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县级党校信息技术教学转型

2016-05-30李建军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县级党校做法条件

李建军

【摘 要】当前,县级党校信息技术教学转型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已经由操作应用培训转变为思维拓展学习,另一方面,基层领导干部已经具有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和学习意愿。所以,只有县级党校转变认识,积极培养人才,扩充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形式,才能顺应时代,满足基层领导干部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需求。

【关键词】县级党校 信息技术教学转型 意义 条件 做法

一、县级党校信息技术教学转型的意义

(一)县级党校信息技术教学转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是近现代深刻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正是得益于它的飞速发展,才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作为产生、收集、处理、传播信息的技术手段,信息技术正在以无法预知的方式悄悄改变着世界,人类社会的有序运转已经离不开它的有力支持。就如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必备条件。一方面,人们要努力适应信息时代带来的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另一方面,人们更要不断地提升自我,对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加以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被时代淘汰。基层领导干部作为最“接地气”的领导干部,工作繁忙,无暇了解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热点技术,转型后的县级党校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较好地为基层领导干部补充这部分知识。正因为如此,基层领导干部才不至于因为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素养而落后于时代。

(二)县级党校信息技术教学转型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反响,无论是信息技术行业内部还是普通群众,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激发行业创新升级产生了殷切期盼。对于传统行业来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给转型和创新指明了方向。事实也正是如此,诸如农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正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实现了变革和发展。对于参与行业改革发展的相关部门来说,其领导干部应该对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在指导和参与产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做出正确决策。因此,国家的发展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必要的信息技术素养,基层领导干部尤应如此。作为培训基层领导干部的县级党校应该认识到,现代化的治理能力不仅在于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现代化的管理能力,也在于具有现代化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恰恰是领导干部现代化治理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县级党校信息技术教学转型一方面增加了基层领导干部的知识储备,使之能胜任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产业创新升级的任务,另一方面满足了基层领导干部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实际需求。

二、县级党校信息技术教学转型的条件

(一)信息技术教学由操作应用向拓展思维转变

首先,当前,相当一部分县级党校没有安排信息技术教学。这是因为,有的县级党校囿于条件的限制,没有机房、计算机和网络等设备,因此无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有的县级党校曾经建设过机房,也开设过信息技术课程,但是随着参训学员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不断提高,便中止了信息技术教学。事实上,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过去以培训实用技能为主,而现在则是以拓展思维、开阔视野为目标。理念和内容的变化给县级党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了契机。因为按照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包含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事物、新应用、新热点,以专题的形式组织,以讲授的方式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实际操作的部分很少,大多数时候由教师讲解。所以在这一条件下,县级党校即使没有计算机机房,也能在教室里完成授课。其次,省、市级党校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完成了由操作应用向拓展思维的转变,县级党校可以向省、市级党校学习经验。第三,长期以来,县级党校的信息技术人才十分缺乏,过去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培训操作技能,人才缺乏对于教学的开展十分不利,现在,随着80后、90后陆续走上工作岗位,新鲜血液的补充使得县级党校的人才储备得到了补给。由于80后、90后几乎是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而成长的,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无论理论还是应用都较为深入。县级党校完全可以安排青年教师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即使他们不是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但只要立足于党校教学的出发点,按照拓展思维的目标,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相信他们是能够胜任的。

(二)基层领导干部具有知识储备和学习意愿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层领导干部通过培训与学习,已经能够完成简单的信息技术日常操作,例如办公软件运用、上网浏览、发送邮件等;对于一些基本的技术理论,也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储备。在这样的前提下,以拓展思维为目标,结合信息技术在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案例,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述信息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现象、新热点,基层领导干部是能够接受的。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运用,它越来越被普通人所熟悉。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地了解和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否则,如果一直沿用老方法、老套路,在飞速向前发展的时代面前,无疑成为一种变相的倒退。普通人尚且如此,领导干部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则更加迫切。因为只有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才能在贯彻 “互联网+”理念时,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传统行业的创新和升级。所以,基层领导干部具有补充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意愿。总之,当前信息技术教学转型的条件已经满足,县级党校应该正视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需求,适时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使得基层领导干部通过党校学习能够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三、县级党校信息技术教学转型的具体做法

一是深刻转变认识。首先,县级党校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就像空气、水、电、交通一样,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在“互联网+”理念下,信息技术成为传统产业创新升级的动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信息技术在相关领域的成功应用。其次,县级党校应该加快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转变。领导干部需要掌握与自身工作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信息技术知识。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学绝不仅仅只是培训办公软件的应用、操作系统的配置等应用型操作,而是应该由操作培训转变为思维拓展。县级党校的培训学员大多为基层领导干部,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利于传统产业的变革和发展。因此,教育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当前党校信息技术教学的变化和趋势,开设符合基层领导干部实际需求的信息技术课程。

二是积极培养人才。县级党校长期处于缺乏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不易改变的现实下,县级党校一方面应该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向信息技术教师转型。青年教师一般拥有较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再加上当前党校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只要对青年教师有意识地进行信息技术方向培训,就可以让他们尽快走上讲坛,成为独当一面的专业教师。

三是扩充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多个领域,均是当前社会发展极其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可将这些前沿技术、热点事件、典型案例,行业现状等纳入到教学中来。例如,当前电子商务给农村和农业转型提供了新的途径,可以开设相关专题,系统阐述农产品电子商务;大数据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可以在教学中从实用的角度介绍大数据。

四是改变教学形式。教学可以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讲授时,应尽量忽略专业技术,把讲授重点放在技术的实际运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等方面。讲解应该通俗易懂,尽量不用生涩难懂的专业知识。针对培训学员的实际情况,从学员所处的角度出发,选取适合学员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日益重要的今天,信息技术教学转型一方面体现了县级党校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有利于基层领导干部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升级传统产业。因此,县级党校应该顺应形势,转变观念,满足基层领导干部的学习需求。

猜你喜欢

县级党校做法条件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县级党校改革创新中“党校姓党”原则的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