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实施效果刍议
2016-05-30李瑞琳
李瑞琳
摘 要:源自美国的翻转课堂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也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践行这一理念。然而,受限于我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翻转课堂中国化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解决翻转课堂“水土不服”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生展示;任务情景模式
何为翻转课堂?其实就是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由课堂上学习新知识到“学生在家通过视频学习新知识,到学校消化巩固和融会贯通”的转变。
有不少学者认为,翻转课堂不仅“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而且更能“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研发”,相较于传统课堂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在我国,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解其中的情况,笔者探访了珠海市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学校,珠海四中。在其提供的教研工作手册里,笔者发现所有的改革措施没有任何一处提到翻转课堂,其所有改革的理论来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创美理论和“学习金字塔”理论。笔者对此深表疑惑,为什么在一个曾经以“翻转课堂”项目申请教育基金和研究课题的学校里,居然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这个项目实施和存在的证据。面对笔者的疑问,相关老师无奈的解释说,确实是执行不下去,仅仅进行了一个学期,学生成绩就越来越差,学校不得已只能紧急叫停这个项目。老师说的没错,进入班级之后,笔者也很快找到了翻转课堂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学生的基本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个项目的进行。
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提倡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需要学生课下观看教师提前录制的视频,课上则是讨论和答疑解惑的时间。整个过程的实施其实是以学生能够主动自觉的观看并掌握老师课前讲解的内容为前提的,只有这样他们在课堂上才能相互讨论、积极发言、有不懂之处向老师进行咨询。然而在四中,老师们面对的是一群中考分数只有四百多分的学生,在他们之中,又有不少是艺术生、赞助生,很多人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也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如果没有外界的督促,这样的一群学生很难在课前自觉观看视频,更别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不懂就问了。这样一来,翻转课堂也就失去了供其植根的土壤。
但是,另一方面,翻转课堂的某些积极方面也由于适应了四中的环境而保存了下来,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任务情景模式”,即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确立任务——学生独学——小组内互学——班级内小组展示分享——生生互议,老师点拨,完成任务的模式。这种模式的重点,如果作为翻转课堂的一种变体来说,在于小组展示分享的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相比传统课堂中的学生更愿意一起参加课堂活动”,面向全班同学和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发言人自己首先要吃透他所讲的内容,因此客观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也是笔者认为这个模式之中最值得推广的一点。但是,所有的这些假设全部是建立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完美实施的基础之上的,而现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就笔者在四中高二年级两个文科班(包括一个艺术班)英语课上观察到的,课堂的基本流程被简化为学生展示分享和老师点拨两个环节,其实如果做得好的话也无可厚非,毕竟高中学生的课堂时间紧张,而任务又非常繁重。但是,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无论是讲解习题还是分享观点,上讲台展示的学生往往拖拖拉拉,非常不情愿,更有甚者,有学生寻找各种各样诸如忘记做了、练习册找不到了等等借口来逃避展示。所以这个环节的一开始就非常不顺利,但是老师却常常无可奈何,无论怎样督促总有这样那样的情况出现。其次,学生终于上台,开始进行展示,但大多数人做得却是不合格的,他们要么没有底气声音很小,导致台下学生不想学的交头接耳,想学的又听不清楚;要么干脆一言不发,不知所措;要么讲解出一些错误的答案和想法,反而误导了其他人。总之,其结果通常是老师需要二次返工,既浪费了时间又消耗了精力。但是,这种做法也是有收获的,对于一些很有表现欲的学生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能够面向全体同学展示自我,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这样的尝试还是有些冒险。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在面对要向同学们展示答案和分析过程这样的压力时都会认真努力的,起码就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在四中的艺术班和普通文科班,也许由于学生本身基础实在太差的因素,他们很少能在这个环节发挥出色,达到分享展示的预期效果。
除此之外,教作为“有效实施翻转课堂关键”的教师,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很多教师面对学生的懒散态度,不能转变教学思路和态度,反而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最终导致了学生成绩的下降。
综上来看,翻转课堂虽然在四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但其根本问题在于徒有其形,并没有学到真正的精髓。这样的形式化,一方面是由高考的压力和应试的教育环境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学生的水平的拖累。因此,想要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教育改革和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不可以,而是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展开试点,选择那些学生成绩较好、自主性程度高的学校来进行。中国教育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7.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未来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3]张金磊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4]何朝阳等.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61.
[5]朱宏杰等.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