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保证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

2016-05-30林国勇

亚太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保障大众化教育

林国勇

摘 要:目前,我国教育规模属于正在膨胀的阶段,处于教育普及化与大众化阶段。为了保证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必须建立完整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相应保证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探讨建立教育保障体系。本文从高等教育以及大众化的概念入手,结合西方大众化教育,立足中国国情,旨在为中国高等教育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教育;大众化;保障

一、引言

随着当代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不断普及,我国实现了历史的跨越,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都应该无条件地面向大众,而不是对高端人才才进行,整个社会的相应基础设施也应与其相对应。

二、基本概况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

由于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不同,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对于高等教育的界定也不同,所以高等教育的动态的概念。

从世界范围上来看,高等教育的界定是:“国家丰管当局批准的,作为高等教打机构的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各类中等教育后水平的学习、培训或研究性培训。”

(二)大众化理论

大众化理论源于美国,美国的教育大众化源于二战结束,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国家之一。战后大量复员军人而导致就业压力巨大。至今已有360年历史的哈佛大学就成立于那时,至此,美国大学迅速发展到今天的3400所。自1970年起,其大学生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超过半数,美国的高等教育至此转变为大众化阶段。

(三)其他模式

1.大陆模式。大陆模式是在一种以严格控制高等教育的评估为特征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主要存在于中央集权的欧洲大陆国家。这种模式的质量保障是由政府主导,带有强烈的政府意志的外部评审影响评估结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英国模式。又可叫做学术团体自我管理模式。它主要立足于外部控制的理想,反映了英国的学术自由的传统特色。政府对于教育的干预较少,学校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对自己的教学质量负责。外部由学术专家进行评判。

3.西方高等质量保证模式的启示。西方国家在文化价值观上不尽相同,其高等教育保障模式也不尽相同,通过总结归纳,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第一,将外部保障与内部保障相结合。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不完善,各种评估对保障教育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学校依旧处于被动的位置。无论是社会评估,还是各种各样的官方和民间评估,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要保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的教育的质量,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要从根本上规划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制度,结合国情,解决这一重要课题。

第二,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在西方主要国家,由CVCP和HEQC等高校自行组织等机构,在保障高等教育及其相关政策上来实现其职能。同时,西方有影响力的媒体也参与其中,通过一系列较为客观科学的办法来对高等学校进行排名,社会认可度较高。参照西方的高校评估,尽管国情不同,但是高等教育质量如果离开社会公众的认可,显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是很难完成的。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也应该重视吸取这方面的经验。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现状

(一)基本状况

1999年起,高校开始扩招,持续多来发展速度较快,教育在这一阶段也随之跨越发展。入学率在2005年达到21%,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

(二)主要问题

连续多年的扩招为适龄青年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连年的扩招,导致生源普遍下降,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可行性方案

1.根据学校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质量保障标准。我国高等学校由于各方面情况不同,应根据情况来决定采取认证性或者发展性质量保障。对于学校层次较低的学校,采取认证性质量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层次较高的学校,就应该采取发展性质量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特色,参与更大的竞争,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知名度。

2.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质量文化建设与质量保障活动相结合。处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必须以质量优先,强化教育质量的意识。提高全体人员的主动意识,主动改进自己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校质量活动的基础。高等教育的质量也是学校工作质量的综合体现。把规章制度具体化、规划化,从而提高全体人员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立足自身情况谈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晚,时间短,与西方国家相比,社会认可度较低,质量保障能力也有所不足。因此,在学术界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从事高等教育评估的专家学者较少,因而适度开展对评估者的培训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宝英.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28(1).

[2]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保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

[3]徐平.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6(1)

[4]刘沫.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4(3).

[5]陈文贵.构建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3(22).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猜你喜欢

保障大众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的确定与保护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论政府在救助弱势群体中的作用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