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质疑,启动学生学习思维
2016-05-30耿亚东
耿亚东
陈献章曾言:“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也可以提升学生觉悟,促使学生快速长进。教师要对教学实际进行细致分析,巧设教学情境、布置思维障碍、利用多元矛盾,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拓展学生思维域度,全面塑造学生语文素养。
一、巧设情境促质疑,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教师要尽快实现身份转型,逐渐向课堂教学引导者、组织者、服务者过渡,与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营造和谐课堂气氛打下坚实基础。为提升学生质疑的主动性,教师要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教师生动讲述、引入故事、设置谜语、播放音乐、设计游戏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之后,给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更多选择。多媒体声光电信息冲击力极强,多彩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形象的动画、灵动的文字等,能够对学生视觉、听觉带来巨大冲击。
在学习《北大荒的秋天》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北大荒秋季景色的图片,学生为精美的自然景色所陶醉。教师给出观察任务:这些图片都是对北大荒秋景的生动直观展示,大家可以对照课文来学习,图片和课文文字有太多的相同点,现在我们来找图文的不同点。学生立刻行动起来,对一幅幅图片进行仔细观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然后进行归结,形成学习新发现。在成果展示时,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观察发现:这张北大荒晚霞图片,虽然色彩丰富,但怎么也看不出有什么仙女在空中舞蹈的痕迹。还有北大荒小河图片,河水清澈不假,但河边植被太茂盛,几乎遮掩了小河,与课文描写不一样。还有学生说:北大荒秋天的庄稼非常多,这张图片却只对近处的大豆、高粱给出放大描写,不能给人带来辽阔感,丰收的喜悦打了折扣。从学生找不同点来看,学生对图片的表现力产生质疑,这其实是教师巧妙设计的结果。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入探究,自然能够对文字内涵形成深刻解读和感知,那种情感要素是任何图片都无法展示出来的。
二、巧设障碍助质疑,拓展学生多向思维
学生思维启动顺利,教师要注意巧妙设置一些障碍和困难,给学生思维提供更广阔的展示空间。学生在解决难题过程中形成思维历练,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经历。设置障碍不是为难学生,而是要提升学生思维维度,让学生多进行主动思维,并在主动出击的过程中发现语言文字的深层情感和意趣。教师设计思考问题时要掌握好深度和广度。难度过大,对学生势必造成思维阻碍,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果难度太小,又不能起到思维激发效果,学生得不到思维锻炼,学习太过轻松,思维品质只能在低层次徘徊。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实际思维现状做深入调研工作,掌握学生学习思维的特点。这样才能形成科学教学设计,为拓展学生多向思维作好铺垫。
在学习《哪吒闹海》时,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环节给出一组质疑问题:东海龙王称霸一方,给人们带来灾难,这其实是玉皇大帝管理不善的结果,东海龙王本身没有太多责任吧?哪吒打死夜叉和龙王三太子,是不是有些过了,这些海妖都受东海龙王管理,有什么错误也该东海龙王出来教育,不应该由哪吒插手吧?哪吒打死龙王三太子,东海龙王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课文却说东海龙王不敢胡作非为了,这可能吗?学生面对教师给出的质疑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教室内学习探究气氛浓烈。虽然最终也没有对所有问题都达成共识,但讨论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历练的过程。
三、巧设矛盾善质疑,塑造学生思维品质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设计疑难问题,激发学生展开思维活动,还要学会提炼矛盾,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中解决矛盾,发现文本内涵意蕴。在接触文艺作品时,我们很容易被情境所感染,为人物命运所牵挂,这正是被情节矛盾所左右的结果。所以,教师要注意在文本阅读学习时,根据教材文本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巧妙设置一些矛盾冲突认知,牵引学生关注目光,并在主动探究中形成思维认知。学生学习正是不断遭遇问题矛盾又不断解决矛盾问题的思维训练过程,教师巧妙引导自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学习能力。
在学习《金子》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总结阅读感悟。有学生说:彼得虽然没有找到金子,但他却发现了比金子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用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他培育出来的鲜花就是真金。教师针对学生理解质疑:彼得在挖掘土壤找寻金子的时候就该发现这里适合种植花草,为什么会等到找寻金子结束后才发现呢?这明显是不合理的设计。学生被教师提出的问题给触动了,但很快就开始反驳教师的说法。有学生说:彼得开始找寻金子时,关注点在金子上,而不在土壤,当找寻金子失败后,才有了新发现。很显然,学生对教师提出的矛盾说法开始理性探索,最终获得思维认知的自然升级。
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处置,对教学资源进行多元整合,一定能够为学生展开有效质疑创造条件。小学生感性思维比较发达,教师要注意从直观教学出发,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维向理性方向转移,走进学习内容的核心,从而获得学习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