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液压技术的发展展望
2016-05-30彭友俊丁建峰
彭友俊 丁建峰
摘 要:随着金属制品和拉伸制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需求量的增加,液压机也逐渐开始发展起来。液压机作为钣金成形工艺的加工设备,其发展也越来越被人重视。所以,加强液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先阐述了国内外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液压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液压技术;发展现状;趋势
液压机主要用于对钣金生产的成形加工,是当前应用最广泛、加工最理想的成形工艺设备,因为液压机在面对实际加工的需求时,能够通过自身的调整来改进生产技术,从而实现对不对称工件的生产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废品率。液压生产加工技术明显优越于其他类型的机械加工技术,更符合当前制造行业的发展需要。
1 国内外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内外液压技术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具体表现在提高液压机的性能以及工作的稳定性。当然,我国虽然在液压技术的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生产出各种类型的液压机,但是液压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落后水平。国外的液压技术生产厂家主要生产具有较高性能的以工业控制机为控制方式的液压机产品。这种控制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国外液压机的整体控制性能和生产效率。而当前国内采取这种生产技术的企业还比较少,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
将液压技术按照控制系统进行分类,我国国内的液压机主要可分为三类,即以继电器为主控元件的液压机(传统的液压机);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液压机;应用高级微处理器的液压机。这三种类型的液压机功能互不相同,应用范围也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在发展和进步。
传统的液压机是以继电器为主控元件,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电路结构也相对简单,所以生产成本比较低廉。传统的液压机适应性比较弱,在控制功能上也相对简单,主要用于精确度要求不高的产品生产,其在稳定性上与优质产品还有较大的差异。在我国,这种传统的液压机主要用于小型加工厂或是民用企业,他们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都不是很高。
可编程控制器是将自动化技术、通讯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它是以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发展为基础开发出来的,其核心是微处理器。可编程控制器在当前的机械自动化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可编程控制器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已经由原来的简单逻辑控制转变为采用微处理器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CPU,这样就可以对逻辑和模拟量进行双重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方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但是其与工业控制机在功能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当前国内一些厂家已经开始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方式,这提升了整个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控制性。
工业控制机的控制方式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控制方式,其发展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工业控制机控制方式采用的主控单元是单片机和工业控制机,然后应用数字阀来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为了更精确地控制液压系统,可以采用传感器组成闭环回路式的控制系统。
2 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金属压制品和拉伸制品需求量的提升,液压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液压技术对当前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它能够带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针对当前液压技术发展的现状,下面主要分析液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1)向高速化、高效化、低能耗方向发展。液压技术应该向着高速化、高效化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降低生产成本和液压系统故障率,提高效率和液压机加工效果。我们可以通过采用电子负荷控制和二次调节系统来不断提升液压系统性能。通过合理设计液压系统、采用合适的原件来减少液压机功率的损失。通过采用新型的减摩材料、静压技术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摩擦损失。采用这些新型的技术、材料和系统来推动液压技术向高效化、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2)向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液压技术应向着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利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将液体和气体进行转化,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能量的损失。不断改进液压系统的性能,实现液压系统的智能化和柔性化,进而提高液压机的可靠性,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生产。不断扩大电液比例伺服技术的应用,将液压系统转变为闭环电液比例伺服系统,进而实现液压系统的小型化和标准化。将液压和电子进一步结合,极力推动内藏电子线路的液压元件的发展,这样能够提高液压机工作的稳定性。为了实现对压力、功率和流量的控制,可以发展电子控制装置。
(3)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当前液压技术应该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符合当前工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推动液压技术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将微电子技术应用到液压系统的设计中,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自动诊断和调整,并对液压系统的零部件进行检测。与智能的电子系统相结合,使其能够对检测出的故障处进行预处理。
参考文献
[1]黄传火.工程机械中液压技术发展的新动向[J].采矿技术,2006,(2):71-73.
[2]杨尔庄.21世纪的液压技术将有哪些新突破[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1,(Z1):72-73.
[3]刘世勋,刘少军.国外液压控制技术发展动向[J].液压与气动,1996,(4):3-4.
(作者单位:火箭军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