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动起来
2016-05-30阮黎明
阮黎明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思维课堂教学”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那如何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让他们的思考更深、更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
关键词:新课程;思维;课堂教学
一、片断描述
1.冲突:(出示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剪短其中一根)
问:这三根小棒还能围成三角形吗?
2.想象推理: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出示小明上学路线图)
(1)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以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大家都认为下面这条路是最近的?
(2)抽象:AB+BC>AC
(3)体会:(逐渐缩短AB+BC的距离)现在两条线段之和与线段AC比呢?
(4)思考:当B点在哪的时候AB与BC这两条线段的和会与线段AC相等呢?现在这个图形还是三角形吗?
(5)猜测:怎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怎样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
3.操作探究:两条较短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1)四人小组活动:两条线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是否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2)汇报讨论
①8厘米,3厘米和5厘米这组为什么不能围成?
②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为什么不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3)小结:两条短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二、教后反思
作为三角形的特性之一,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性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以上是我在预设本课时围绕“怎样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的一个教学片断。新课程下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变成了主流,这对解放学生的思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主要以探究为主,通过“冲突设置-想象推理-操作探究”几个步骤,让学生经历围一围、想一想、比一比,说一说,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在质疑、验证的过程中乐于接受,愿意思考。先议后做,先想后议等方法的应用,也使我全面关注到了所有学生的思维状态,使更多的思想加入到了课堂当中。
1.以“说”促思。学生是能说的,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力去等待。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到学生不肯说,不愿说,并不是因为学生真正的原因,而是因为我们给予他们的时间太少了。试想,一个稍有难度的问题,有多少人能够“不假思索”地回答呢?因此,我们在抛出问题时,要记得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要横加干涉,让学生拥有充分思考的机会,拥有充分说的机会,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以提升。比如在本环节中,我让学生来围三角形,既复习了三角形的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剪短其中一根(使之不能围成),问学生“现在这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期间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只听不评。一开始也只是几个活跃分子在猜测,但慢慢地随着他们思考的深入,一些平时不爱说的人也加入了说的队伍,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有的学生说得并不正确,但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态度值得嘉奖。因此,对于平时不举手,同样一个问题需要更多时间来思考的学生,我们老师不妨多等一等,这样才能促成他们的思考。
2.以“做”促思。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学生在经历了猜测和思考以后,求知欲被顺利激发,他们急需要通过一种途径来找到答案,以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就是在这样的思维环境下,我遵照学生思维发展的轨迹,安排了四人小组活动:两条线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是否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小组合作的优点之一就是学生之间能互相启发,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这是自主探究的开始,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进行了两个层次的碰撞。一是自己原有的认知和事实操作结果的冲突。二是学生个体间的思维差异性冲突。就是在这样的冲突中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进而主动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和思考。在汇报交流时,一位学生曾经这样说到:我认为两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是可以围成三角形的。甚至在遭到很多同学的反对时,他依旧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我们且不说这位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他的“据理力争”却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思维碰撞。
3.以“想”促思。三角形边的关系比较抽象,而且在动手操作时,很容易产生误差。特别是“当较短的两条线段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能否围成三角形时,学生往往会因为围时的误差而认为可以围成三角形。如果简单用“这有误差”来解释,学生恐怕还不会信服。为此,在操作之前和之后,我充分运用了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真正理解三边关系。
首先是操作前的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让学生亲手操作围三角形的活动前,我先让学生解决小明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想象,我对书本情景作了改编,只剩下了两条路(即一个三角形)。然后把路抽象到了线段。然后用多媒体的演示,让较长的那条路慢慢变短,再让学生思考想象“B点在哪的时候AB与BC这两条线段的和会与线段AC相等”,通过刚才路慢慢变短,B点慢慢下降的过程,学生不难想到当B点在AC上的时候,两条路会相等,这就为后面研究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埋下伏笔。
其次是操作后的想象——以抽象思维为主。在操作之后学生再一次提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可以围成三角形的疑问时,我便利用动态的电脑媒体引导学生展开空间想象,明白当较短的两条线段的端点搭在一起时,他们就与第三条线段完全重合了,围不成三角形,直观形象地突破了难点。
总之,学生不是不会“思”,他们需要我们适时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不是不愿“思”,它需要我们给予理解和时间。只要我们能变一变,相信学生一定能给予我们更多的惊喜。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培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