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自故乡来

2016-05-30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诺奖青蒿素诺贝尔奖

2015年注定是属于中国人的光辉年,从小说《三体》获得文学大奖雨果奖,到中国70周年抗战纪念阅兵,世界目光无不聚焦中国,而在北京时间10月5日又传来好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屠呦呦也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

回 音

@一叶知秋:在现代中国默默无闻的屠呦呦,以及埋首稻田几十年如一日的袁隆平,都是被国际认可而无缘获得两院“院士”称号的杰出代表。说明中国的院士大门更要为那些有真才实学,奋战在基层的科学家敞开。在中国想做一个脚踏实地的科学家还真是挺难的。

@英国网友:我为屠呦呦获取诺贝尔奖喝彩,这是屠呦呦的荣耀,也是全体中国人的荣耀,更是当今中国的荣耀!在这个崇尚实力的世界里,实力逐渐壮大的中国,经济日渐富强的中国,已成为一个不可再被轻视、被忽视的中国,在今后的国际事务中,必须要重视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诺贝尔奖,应该为有一个中国科学家的加入而感到荣幸,“中国,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ahui300:屠呦呦的获奖从另一方面看,中国对科学家、对科技精英的尊重和给予的荣誉还是不够并且评价体系也不够科学,有待改变。

@shiyou2012:诺奖中的自然科学类奖还是有份量的,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获得诺奖的科学家。至于两院“院士”的选评模式大都是遵循西方教育路子出来的,对于屠女士这类“三无”科学家视为不合格,也不足为怪。看来选评院士的标准就要有所改动了。

@凌之月:屠呦呦学者明确表示,正是受到中华医学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所提制法的启发,才恍然大悟不能加热青蒿素,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从而获得成功。而这部医书正是葛洪历尽艰辛所成。可以这样说,这份成就,来源于包括葛洪在内的诸多中华先驱。它的荣耀既属于辛勤工作者,同样属于中华医药学,更属于世界。向所有的中华先驱致敬!

@wlj1967:祝贺屠呦呦老人,真高兴!这诺贝尔奖意义重大!作为学者还是要有科学精神,科学就是科学家心中的上帝,这样才能几十年如一日,甘于寂寞,不浮躁。现在,真正为科学献身的人有多少?

编辑在线

屠呦呦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科学家,一直在中国的科研体系下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有“新中国没有培养出大师”的说法,舆论普遍存在对国家科研体系不自信、乃至质疑的氛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对这样的情况形成了挑战。

同时我们注意到,屠呦呦的“三无”背景——无博士学位,无留洋经历,而且既非两院院士,也没在中国国内得过什么著名的大奖。她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但她真正受到国内舆论关注是在2011年获拉斯克奖之后。屠呦呦从在中国“默默无闻”到一举成为世界医学最高荣誉奖的获得者,中间有明显的跨度。这至少说明中国的评价体系同外部的评价体系是有差别的,而这一差别值得思考。

其实,屠呦呦获奖的理由,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由于诺贝尔奖的授予理由大多需经过时间的沉淀来验证,这样认定的滞后是正常的。它验证了一句话: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它也告诉我们,可能还有其他诺奖级别的科学成就,有待“发现”、验证和确认。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毋庸置疑,屠呦呦获诺奖,在中国科学史上是个重要节点,它是诺贝尔奖大门对中国科学家的一次真正开启,说明我们的经济、科技和思想积累都有了相当的厚度,未来中国各个领域都可能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学者和大师,不寻常的机会正向着中国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走来。

猜你喜欢

诺奖青蒿素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知多少
聚焦诺奖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诺贝尔奖的由来
切莫盲信所谓的“青蒿素食品”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一个青蒿素品牌的崛起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哪些思考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