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2016-05-30焦阳
焦阳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利用图表、数据等资料感知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体会土地资源的宝贵。
(2)认识到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图表和数据,感知土地资源的类型,分析耕地比重小的原因。
(2)结合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解决土地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的对策。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增强对环境、资源的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评价,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與他人进行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及分布情况。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利用小组合作开展教学。
四、教学过程
导入:1.图片串烧(农业用地,建设用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并配优雅的乡间音乐。
师:地球母亲在土地的培育下,美丽而生动,从太空中看到一个美丽的星球(给出地球卫星照片)。
2.师:那么土地到底对人类有怎样的意义呢?
学生: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
师:正是因为土地与我们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与认识土地十分有必要。那么同学们回想刚刚老师给出的地球表面各种土地景观,地球表面的土地有哪些种类呢?
生:农业用地,建设用地,难以利用的土地。
师:我们把可以耕种的土地称为耕地资源资源。那么主要它占多少比重呢?PPT显示课本上图3.9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生:只占全国土地总量的12.68%。
板书:土地资源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师: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了一系列土地污染和土地浪费的现象。请同学们举例说说身边浪费土地的现象!
PPT展示土地污染、土地浪费的图片。
师:由于土地污染及土地浪费现象的存在又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从而加重了土地资源的短缺。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土地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要节约用土地。
板书:二、我国的土地资源问题
板书:1.土地资源短缺
总量大,人均少;
PPT显示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
师:同学们读图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的特点。
思考:哪些是农业用地?哪些是非农业用地?
是否所有的土地都可以被利用?耕地资源占有量是多少?
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师:由于耕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占有量少,而我国是人口大国,所以人地矛盾非常尖锐。说说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生:耕地不足,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板书:2.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师:根据老师的板书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归纳。)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土地资源是多么的可贵,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视频吧,如果没有土地我们会怎么样?(公益广告)
五、结课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二、我国的土地资源问题
1.土地资源短缺,总量大,人均少
2.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