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导向标识系统对行人流影响的仿真研究
2016-05-30武慧敏张蕊杨静丁俊强
武慧敏 张蕊 杨静 丁俊强
摘 要:地铁站内导向标识影响行人的交通行为,进而影响地铁站的安全管理及运营效率。本研究在北京市某地铁站内开展行人寻路实验,定量分析导向标识的设置对行人步行特性的影响,将对行人的影响考虑到仿真模型中,探究地铁站标识更加合理化的设置方案。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导向标识;寻路行为;行人仿真
地铁站是具有客流集散和换乘功能的主要场所之一。行人在这种封闭的空间环境中方向感较差,若不能顺利找到所需信息,便会减慢步速、徘徊,进而影响行人设施的通过能力。导向标识系统的合理设置是保障城市地铁站的疏散能力和运营效率、提高行人出行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标识系统设置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从行人流线的角度对标识系统的布设进行研究[1-4];另一类是从国外标准、建筑设计等方面对标识版式的具体设计进行研究[5-7]。这些研究成果均对地铁站标识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有帮助,但对行人流的交通特性缺乏考虑,相较于真实的疏散情况均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将行人寻路实验和仿真技术结合构建模型,深入了解地铁站标识系统对个体行人乃至整体的影响,为地铁站标识的设计及评价提供依据。
1 地铁站内标识对行人影响的实验
实验选取工作日早8时开始,在北京市某地铁站开展寻路实验,研究标识系统对行人的影响作用。参加本次实验的被试者共计45人,均为在校本科生,其中男生23人,女生22人。88%的被试者表示从不或偶尔到该地铁站,保证本次实验具有有效性。调查员跟随被试者记录行人的交通行为。
地铁站内标识按其作用主要分为识别性标识、引导性标识、方位性标识、说明性标识、管制性标识和装饰性标识[2]6类。调查发现:方位性、说明性、引导性、管制性标识对行人的吸引比例及平均吸引时间逐渐降低,分别为1.55%和5.23s、1.22%和4.65s、0.78%和2.95s、0.2%和2s。该结果主要由标识的版面及信息量大小决定。不同位置的标识对行人的吸引存在差异。
行人到达地铁站时,首先需要确认所处位置及乘车方向,此时站台上的标识便会吸引一部分行人的注意。在调查中,约3.06%的行人注意到站台处的标识后,边走边看但并未放慢脚步观看2.5s左右;约6.13%的行人放慢步速观看,观看标识的过程大约持续7.13s;约16.43%的行人停驻在标识旁仔细观看,平均驻足时间约13.32s。由于站台处的空间较大,涉及的标识类型和信息也较多,所以较多行人观看标识,并且停留时间较长。
楼梯是行人出站和换乘时的必经场所。调查显示,约9.75%的行人注意到楼梯处的指引标识后,边走边看并未在楼梯处停驻;约8.64%的行人放慢脚步观看标识,平均观看约4.88s;在楼梯附近驻足观看标识信息的行人仅约1.95%,平均驻足时间为6.5s。楼梯处空间有限,长时间驻足对其他行人通过楼梯影响较大,客观条件不允许行人在此处较长时间停留。
站厅内约6.69%的行人注意到标识后快速通过;约8.64%的行人放慢脚步观看标识,平均注视时间为5.77s;在站厅标识处驻足观看的行人比例约6.41%,平均驻足注视时间约10.55s。站厅是行人进出站及换乘的重要节点,此处标识设置的类型及数量较多,行人在此处放慢脚步甚至驻足注视标识的时间较长。
2 地铁站内标识设置仿真
标识系统主要影响对站内环境不熟悉的人群,本文通过调整仿真中此类人群的比例,研究换乘站内标识系统对行人流的影响,设定了4种仿真情境。情境1:理想状态,假设所有行人对站内路径已知;情境2:实际状态,据调查结果,12%的行人对站内环境不熟悉;情境3:设定状态,25%的行人对站内环境不熟悉;情境4:设定状态,35%的行人对站内环境不熟悉。
2.1 站内的平均步速
四种情境下行人的平均步速分别为1.211m/s、1.133m/s、1.129m/s、1.057m/s;最大步速分别为1.38m/s、1.296m/s、1.291m/s、1.28m/s。随着不熟悉站内环境行人比例的增加,行人的平均步速和最大步速随之降低,如图1所示。
2.2 站内的行人密度
整个仿真时间内,行人密度呈潮汐式增长和降低,如图2所示。列车到站行人密度到达峰值,下趟列车到站之前则跌入谷底。情境1中,行人的密度值在0.54人/m2以上占51%,10人/m2以上占1%;情境2中,行人的密度值在0.72人/m2以上占30%,10人/m2以上占9%;情境3和4中,10人/m2以上的分别占10%和13%。
2.3 站内的空间密度
行人在路径节点处徘徊对毗邻区域的行人流产生影响。仿真发现:随着列车到站离站,行人的密度呈周期性波动。在徘徊点上游区域,情景1行人密度的极大值在1人/m2上下波动;情景2、3在1.5人/m2和2人/m2波动;情景4行人密度不断增加。这是由于大量不熟悉站内环境的行人在寻路决策点驻足,下趟列车到达时仍有部分未离开。徘徊点下游的行人已获取信息,能快速选择路径,故行人密度所受影响较小。徘徊点上下游行人的密度如图3、图4所示。
3 结论
本研究在北京市某地铁站内开展行人寻路实验,量化分析导向标识的设置对行人步行特性的影响。利用寻路实验成果,建立仿真模型分析导向标识对行人的作用,发现随着不熟悉环境行人比例的增加,导向标识对行人流的影响变大。实验结论及仿真研究为地铁站标识设计及评价提供量化的分析依据。
参考文献
[1]J.R.Carpman.Creating hospitals where people can find their way[M].Plant Technology and Safety Management Series,1991.
[2]Beneicke A,Biesek J.Brandon K.Wayfinding and signage in library design[M].Libris Design Project,2003.
[3]孔键,束昱,马仕,等.地铁车站服务标志系统功效综合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2007,35(8):1064.
[4]吴琼华.地下到地上步行空间连续性的规划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
[5]吕艺.地铁空间识别性与导向性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4.
[6]韩艳欣.大型客运站旅客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优化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7]Craig M.,Berger.Wayfinding: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graphic navigational Systems[M].Page One Publishing Private Limited,2005.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