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修养与思政课的实效

2016-05-30丁德源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理论素养政治素质党性修养

丁德源

【摘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有效性;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修养,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党性修养,构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基础工程。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理论素养 政治素质 人格修养 党性修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取得预期的实效,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教师是关键影响因素。一位蹩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教学实效肯定好不到哪里去;而一位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必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培养大批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远的意义。而一位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过硬的政治素质、完美的人格修养和坚定的党性修养。因此,加强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政治素质、人格修养和党性修养,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理论素养,即思政教师为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应具有的相应的理论准备。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讲,通过对相关现实问题的深刻而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解释,引导教育对象确立相应的思想观念,并进而促其将之转化为实际的行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极其深厚的理论素养;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没有施教的武器,就一无用处,就与学生之间缺乏连接的纽带,思想政治教育势必成为无所依、无所指的肤浅的空谈,正如日本著名学者小原国芳所谈到的不了解善、恶、道德本质等“根本问题”而进行的“修身教学”一样,成为“一种虚伪的教学”。高深的理论素养不仅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有力地说服对象,使之悟透,甚而觉得可信与可行,并身体践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否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未来》杂志、《新社会》杂志时所讲的:“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是自己首先钻研新的科学,而宁可按照搬来的观点把这一新的科学裁剪得适合于自己,匆促地为自己制造自己的私人科学,并且狂妄地立即想把它教给别人。所以,在这些先生当中,几乎是有多少脑袋就有多少观点。他们什么也没有弄清楚,只是造成了极度的混乱……幸而,几乎仅仅是在他们自己当中,这些教育者的首要原则就是拿自己没有学会的东西教给别人,党完全可以不要这种教育者。”对于以上论断的警示,我们应深刻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首先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著作,提高理论水平,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要能熟练地运用马列理论加以分析、说明、解释,进而,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有效性

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教育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为什么人服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与可靠的接班人”的重任。这一特定性质决定着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觉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具备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政治立场、政治政策水平、理想信念、法制观念等方面的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始终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根本的认同和深入的理解;在言行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能够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对的一切国内外问题的指针;在对社会重大政治问题的认识态度、判断理解及具体处理上,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形形色色思想的侵蚀,并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具有理直气壮、永远追求真理、维护真理、敢于宣传真理、愿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

三、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修养,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人格是个体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履行其自身角色的责任和义务中自觉形成的相应的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完美的人格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应该达到的理想境界。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是无形却又是最有形的教育,是一种“不求而已,不为而我”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最有效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教育者的人格形象对其所宣讲的教育内容的印证、实践程度。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的先哲视身教重于言教,推崇“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化效力以及“我无事而民自化”的教化境界。西方的众多学者也将教师的健全人格视为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性条件以及生发教育力量的重要因素。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当促进者是一个真实的人,坦诚无遗,同学生建立关系时没有一种装腔作势或者一种假面具,这个时候,他总是能富有成效的。”另一位教育学研究者贝尔金则撰文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观点,都在帮助学生形成他的道德价值看法和行动。”一个在理论上能够夸夸其谈而在实践中都不能融会贯通、身体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绝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也不可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完美的人格能产生积极健康的感召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完美的人格包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坚持真理、富有正义感、襟怀坦白、言行一致、严于律己、忠诚守信、谦虚好学、以诚待人;具有现代民主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品质,自我调控能力强,时刻注意调适心理活动,使之处于最佳状态,沉着果断,意志坚忍不拔等内容。

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党性修养,构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基础工程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是我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巨大成绩的根本经验。如今,我党要在思想领域取得同样的成果,同样要加强党的组织和思想建设。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取得很好的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全面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党性修养,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基础工程;同时,加强党性修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内在本质要求。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有坚定的马列主义立场,始终站在共产主义运动的最前沿,确实成为广大无产阶级的最先进代表。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如果没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不可能达到使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之目的,也不可能做到用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纠正各种错误观点,更不可能使学生真正“诚学之,笃信之,躬行之”。而共产主义信念只有通过认真地学习马列著作,领会 马列主义的精神,把握马列主义的精髓,并亲身投入到马列主义的实践中去,才能建立起来。为此,思想理论课教师加强党性修养,要力求读些马列原著,读马列的经典著作,读懂、读通、彻悟马列主义的精神要义。只有通晓马列理论,才能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站稳自己的马列主义立场,才能以身践行,真正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形象,才能对周围的人群散发出马列主义的魅力,才能号召千千万万的人民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唯有如此,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在学生中产生共鸣,产生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理论素养政治素质党性修养
享思想交流盛筵 促理论素养提升
——评《北京大学理论名家大讲堂》(第二辑)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浅谈企业保卫人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树立党章意识 加强党性修养
传承耀邦家风 增强党性修养
浅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汲取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力量
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三个支点
提高医院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思考
理论宣讲员要注重理论素养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