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最佳教学路径,追求理想的语文课堂
2016-05-30甄桂花
甄桂花
摘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来寻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路径,使其达到省时、高效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预设 语文味 简约 人文性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5.046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面对这种现状,我常常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创设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学习生活?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与实践,谈谈我理想中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语文课应注重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课堂作为师生智慧生成的生命场,应注重预设,使其成为学生学习语言、荡涤情感、体验生活、滋养理趣的师生向往之地。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做好预设。
1.研究课标,预设实施课标的精髓。解读课标,领会课标的总目标、年段具体目标及教学要求,认真思考如何把这些目标和要求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当中。只有心中有目标,行动才不会迷失方向。
2.文本预设,做一回作者的知音。语文文本的意义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构建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的对话,为此教师应该反复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解读教参,正确地把握、理解教材,亲近作者,做文本的知音,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积淀、情感修养。
3.生本预设,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预设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有兴趣学,形成“课伊始,趣已生,课正行,趣正浓,课已尽,趣犹浓”的课堂情趣;预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爱学;预设有价值的问题,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预设学生学习路上生成的个性化体验,激励学生进一步渴求学习的热望;预设不同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以便在课堂上及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帮助。
4.实效预设,亮一盏目标航灯。要想达到预设目标,教师就必须从整体出发,注重课堂生成,学会对预设的取舍,拿教材做范例,不唯书、不唯本,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利用学生的心灵期待引导他们与文本对话。这样,预设才能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
二、语文课应该拥有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姓语,“小语”姓“小”就明确了小语的基础性与阶段性。语文课堂就应立足于语言文学的扎实训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突出母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上出语文味,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1.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应在不同课型中落实不同的目标,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识字中学习识字,在听话中习得听话,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阅读中感受阅读,习作中体验习作。
2.抓住语文“六关”目标不放松。即识字、写字、阅读、背诵、说(交际)话、作文,一句话就是要在“听、说、读、写、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将“感、悟、思、情、理”的心灵体验过程独具匠心地整合在一起,着眼于基本能力、基本积累,更着眼于基本的语文素养。如阅读课应是有读味的课,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引领学生读出语言形象,读出语言情味,读出丰富细腻的语感,读出对文本的浓厚兴趣,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三、语文课应该追求简约
长期以来,语文由于负载着众多的使命,而让众多的教师越教越沉重,越教越不会教了。原因是我们人为地将众多的目标、要求背负于每一节课中,总想“一口吃个大胖子,一铁锹挖一口井”。著名教育家吕淑湘先生说过:“语文课的任务就是培养使用语言的技能。”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在课堂上删繁就简、轻装上阵了。
1.摒弃繁琐讲解,还课堂于学生。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场所,只有把时间、课堂、角色、活动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读书、思考、表达的机会,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简化目标要求,落实实践活动。不同的课型侧重点应有不同,要提倡“一课一得”,在“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落实小学阶段的课标目标:写一手规范的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识会2500个常用字,能读适合自己阅读程度的书报,背会200篇左右的好文章,写出500字左右的通畅习作。如此而已,岂有它哉!
3.简单源于智慧,充盈着沉积。教师必须敢于舍弃,抛弃种种作秀、假象、个人化表演,精心设计出简单而有趣味的活动,让课堂简单而不平庸,让精练出效益,追求一种“同中求异,人异我佳”的境界。
四、语文课应该体现人文关怀
语文课既要有语文味,又要有“人文味”,这是好课的重要标志之一。新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注重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要体现出人文性。
1.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必须有丰富的人文情感世界,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感悟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课堂上不论自己遇到什么烦心事,教师都要调整自己的心绪,把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人生感悟,用自己的语言、眼神、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学生快乐地学习。
2.教师要善于寻找文本中的空白点、拓思点、延伸点,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拓思扩展,在师生互动的交流活动中进行思想情感的渗透与熏陶。
追求真实,是好课的奠基之石;回归生活,是好课的源头活头;促进发展,是好课的不竭之本;关注人文,是好课的灵魂所在。这样的课堂才是“情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开放的课堂”“焕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我所追求的理想课堂。愿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心灵家园的精神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