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6-05-30梁冬艳许丽陈晓军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

梁冬艳 许丽 陈晓军

【摘 要】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专任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以《经络腧穴学》课程的教学为例,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各环节因素。

【关键词】《经络腧穴学》 课堂教学效果 影响因素

教学能力是每位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上课方式,即教学方法。笔者以2012级针推专业的《经络腧穴学》课程为例,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门课程,从教师接受教学任务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教学活动,它包括对学生学情分析、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教學方法研究、实践教学以及形成性评价等环节。各环节之间紧密连接,缺一不可,只有认真完成每一环节的设计,才能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

一、学情分析

学情是指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一切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家庭环境、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各种因素。学情分析是对教育的客体——学生情况的分析。只有分析好学生的知识层次、接受水平,才能更好地设计问题,完成教学目标。

如我院针推专业2012级学生,既有本部班又有滨江班,从人数上看,班级之间无差别,然而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别还是相对比较明显的。招生时,本部学生成绩均为二类本科分数线以上,而滨江班学生成绩虽为本科,但分数为三类本科分数与二类本科分数之间,差别比较明显,因而学生学习的基础差别较大。此外,在课余活动方面,滨江班的学生比较活跃,参加各类活动的动力和意愿较本部强烈,各类比赛成绩比较突出,课堂互动也比较灵活,气氛更为活跃。

虽然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别较大,但在学生的培养计划中,专业课的学分数和学时数却是相同的,如《经络腧穴》均为5学分,共85学时。

二、教材分析

教师在安排教学日历前,都会拿到本课程的教材。以《经络腧穴学》教材为例,我院2012级针推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经络腧穴学》教材而言,“十一五”与“十五”教材相比,内容、形式几乎没有变动,而“十二五”规划教材变化就较为明显。目录中列出了具体的腧穴,并以*标记重点腧穴,便于学生查找和区分重点;插图更换成人体全真彩图,更加直观形象;腧穴定位以最新的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为依据,更具权威性和先进性;十四经后均附有“本经小结”,便于学生把握重点难点;删除了一些非必要的知识链接,为教师授课预留了更多的空间[1]。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经络腧穴学》作为针推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自然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就课程性质而言,其归为基础课;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本科课程共85学时,其中理论65学时,实践25学时,总学分为5学分。怎样在这65学时的理论教学中将教材85%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这是每位专任教师面临的重大考验。

笔者查阅了近五年关于《经络腧穴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发现,任何单一的教学方法都不能很好地将《经络腧穴》的知识完美地传授。一种方法为主,多种方法为辅,方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讨论教学法与PBL教学方法[2]相结合,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理解能力。再比如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板书作为传统的教学方式留存至今,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能使枯燥的知识比如“经脉循行”由一维的固定图转换为二维的“经脉循行”动画,除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外,更能加强学生对循行路径的理解,加深对经脉走形的印象。又比如,案例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方法相结合。在《经络腧穴学》导论、腧穴定位、主治及操作上,可结合名家取穴案例、用穴案例及名家手法操作案例等,加深学生对腧穴的理解和应用[3]。

四、实践教学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指导

《经络腧穴学》课程有25学时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回顾讲过的理论知识外,对实践操作的指导亦同样重要。

腧穴的定位,在我院现使用的教材中均采用人体解剖学定位,因此对定位的准确性有更为标准的指导。但人体解剖学是针推学生一年级学习的内容,多多少少会有所遗忘,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就不仅仅是基于腧穴定位的指导,同样也是对部分解剖学知识的回顾性指导。在腧穴操作上,又涉及《刺法灸法学》的部分知识,而《刺法灸法学》的开课时间晚于《经络腧穴学》,因而教师在指导腧穴操作的同时,也是对腧穴针刺方法的前瞻性指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温故知新,也包括对拓展知识的探索发现。尤其是拓展的知识,每位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角度不一样,感兴趣的内容就不同,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方向引导,也就是帮助学生明确个性化的目标,使学生对自身感兴趣的内容有纵深程度的了解。而《自主学习手册》的制定,对于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更为重要。

五、试卷与形成性评价

试卷是考试的基本形式,试卷的出卷既是教师水平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成绩的体现形式之一。

我院针推学生《经络腧穴学》成绩的评价主要有两方面:实践技能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笔者随机抽取了两份《经络腧穴学》试卷,发现试卷的命题类型分为六类,分别是: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问答题。再对每一类型题进行难易度分析,多选题的难度为0.5,属于难题;问答题的难度为0.68,属于中档题;其他四类型的难度系数均为0.76—0.86之间,属于容易题。命题难易度的比例不均衡,出现容易题偏多(66.7%,正常为30%)、中档题偏少(16.7%,正常为50% -60%)的现象。这种比例的失调,很难将学生层次区分开,试卷的整体区分度较低。因此,试题的难度比例需要调整。

当然,试卷考试只是学生成绩的一部分,一般采用“课堂考+阶段考+综合考”的形式[4]。如今,网络上的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都已上网,可以将此类内容列为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并定期进行学习情况的考核,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付出程度,又可以真正实现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全面衡量。

六、小结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教学日历的编排、教材的选用、课堂教学等到最后学生成绩的评价,每一环节都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也是决定课堂教学能否达到满意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晓军.新版《经络腧穴学》内容之商榷[J].中国针灸,2014,34(12):1242-1244.

[2]王艳杰,李冰,张海峡,等.PBL教学法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医药导报,2012,18(08):128-129.

[3]殷振瑾,张树峰,闫远杰,等.《经络腧穴学》案例式教学改革的实践[J].中国针灸,2012,32(12):1129-1131.

[4]方伟,康凤河,王立颖.“教-学-做-考”一体化《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模式构建[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0(2): 7-9.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