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基础工作,推进队伍成长
2016-05-30张甫森杨萍曾利刚
张甫森 杨萍 曾利刚
摘 要:玉门油田研究院测井储量项目组主要承担玉门探区测井解释及储量计算任务。项目组由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人员年轻,基本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无论是技术还是方法都不熟悉,一切都需从零开始。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难题,面对困难和挑战,发展与需求,项目组从基层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管理等方面着手,一步一个脚印,探索出了一条“四制四习、四力四层”的班组建设特色文化。
关键词:测井储量;建设;管理
玉门油田研究院测井储量项目组目前共有成员8人,主要承担玉门探区测井解释及储量计算任务。项目组由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人员年轻,基本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无论是技术还是方法都不熟悉,一切都需从零开始。同时,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难题。一是玉门探区储层类型多样,油藏复杂;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缺失;三是技术方法存在空白。面对困难和挑战,发展与需求,项目组从基层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管理等方面着手,一步一个脚印,探索出了一条“四制四习、四力四层”的班组建设特色文化。
1 完善四种制度,坚持人才培养
一是导师带徒助推新人成长。以《勘探开发研究院导师带徒管理办法》为基础,明确了每个人的实习侧重点,签订导师带徒培养协议书,实行“双考核,双奖惩”。规定了导师责任“三个一”,即提出一个规划、制定一个计划、提出一些问题。明确了实习生责任“五个一”,即达到一个目标、解决一些问题、学会一个软件、完成一项工作、完成一个专题。让每个实习生都能学有所长,技有所专,事有所精,业有所成。
二是二次培训拓展研究视野。有针对性选派人员参加不同类型的培训,既学有所专,又拓宽视野,使每个员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能尽可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储备。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回来后再进行一次内部培训与交流,既巩固了培训成果,又使项目组成员都能了解前沿新技术、新方法,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技术水和综合研究能力。
三是技术交流明确问题所在。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项目组内部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与研讨,集中大家的智慧与力量,分析解决的方法。加强节点控制,及时反馈与调整,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尽量少走弯路。
四是荣誉激励助推共同进步。项目组年轻员工较多,求知欲强,学习认真踏实,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积极性、主动性都较强,时不时有好的想法提出来。项目组通过各种方式保护这种良好的思维苗头,搭建或争取相应平台让他们的才能与思想得以展示。通过不同的激励机制,将人员的成长与工作结合起来,从被动地接受向主动承担工作转变,从无奈的完成任务向积极主动的探索转变,最终实现个人与项目组的共同进步。为此,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开展“评价室月度优秀员工”评选,二是实行项目长负责制与副项目长动态制,三是推行分类分级的奖励机制,四是充分利用院单项奖励制度,奖励作出积极贡献的员工。使不同的员工都能有奋斗的目标,使大家认识到只要努力、成效显著,不论资历深浅、职称高低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荣誉与奖励。
2 培养四个习惯,坚持技术探索
要提高科研能力,项目组成员的技术水平是关键。为尽快达到这一目的,项目组在日常工作中逐渐培养“四个习惯”:每解释一口井都要摸索出一种新的处理解释手段,每干完一项新的工作要学会一种技术方法,每一阶段的技术交流要提出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每年一次成果总结要有新的认识和观点。同时,为保证探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项目组提出两个观点:一是转变才是永恒的不变。在常规的培训之外,根据研究对象的难点,制定针对性的问题学习计划。让大家形成不学习必定有危机的思想,明确问题所在,然后寻求思路、技术与对策的转变。让大家突破思维定式,不被行为习惯左右。让每一个人都明白,转变才是永恒的不变。二是实用才是最大的创新。一个科技团队,没有思想活跃不行,没有思想解放更不行。内引外联是基础,研究与创新才是核心。技术日新月异,但研究要加强针对性。带着目标去做事,带着思考去做事。求新不唯新,实用才是最大的创新。
3 增强四种能力,提升素质培养
一是完善学习机制,提升学习能力。针对复杂的目标类型与储层条件,项目组成员不断学习,在工作中提出新观念、新看法,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以认识上的突破指导勘探上的突破和效益的提高。个人素养提高,项目整体研究水平得到提升。二是开展技术研究,提升攻关能力。测井解释的专业性、综合性及时效性都很强。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责任意识,项目组不干涉工作过程,只控制关键节点与最终成果,使每个人都能快速成长,尽快独当一面。同时,要求解释人员深入现场,尽量做到录测井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不空洞,不脱节,科研服务生产,极大地提升了攻坚啃硬的能力。三是破解技术难题,提升创新能力。不满足,不自大,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与推广应用。四是适应形势发展,提升应变能力。随着油田勘探领域不断拓宽,海外业务相继发展,各单位与部门技术骨干短缺。在自身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项目组服从大局、克服困难,近6年来,先后输出7名技术骨干,其中5名是项目长,有力地支持了公司新兴业务的发展。在这种状况下,每个人都必须负责多个专业研究领域,成为多面手。同时,培养了大家积极的心态,遇事需知足,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
4 深化四个层次,强化项目管理
一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项目制定总体运行计划,成员制定个人年度计划。阶段交流检查进度,问题梳理;季度讨论提炼观点,求同存异;年终盘点系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二是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推行现代项目管理理念,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任务分解,责任到人。三是各展所能,才尽其用。我们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有许多优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将这些优点都发掘出来,有所侧重地分配工作,使其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四是公平公正,确保发展。提倡权责公平、机会公平、收益公平。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尽量做到付出与回报成正比,个人发展与工作完成成正比,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共同成长。
经过项目组成员的不懈努力,基层建设初见成效,人才培养效果突显,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项目工作稳步迈进。技术力量持续增强。建立了玉门油田自己的测井解释队伍,年轻同志成长迅速,独当一面,三人在助工阶段就承担起项目长的重任。同时,基本建立了全系列测井资料处理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技术,使玉门油田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外协进行测井解释的被动局面。项目组及成员先后被授予集团公司先进项目组、甘肃省工人先锋号、甘肃省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玉门油田?榜样”,油田最具责任感员工、“建功立业女标兵”等荣誉称号。
基础工作烦琐乏味,持续时间较长,但是,只要我们明确思路,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