕疵,因它可能取消空间本身的生产性。在“空间的生产”被提出以前,社会空间被看作一个物质性的“容器”,它是历史上演的物理场所,却不与历史形成因果关系。这种特殊状况,在我们的语言发展过程中也有体现,就如我们能轻易找出生产历史的时间词汇,却很难找到词汇说清楚空间与社会之间的因果联系。②

列斐伏尔的理论贡献,让空间与社会之间的因果联系可被诠释。他提出了空间的三个面向:“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性的空间”。这三个面向彼此参照,建立了辩证法。在这个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社会空间、绝对空间等一系列概念。因此,在列斐伏尔的理论框架下,“空间”不再是中立的、停滞不变的,③“空间”成为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再生产的一部分。换句话说,“空间”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容器”,而是不断被“生产”出来。

列斐伏尔强调“空间的实践”,指人们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启动了社会空间化的体验。[2]因此,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解释框架下,每一种社会形态都将生产出自己的空间。这也是列斐伏尔对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进行分析的核心理论依据。

2 网络空间的生产

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修正了以往的空间讨论,但是,他提出问题的基点仍然是物理空间的研究。学者黛安娜·萨科(Diana Saco)将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推及至虚拟空间的分析。萨科同样以生产的视角来看待网络空间,萨科指出,当我们探索某一类特殊空间时,一方面,这种空间会不断加固及再生产某种特定的社会形态;另一方面,也会暗示着一种新的空间秩序或失序状态的形成,这些新状况可能会反过来影响空间实践的连续性。换言之,空间是实践出来的,并且即便是在非物理形态下,这种空间的实践也存在着。[2]

列斐伏尔本人也曾谈及信息科学领域的问题,他认为,我们已有足够的空间知识去质询信息科学领域的空间生产,但不足之处却在于,我们还不够熟悉它,以至于不能充分地描述清楚这个领域。二十多年后,萨科认为,不仅是信息领域需要被更多了解,甚至关于空间本身,我们的认识也还不足够。列斐伏尔所强调的是特定空间在历时层面上的形成的过程,譬如资本主义空间历史性的形成过程。然而,当我们讨论虚拟空间时,则应更加关注在共时层面上的不同空间的矛盾关系。接下来,本文以学者王洪喆的分析为例,说明以上理论框架的展开可能。

3 不稳定的社会空间:以“草泥马”事件为例

在《互联网的内容审查与网络亚文化》一文中,王洪喆主要从传媒理论的视角出发,考察了文本的原始涵意是如何在传播过程中被改写、遮蔽和占用的。作者以“草泥马”事件为例,梳理出文本在传播过程中,从“世俗性”转向“政治”性的历史过程,进一步提出“政治冷漠的政治抵抗”的社会空间的建立。[3]

他认为,“政治冷漠的政治抵抗”的社会空间是在互联网审查机制、网络语言与网络亚文化、反审查等不同力量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以“草泥马”为例,“草泥马”起初并不针对某一具体的公共事件,而是被ACG爱好者(ACG,Animation,Comic,Game)娱乐的方式。然而,随着“草泥马”的文本传播,它被不断地重新阐释、再语境化。最终,随着更多西方媒体开始介入,“草泥马”被迅速重建为自发的民间力量,又有崔卫平、毛向辉、郭于华等国内知识分子撰文,这些外部力量更加丰富了“草泥马”的社会政治文化层面的涵义。

尽管文本生产和使用的人群不同,但是最终达成了共鸣。作者认为,这一共鸣与后冷战时期的霸权意识相关:它鼓励道德冷漠、庸俗、埋头于个人的生机、消费和其他私人事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同时满足了人们参与和远离政治的欲望,[4]从而构成了“政治冷漠的政治抵抗”。

综上,学者萨科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对虚拟空间的研究,更加聚焦空间的实践和生产过程。而学者王洪喆在对“草泥马”事件的研究中,基于不同社会空间生产和矛盾关系,学者王洪喆提出了“政治冷漠的政治抵抗”的社会空间,这样的研究视角处理了空间生产的历史斗争关系。他的分析方法与萨科的理论框架不谋而合。这些研究视角具有启发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和思考。

注释:①这一观点,由“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GII)组织机构在1994年公开提出。

②萨科在“Theorizing the Space”的章节中提到:起初,人们对“空间(space)”,以及与空间相关的概念,诸如“地点(location)”,很少进行问题化,好像空间就在哪里,不需过多解释。当提问“什么是空间时”,可以寻求的哲学理论多来自于欧几里德、笛卡尔和牛顿。拿空间和时间比较,则发现,关于时间的相关概念,更容易获得因果联系的认识,但是,空间就很难使用因果联系的语言表述。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之下,列斐伏尔提“(Social)space is a (social) product”。

③人們把历史,即一种时间观基础的对人类社会进程的诠释,看作是不断变化,有各方权力正对且不断流动的。但不同于历史,空间却常常被看作是中立的、停滞的。不仅仅萨科持有此观点,在90年代左右,克里斯汀·罗斯(Kristin Ross)也提出了类似看法。

参考文献:

[1] 胡泳.关于互联网的10种隐喻[J].商业价值,2015(3):108-113.

[2] Diana Saco.Cybering Democracy:Public Space and the Internet[M]. 2002.

[3] 王洪喆.互联网的内容审查与网络亚文化[J].二十一世纪评论,2010(119).

[4] 胡泳.众声喧哗[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刘睿(1989—),女,陕西人,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技术,青年文化。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教唆自杀行为的法教义学分析
多元化多层次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立法之名与实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