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柔性管理提升蒙西国铁煤炭运输竞争力的思考
2016-05-30范毅
范毅
摘 要:本文阐述了现代物流中供应链柔性管理的作用,分析了“煤路港航电”供应链所面临的困难,提出蒙西国铁在供应链视角下调整供应链服务策略,拓展蒙西区内“煤路电”供应链,提高自身柔性管理能力,建立战略协作联盟、发挥铁路电子商务平台作用,增强铁路煤炭运输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铁路物流;竞争力
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区域结构特点造就了我国煤炭运输的特有形式,形成了依靠铁路、公路、海运和内河航运的电煤运输供应链体系。但受国家经济调控和产能释放影响,近年来国内煤炭市场持续低迷运行,供过于求的局面在很长时期内难有改观。截至目前,全国煤炭上游生产企业亏损面约占90%,作为蒙西地区能源外输主要形式的铁路系统与煤炭供应链上涉及的生产、仓储、运输等环节的企业同样感受到了市场下行带来的“刺骨寒意”。面对供给侧调整压力和铁路货运量严重下滑的矛盾,探讨如何加强国铁在供应链中的柔性管理作用,对于提升自身竞争力,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煤路港航电”供应链现状
蒙西国铁身处“三西”腹地,得益前些年国内能源需求攀升和区域资源优势,煤炭发送量连年攀升,到港煤炭占煤炭总发运量总量七成左右,但进入2014年以来,受限于下游需求低迷、价格下滑和地方铁路运距优势导致的外部竞争压力,国铁煤炭发送量下滑明显,尤以到港煤炭降幅为巨。“煤路港航电”供应链正面临严峻考验。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用电量累计完成29039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2.2%,设备利用小时3330小时,连续20个月同比降低。内蒙古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生产原煤6.8亿吨,同比下降7.2%,其中鄂尔多斯地区305家煤炭企业中已有半数以上煤企停产。
港口和海运也无法独善其身。前三季度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发运煤炭4.88亿吨,同比减少2841万吨,下降5.5%,其中内贸煤炭发运完成4.84亿吨,同比下降5.4%。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第三季度指数已跌破历史最低值,航运企业整体经营不佳,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煤炭行业不景气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前三季度,大秦铁路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3.05亿吨,同比减少10.2%;蒙西地区国铁运量完成7437.9万吨,同比减少3610.6万吨,下降32.6%;到港煤炭下滑加剧,煤炭运量完成2987.7万吨,同比减少2690.6万吨,降幅达47.2%。
2 蒙西国铁煤炭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煤路港航电”对于蒙西国铁运输至关重要,但也说明过多依赖到港煤炭运输使其对供应链柔性适应度不高,此外目前国铁主要为客户提供运输和仓储等物流服务,没有拓展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物流增值服务,未能有效利用供应链管理提升自身竞争力,还存在以下问题:
2.1 核心竞争力已逐步弱化
地方铁路大力推进蒙西地区铁路通道建设,建成多条覆盖蒙西、与国铁并行、直达港口的煤炭外运通道,煤炭运输网络初步覆盖完成,近年来大幅减少国铁运量转入自主经营地方铁路运输,逐步摆脱对国铁运输依赖,严重挤压了国铁煤炭运输体系。此外,随着公路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国内燃油价格低位徘徊,极大增强了汽车运输争夺市场能力,也使得国铁在煤炭运输份额逐年下降。
2.2 网络资源集合利用不高
铁路运输系统推出了以网上受理、“实货制”运输和全程物流服务为重点的货运组织改革,但就目前来说还未真正意义上将客户需求作为导向,关注上下游客户需求变化,没能统筹优化路网、物流园区等资源,不能为客户提供差别化物流服务。同时,由于对国内外优秀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不甚熟悉,对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认识不够,也使得国铁在与其他运输方式进行竞争时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优势。因此,需要国铁物流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将客户的需求作为导向,分析客户需求,加强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服务意识,用先进的理论指导铁路物流运作。
2.3 信息化水平仍无法满足供应链服务要求
物流信息网络发展水平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对实现供应链相关环节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铁路系统为缓解运输需求和能力之间矛盾,投入人力、物力资源推进信息化进程,有效发挥了信息化在铁路发展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但面对客户需求个性化和现代物流发展要求,铁路亟需消除供应链“信息孤岛”现状,依托自身线路运输网络优势,打破供应链信息不对称“短板”,向上下游拓展物流信息网络,提升信息资源沟通和利用效率。
3 供应链柔性管理对参与企业的重要性
与煤炭行业“哀鸿遍野”的整体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神华2015年前三季度仍然实现煤炭累计销售2.789亿吨、净利润165.6亿元。神华集团之所以还能够盈利,主要是依托企业自身供应链适应特性,采用煤电一体化策略应对市场变化,依靠煤电一体化为核心延伸的产业链,以自营铁路和港口为运输主干线,覆盖矿区、物流园、铁路、港口、航运和下游电厂等各环节,通过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共享资源,达到经济效益最优化。
反观其他煤炭企业,由于企业定位局限于煤炭供应链的某个环节,而供应链各环节的参与方都具有不同目标,如果各目标间因相互冲突或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发生延误或扭曲,所造成的“长鞭效应”会使得终端需求波动沿着供应链由下及上加剧传导,引发供应链整体失调,加之供应链各环节参与成员在定价决策仅是考虑各自的边际效益,这种单方决策将影响到市场需求,引发多重边际化导致供应链整体利润损失,进而导致每一方获利下降。由此说明提高供应链管理柔性对于提高企业适应性尤为重要。
供应链柔性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斯莱克(Slack N)于1987年首次提出,旨在表示供应链对顾客需求做出反应的能力。之后,一大批国外学者把供应链管理柔性作为评价供应链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个性化要求,我国的物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物流中的供应链管理正是顺应发展现代物流要求的产物,柔性管理对于供应链参与各方都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促使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所有生产及物流运作,驱动其内部的营销、销售、财务和信息技术等过程和活动与供应链整体目标协调一致,使其同上下游企业逐步形成利益共同体,最大限度地实现供应链整体价值最大化,其目的在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需求不确定性或风险的敏捷性和适应能力,削减和降低供应链上“长鞭效应”带来的系统波动影响,从而达到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共赢”获利。铁路物流企业利用供应链柔性管理思想将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保障自身稳定发展。
4 提升蒙西国铁运输竞争力的对策
4.1 调整供应链服务策略,加强蒙西区域煤炭运输
①在煤炭市场行情低迷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随着蒙冀铁路开通,全国煤炭铁路运力得到极大提升,预计2016年“三西”地区三大主线铁路运输能力将达9.5亿吨,而六大港口铁路下水量仅能达到6亿吨左右,铁路运力将出现结构性富裕。届时“煤路港航电”供应链上必将上演价格大战,“红海”竞争将更加惨烈,直接影响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经营收益。与之相比蒙西地区电煤市场,前三季度国铁管内主要电厂发电量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煤炭需求也出现下降。国铁通过政府支持和电厂协作,依据不同客户需求制定服务策略,在总体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争取管内电厂通过铁路的进煤量同比增加5.7个百分点,说明积极拓展蒙西区内“煤路电”供应链对于稳定国铁运量将大有可为。
②2015年12月,国家12条重点输电通道中内蒙古境内“两交两直”特高压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其中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的“两直”工程计划2017年投产,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向东中部送电约1100亿千瓦时,减少燃煤运输5000万吨。“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还会加快推进区内后续“十五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建设,计划2020年建成内蒙古特高压骨干网架,形成完整的特高压送输电网。如果国家电力结构布局特高压工程建设完成,必将对现有“煤路港航电”供应链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蒙西地区电厂对于煤炭稳定供应需求将会极大提升,国铁应关注电力系统结构布局调整,提早制定相应物流运输策略。
4.2 横向联合形成战略协作联盟
内蒙古自治区已在多年前就试行煤电联动改革,统筹煤电双方利益,构建多边电力交易市场。国家中央经济会议提出的2016年五大工作任务中,也要求“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要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蒙西国铁不但是区域用电大企业客户,也是区域电煤运输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参与煤电市场化改革,争取“蒙电用蒙煤、蒙煤用国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合理降低物流成本,建立产运需三方价格联动机制,构建以铁路运输为主体的综合物流运输体系,同时利用供应链柔性管理优势,与上下游客户进行物流资源共享、提供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成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自身核心竞争优势和市场应变能力。
4.3 充分发挥铁路电子商务平台作用
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将“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提出并制定相应行动计划,各大煤炭企业和区域性煤炭交易中心纷纷布局网上交易平台,寄希望于利用电商平台降低采购销售成本。“互联网+”虽然不能替代实体经济,但由于其“跨界融合、连接一切”的特质,将有利于供应链上各个环节融合协同、提高效率。铁路应发挥运输信息系统和铁路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作用,依靠联通煤炭上下游企业所具备的物流干线运输网络,相较于其他电商平台来说更容易渗透到行业供应链中去。
①发挥铁路信息化优势,提升供应链互联互通作用。信息沟通是参与企业同整个供应链上任何一个节点企业之间进行联系的必要方式,而“互联网+”所包含的共享经济的核心就在互利共享,高效对接供需资源。从某种角度上看,目前煤炭物流成本占综合成本比例过高主要是由于信息沟通不对称、供需资源对接低效导致的。铁路总公司立足于自身客户资源庞大和物流资源丰富等优势,构建的铁路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从上线伊始就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平台运行至今已取得不俗成绩。蒙西国铁应依托既有电商平台,争取同煤炭、电力等行业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以供应链服务思维拓展信息化服务触角,科学制定贯穿供应链的物流组织方案,从物流需求方原料购进开始,到中间的产品仓储,直至产品运输到厂,确保物流全过程的有效运行,力争降低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共享。
②丰富信息平台服务,促进供应链运作顺畅。目前煤炭企业原有融资渠道受到极大影响,对社会提供的金融融资服务会产生很大需求。目前,国家已要求加快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鼓励交易平台为交易各方提供信息、物流、金融等多样化服务。以内蒙古地区某区域交易中心举办2016年全国煤炭交易会为例,会上多家银行同交易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提供金融服务金额达到420亿元,说明企业对于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强烈,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势在必行。互联网金融在日趋完善的市场征信体系下,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供需双方高效对接,有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升供应链的运营效率。铁路电商交易平台应适时增加供应链物流金融业务,利用电商交易平台,联系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平台交易客户推出应收款保理、实物质押、仓单质押等物流金融服务,渗透煤电全供应链,真正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融合。铁路物流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其自身对于柔性管理和环境适应性至关重要。蒙西地区国铁应该将供应链柔性管理纳入铁路现代物流改革思路中去,整合内部资源,制定供应链物流服务策略,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和提升物流服务内涵和品质,促进国铁物流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娟.浅析我国的铁路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外资,2011(8).
[2]李宁,薛勇强.供应链下铁路货运站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9(4).
[3]Sunil Chopra,Peter Meindl.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沈智毅.基于多元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策略[J].企业导报,2012(7):62-63.
[5]于长胜.电子商务时代的供应链管理研究[J].中国商贸,2012(8):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