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一个时代的名号
2016-05-30佘蜀强
佘蜀强
一
前不久,我从网上购置了一套丛书,名为《先生教你写文章》。“读文先看文题,阅书先览书名”。下面,将此套丛书的著者及书名胪陈如下:
阮真《作文研究》、章衣萍《作文讲话》、张志公《读写一助》《读写门径》、朱光潜《谈写作》、唐弢《文章修养》、梁启超《作文法》、刘半农等《怎样教作文》、谭正璧《文章体例》、蒋伯潜《中学国文教学法》、孙俍工《论说文作法讲义》、孙起孟《写作方法入门》、叶圣陶《作文论》、朱自清《写作杂谈》、胡怀琛《作文门径》《抒情文作法》、高语罕《国文作法》、沐绍良《写作指引》、夏丏尊《文章讲话》、朱德熙《作文指导》。
该套丛书于2014年由北京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呈世,共涉及18位著者,20册书。略略梳理一下著者及书名,我们能从中收获一种强力的震撼与滚热的祈盼。这套丛书的著者有:语文教育界泰斗叶圣陶、张志公、阮真、夏丏尊;著名语言学家高语罕、朱德熙;知名文学家章衣萍、唐弢、朱自清、刘半农;文艺理论巨擘朱光潜;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蒋伯潜;教育家孙俍工、孙起孟;资深编辑沐绍良、胡怀琛;还有著名的学者梁启超、谭正璧。
可谓“泰斗如云,大家毕至”!
这部丛书的出版是语文写作教学的一件快事。首先,那些尘封已久的神经又开始跃动,弹掉尘埃,让写作身世的谱系愈发明晰;聆听时代,让写作成长的年轮愈发成熟。其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种身份,不同经历,同一展示。这让这部丛书具有了较全面的视野。每个领域的翘楚用迥异的成长历程阐释着“写作”一词的内涵与外延,为中学写作教学助生出一些多维多向的思维触角。
自然,这套丛书的功益不可小觑!
二
当下,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提高写作教学效益?”这个命题不断炙烤着每一位怀揣着拳拳教育情怀的语文人。有时候,在征途中遭遇了种种困厄,不要只顾着继续埋头,逆风行进,时不时回头看看,我们也许会从先哲们泛黄的言说中觅得一缕蛩音,从他们板结的足迹里汲获一种鲜活的力量。
写作教学,无非围绕着“动机”“对象”“过程”“结果”等几个维度进行研探。下面,我们来看看在这部丛书中,对于这些问题的一些释解:
1. 关于写作动机
“写作是一种技能,是生活所必需的技能。我们要记录所闻以助记忆,要发表情意使人了解,都非有这种技能不可。”(蒋伯潜)
写作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脱离语文,脱离教育。写作可以成为一种生命的内涵,表达情感,构建精神家园。写作成为了一种“必需”,正如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提出的“不写作,枉为人”的观点。他认为“写作的功用,不仅在于人们处事应世需要的文字交流,也不仅在于人们在生活中需要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沟通,而且,它还超越了实用和应用,指向人类文化、文明的承传和自我实现的人生。”
2. 关于写作对象
(1)“作文是使人们能够用通畅或优美的文字自由表现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一篇文章就是拿一些有组织的文字来表现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思想和情感。”(章衣萍)
(2)“思想不会单独发生,做一篇文的时候,心中必定有许多思想;若是没有系统写出来,还算是无思想。好文章是拿几种思想有条理地排列起来。”(梁启超)
写作的对象可能是人、物、景等物什。然而归结到核心,仍是人的思想和情感。“有组织的文字”是对思想与情感的有序排列,而不是乱无目的的肆意表达。
3. 关于写作过程
(1)“写文章一定要通观全篇,弄清文章各个有关部分之间的关系,做到前后一贯,合情合理,不可顾此失彼,失于照应。”(张志公)
(2)“练习习作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必须牢记在心,就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朱光潜)
(3)“我的写作的经验有两点也许可以奉献给青年的写作者。一是不放松文字,注意到每一词句;二是不一定创作。”(朱自清)
(4)“组织材料的第一个原则是要有重点。材料的分量并不是相等的,必须要衡量一下轻重,分别出哪些是首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朱德熙)
写作过程涉及到诸多方面。“通观全篇”“照应”讲的是全局意识;“有话必说……不能说谎”讲的是为文格调;“不放松文字”讲的是字斟句酌;“首要与次要”讲的是有得有失。这些问题是写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是当下备受批判的“伪语文”,而是地地道道的“真语文”。
4. 关于写作结果
(1)“能够融化,能够概括,能够从生活中汲取进步的观点、指示出未来的动向的,这就是好文章。”(唐弢)
(2)“凡是自己亲身所经历、所感受,以及耳之所闻、目之所见、甚至自己的理想,只要遣词妥善、结构适当,都能写成极好的记叙文。”(谭正璧)
“融化”强调的是迁移与融会贯通;“概括”是一种求取知识的普适能力;“汲取进步的观点、指示出未来的动向”侧重于写作的功能价值;“遣词结构”关于写作的技巧方略。这些命题涉及到思维习惯与人文情怀。不容置疑,思维习惯与人文情怀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路向与生命质量。
另外,本套丛书体例多元,风格迥异。刘半农等先生的《怎样教作文》一书博采众长,撷取了刘半农、周振甫等大家的文章;孙俍工的《论说文作法讲义》讲述了“说明文与辩论文的写法”;孙起孟的《写作方法入门》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体,语言生动活泼,讲解生动鲜明,为长期枯燥的写作教学带来了一阵轻松与趣味;夏丏尊的《文章讲话》一书是《阅读与写作》《文章讲话》《文章作法》三书精要的合编;高语罕的《国文作法》包括“国文作法的意义”“作文的初步”“文字的要素”“叙述文的作法”“描写文”“解说文”“论辩文”等章节。可以说,这套丛书在多样化的体例编排与语言表述中,几乎涵盖了写作教学的方方面面。
这套丛书没有高深的写作理论,却有着博大精深的思维积淀;这套丛书没有居高临下的写作傲态,却有着高屋建瓴的方略指点;这套书没有长篇累牍的写作赘语,却有着永不逝褪的韵味悠长……
显然,这套丛书与当下的语文写作教学、当下的语文教学,甚而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学教育,在太多方面都有着“格格不入”的字眼,然而却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久违的触动、震撼、平静……
触动,因为迥异与眼界;
震撼,因为逾越与先见;
平静,因为写作教学原本就是如此。
三
“先生教你写文章”丛书仅仅让我联想到了王鼎钧先生的《作文四书》(含《讲理》《文学种子》《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等四本小书)。
王鼎钧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师。他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崛起的脊梁”。他的一生阅历丰富,文思不俗。1949年他去了台湾。1978年,他移居到了美国。同样,他的《作文四书》没有佶屈聱牙的术语,没有冷冰冰的概念到概念的论述。他的这套丛书与“先生教你写文章”丛书一样,贴合实际,形式灵活。
“先生教你写文章”丛书的体例、语言、风格,仅仅唤起了我对王鼎钧先生的印象。
当下这类平实却不平庸;简约却不简单的写作书籍,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当一种书籍的呈现模式被保持,一种阅读的束缚便也悄无声息地展开了;另一种模式的阅读便成为 “另类”,无论好坏,均给人带来了强大的机警与防范,因为另一种模式的阅读标示着与“过去”对抗,与“思维惯性”博弈。或许,这便是这类书籍很难进入到写作教学一线的原因吧!“物以稀为贵”强调的是“贵”。对于这些“另类”的写作书籍而言,我觉得除了强调它们的“珍贵”所惯有的建设性价值外,还可以多从“颠覆”“呐喊”等维度去开掘衍生出一些批判意义。这类书的意义在于以“平易近人”的姿态,传递着绝响,也在“潜移默化”中鞭笞着当下的写作教学,甚而整个教育的思维。
颠覆着“繁复喧哗”“术语”……
呐喊着“求真务实”“本色”……
四
这套丛书名为《先生教你写文章》,初览书名,我曾被“先生”这枚词汇紧紧束缚。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曾经,有一部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在电视台热播过。这部纪录片聚焦了民国时期教育学界的十位先生的身影。片中揭示了百年中国教育的宏观走向和个性榜样。这十位先生是: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他们的性格命运、学术成就等残缺的生命片段,从历史的烟尘中缓缓呈现,走进、走近,他们、我们……
这部纪录片的编创者曾对“先生”一词做过如下阐释:
“先生,几千年的敬语,也被冬烘过,也被秋杀过。如果说民国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犹如华夏的背影,渐行渐远。民国的学者、政要、作家、名士,纵有诸多称呼,终不及‘先生二字来的亲近且大气,可以俯身可以仰望。”
我始终觉得:一部丛书、一部纪录片,有着同种高贵的血液在教育历史的大地上默默流淌,穿过荒原、渗进黄土,最终汇聚于岁月的祭坛与文化的庙堂。
“先生”是一个称谓,可以指称人,然而,在阅读完《先生教你写文章》丛书之后,你有十足的理由相信:“先生”也可以是一个时代的名号。
那个时代忽遥忽近,它的名字叫——民国。
(作者单位:四川乐至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