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铁腕执法 重拳治污
2016-05-30陈昊许晓霞
陈昊 许晓霞
在刚刚过去的2015环保执法年中,广东省21个地级市里,哪个城市实施按日计罚案件最多?哪个城市移送行政拘留案件最多?
答案都是揭阳。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环监局负责人介绍,2015年广东共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29宗,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21宗;其中,揭阳实施按日计罚案件7宗,移送行政拘留案件34宗,二者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区区一个粤东地级市2015年环保罚款仅一家企业按日计罚款便达405万元。
铁腕执法,重拳治污。面对多年的环境沉疴积弊,揭阳改革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思路,以严格环境执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揭阳市空气质量指数为3.91,居全省第13位,较2014年提升3位。2015年榕江水质总体有所改善,同比2014年11个监测断面有4个断面水质提升1个类别,6个断面水质持平。2015年练江干流青洋山桥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溶解氧同比2014年上升92%,氨氮同比2014年下降11%。
创新管理体制,
实施环保“大执法”
2015年7月27日,揭阳市环境保护委员会正式成立,市长陈东任主任,环保、公安等多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委员,明确各委员按职责分工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成立,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保护环境的坚强意志与坚定决心,有利于构建“大环保、大执法、大监督”的工作格局,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环保工作的有效落实,离不开镇、村等基层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揭阳市蓝城区先试先行,在全区6个镇(街道)挂牌成立环保办,把环保监管等环保工作落实到人。“下面有人了,而且环保办人员情况更熟悉、工作更方便、监管更有力。”蓝城的经验,在全市迅速推广。2015年以来,揭阳全市共有82个乡、镇(街道)设立环保办,配备328名村(社区)环保专干,把环保触角延伸到基层第一线,让环保工作更接地气。
在乡镇环保办的基础上,揭阳又在全市139家重点排污单位建立“环保厂长”制度,要求各企业必须安排一名负责人担任“环保厂长”,对接环保系统工作,全面负责环境管理,使企业治污责任得到落实。
环境执法的有效开展,更离不开环保、公安、法院、检察等部门的密切配合。揭阳市公安局成立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市环保局联合市公安局印发联合执法方案,建立公安、环保联合执法机制,发挥部门协同作战的优势。各县(市、区)公安、环保联合执法机制也相应建立。
联合执法机制一建立即显示出其打击污染犯罪的高效性。7月5日凌晨,市环保、公安等部门联合对榕城区某洗银加工场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加工厂涉嫌环境犯罪后,公安机关当场将三名负责人带走问讯调查。当天上午10时,监测结果显示外排废水重金属超标三倍,公安机关立即对三名责任人实施行政拘留。两天后,在省环境保护厅对监测数据予以认可后,公安机关立即对责任人员实施刑事拘留,整个案件从检查到对涉案人员实施刑事拘留仅用三天时间。
联合执法机制更显示了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狠”与“准”。8月27日晚,揭阳市、区两级环保、公安部门联合突击查处蓝城区磐东街道一非法电镀聚集区。当晚环保、公安出动200多名执法人员,调动5个派出所,查处非法电镀加工作坊6家、表面处理加工作坊2家,现场带走80多名人员协助调查。随后,公安机关对30名相关责任人员予以行政拘留,对9名涉刑人员予以刑事拘留。
“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和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揭阳打击环境犯罪成效明显,以往啃不下、撬不动的‘硬骨头 被一一敲开,多项执法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据揭阳市环保局局长傅友好介绍,2015年市环保局、公安局先后联合6个县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全市各地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48场次,查处违法案件286宗,处罚金额近1400万元,刑事拘留140人,逮捕97人。
局长分片督办,
让练江“死而复生”
“今年是榕江、练江污染整治的关键之年,要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推动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各地各部门要以污染源治理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从整治工业污染、生活污染、面源污染三个方面入手,有效减少流域污染负荷,切实扭转榕江、练江污染整治工作的被动局面。”
2015年9月29日,揭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严植婵主持召开榕江和练江“两江”污染整治工作现场会,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以一抓到底、久久为功的狠劲和韧劲,把“两江”污染整治工作抓实抓好。
建立“河长制”,落实整治责任。市长与练江、榕江流域各镇(街道)签订责任书,把整治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河长”政绩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按照“一条河涌、一名河长、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要求,全面启动河涌治理,千方百计做好河涌截污。
为督促推进整治工作落实,市环保局还建立了局长督办工作机制,实行环保局班子成员工业污染源整治挂钩督办机制,把流域工业污染源划分六个片区,分别由班子成员挂牌督办。
加强榕江饮用水源保护是榕江污染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完成引榕干渠等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更新与设置,对引榕干渠和新西河水库实施4.5公里防护隔离措施。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对引榕干渠实施综合整治,共打捞清理杂物79.9吨。制定方案,把丰吉函等8条来河涌列为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对象,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34亿元。目前省、市已补助环保专项资金1015万元。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两江”污染整治的重点和难点。2015年揭阳新建成揭东县城二期、大南山人工湿地、普侨区污水处理厂3个项目,合计新增处理能力3.5万吨/日。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13座,处理能力合计32.48万吨/日。国家责任书项目揭阳市区污水处理厂二期至2015年12月底主体工程已完成、省责任书项目蓝城区白塔人工湿地工程正在抓紧建设,预计到2016年3月底建成投运,届时全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将达到39.79万吨/日。
为解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难题,揭阳将包括揭东玉滘在内的9座污水处理厂纳入省住建厅PPP模式统一招商。目前已由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标,预计将于2016年12月底建成投运。
“练江、榕江与当年莱茵河的污染情况有很多共性,虽然河流流域治理将是个长期过程,但多年的治水经验让我们充满信心,期待跟揭阳一起打赢这场持久战。”近日,由德国治水专家柯灵格、瓦格纳带领的考察团来到揭阳。为提高整治效果,揭阳邀请德国治水机构和莱茵河治理联合会专家为“两江”污染整治把脉支招,更好地造福流域两岸人民。
超常规举措,推动产业入园
进入中德金属生态城,11座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厂房内干净整洁、宽敞明亮,一条条管道将各家电镀企业的污水送往废水处理中心,一个个抽风机把废气抽到处理塔,每栋厂房建设一个自动监测站房。整个生产模式,把环保的理念贯彻始终,与传统的电镀生产有着天壤之别。
“生态城处理中心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集中了中德两国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计理念,不仅提高了废水回用率,处理后的金属固废也可再次回用。”中德金属集团副总经理吴军介绍,目前揭阳600多家电镀相关企业已整合成34家企业入园生产,13家已进入调试生产。
金属加工业作为揭阳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为揭阳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严重污染;而且揭阳电镀的小家庭作坊模式,在资源日渐紧缩、环境标准不断提升的今天,早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中德金属生态城的建立,不仅有效解决揭阳金属加工业的瓶颈问题,而且也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了机遇。
“与‘洋亲戚牵手,不用再捡别人吃剩的东西了。”在揭阳的企业家看来,中德金属生态城这个平台,可以让中国企业家更便捷地学到德国的技术与管理。另一方面,德国企业可以在中国较为容易地找到合作伙伴,打开亚太宽广的市场;而中国企业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便捷地与德国乃至欧洲的先进企业达成合作。
不仅如此,中德金属生态城还是对先进园区管理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生态城不设“管委会”一类的行政管理机构,由行业协会负责园区规划建设,招商运营。政府则主要引导园区的发展方向,提供土地、政策和税收等方面支持。中德金属生态城“党委领导、政府指导、协会主导、公司营运、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实现了工业园区由行政主导向更多依靠市场力量的转变。
台子搭好了,关键还需要企业入园“唱戏”。2015年4月20日,《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从事非法电镀生产加工活动的通告》正式发布,这份由揭阳市政府办公室发布的通告,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采取超常规措施,严厉打击全市范围内非法电镀生产或加工行为,全面完成非法电镀生产企业、生产车间、生产线、加工点的清理取缔,彻底解决电镀行业环境污染问题。
根据通告,从事非法电镀生产或加工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必须于2015年6月30日前自行关闭、停产。对于未及时关闭、停产的非法电镀,从7月1日起至9月30日,揭阳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采取了强力措施,重拳出击,对其进行了全面关闭取缔。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非法电镀加工企业232家,联合公安办理刑事案件34宗,实施行政拘留78人,刑事拘留103人,批捕79人。为巩固整治成效,揭阳各地、各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强巡查监管,始终保持严厉打击非法电镀生产行为的高压态势。
“为推动印染行业集中治污、达标排放,下一步,揭阳还将借鉴中德金属生态城模式,推进普宁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建设,拟计划投资5000万元,对日废水量约10万吨的72家拟集聚入园印染印花企业全部完成限期治理。”傅友好提到,揭阳市正逐渐将中德金属生态城发展新模式复制到服装、食品等行业,组建纺织印染行业协会规划建设纺织服装生态园、食品工业行业协会规划建设海峡两岸食品药品绿色产业合作区,加快全市产业的绿色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