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中学如何转化学困生

2016-05-30乔利军

新课程·中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不积学困生素质教育

乔利军

任何学校都存在着学困生,其转化意义重大。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学生间存在着差异。因此,每个班级都存在着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想就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谈谈如何转化学困生。

一、农村中学学困生的成因

1.小学知识基础差,初中知识的加深,更加使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并由此产生高度焦虑,逃避学习。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解题时不善于总结、归纳,导致不能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

3.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所学的知识,不善于思考总结,只一味地搞题海战,结果逐步形成了学困生学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

4.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应试教育”的困扰,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

5.在农村,大部分初中生的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无法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指导。导致孩子读书无压力,影响学生学习。

6.大学生就业难,社会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如何转化学困生

1.尊重每一名学生。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学困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较差,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此,恢复学困生的自尊心是促进学困生转变的前提。

2.要使学困生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学困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自己。学困生是由于他们存在心理障碍形成的,这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很多正常的批评,在他们思维中都会得出本末倒置的结论。要做好这一工作,教师应帮助他们解剖自己,让学生正确审视自己,从而产生自我转化的内在动力。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弊病,树立自信;促进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

3.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困生来说,自尊心弱、自我控制能力差。这就需要教师不间断跟踪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學习的好习惯。教育学生“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主要靠学校,但也需要家庭、社会配合。在学校里,我们应提倡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如今新教材改革,要求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这是我们减少学困生的有效途径。要适当家访,面对面交流能拉近我们与学生家长的距离。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和教育家长如何教育子女,我们与家长齐抓共管,让学困生早日脱离苦海。

注:本文为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转化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行动研究》2014YB088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不积学困生素质教育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1分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