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研究

2016-05-30马丽娜魏惠芳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

马丽娜 魏惠芳

【摘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被越来越多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开展基于分类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强化分类培养,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实验和实践教学,深化考核方式改革,能够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活力。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分类培养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分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这些说明了实施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重要的工作任务,培养应用型人才被越来越多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开展基于分类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就是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进行优化,有效激活教育对经济的服务功能。研究表明:欧洲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形式,通过教育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的适切调整与匹配,使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实现了有力的支撑,充分发挥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二)国内研究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界也开始关注和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分类培养,但由于缺乏现实的分类指导和政策引导,在实行学生分类培养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目标趋同、模式单一的局面。只有探索、创新高校应用型分类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有利资源,主动、深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才能赢得高校自身的发展空间。这也是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主要研究内容

(一)强化分类培养,改革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近期求就业、远期求发展”为目的,强化分类培养模式,积极构建方向明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本科教育的框架,制定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分成技术型、工程型、研究型人才:以就业为目标,输送生产第一线、实践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着力提高学生开发、设计的能力,培养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的工程型人才;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进一步学习深造、可从事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的研究型人才。

(二)面向应用,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面向应用,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依托学科,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用,突出特色。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确保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根据课程目标选择、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应用性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将确定的课程目标、内容设计等通过教学大纲修订固化下来,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三)侧重应用能力培养,改革实验和实践教学

让学生有更多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统筹安排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探索在学生专业实践上的深度合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四)强调能力考核,深化考核方式改革

改革原有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注重过程考核,鼓励教师通过开放式作业、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过程考核,以考核方式改革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四、研究意义

(一)能够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以分类培养为背景,将应用型人才分成技术型、工程型、研究型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上注重实践能力,重视知识的应用性、实用性,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从多方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明显增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活力

新建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与同类院校、职业院校面临激烈的竞争。以分类培养为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注重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办学,密切与行业、企业和有关部门的联系,注意把用人单位需求与学校教学环节紧密对接,使教学针对性更强,大大增强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活力。

【参考文献】

[1]王荣德.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6).

[2]金劲彪.新建本科高校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3(09).

猜你喜欢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