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6-05-30邵明超
邵明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又从情境中产生。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根据目前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该如何创设良好的物理教学情境呢?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科学性。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依据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科学实验方法来精心的设问。如果设计的问题经不起科学的经验,那么反而会误导学生,弄巧成拙。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针对性。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学要求、物理考试大纲,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设问。设计的问题要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可行性。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的知识储备进行设问。问题难度不易过大,否则可能会导致“启而不发”;当然问题难度不易过小,否则学生会感觉生物知识“索然无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的问题要能够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不断的向上爬。另外问题和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剃度,所创设问题应按教学知识的发展过程,组成一个循序渐进、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体系,涉及的知识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接近到“最近发展区”。遵循思维的规律,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新颖性。在设计问题时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耳目一新,给学生带来意外之喜,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途径
所谓问题情境创设,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揭示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以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1、利用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各种物理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学习“压强”时,用两块和物理课本一样大的木板,一块钉上一根钉子,另一块钉上8排6列的同样的钉子,准备两个气球、一块砖,把这两个气球分别放在钉子上,用砖分别压在两个气球上。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这时全班学生眼睛发亮,被这个实验紧紧吸引。老师进一步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积极思考导致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在学生欲知不能、欲罢不休的时候,教师顺势引入压强知识,启发学生自主寻找答案的欲望。
2、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将解决学生从不知到知,从错误、片面、肤浅的认识到正确、全面、本質的认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这就要求我们构建目的明确、价值率高的问题,通过找出教材内容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发学习兴趣来构建问题情境。
例如《液体压强》一课在新课导入时,可从固体压强引入了液体压强。学生通过创设的情景,了解固体产生的压强和液体产生的压强的相似之处,对前面所学的压强知识进行了复习。又根据两者产生的压强的不同之处,了解到液体产生的压强有其自身的特点,为接下去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创设这样的情景,使学生在提高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发现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在领悟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同时,明确了研究液体压强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促进新知识的增长。
3、运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时要“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事件来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创设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更多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一系列来源于生活的问题,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已有经验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矛盾,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