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注性别谈语文的人文关怀
2016-05-30冷学宝
冷学宝
教学尴尬,都是性别模糊惹的祸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忽略了,遗忘了,甚至从未想到过,女生要做母亲的,而男生,将来要承担起大半个世界的创造。因为没有教给女生母性温柔的准备,缺乏呵护男生创造性思维的自觉,我们的语文教学看起来规范、严谨、得体、有力,实质上混乱、松散、失当、无益。
语言和文学组成了语文,男人和女人组成了社会。学生在语文课上,既要学习语言,练就锦心绣口,又要拥抱文学,涵养人文情怀,更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借助对其言行的审视与品味,认识人生,感受生活,濡染性情。人是文学的精灵,社会的中心,语文的魂魄,教学的良心。有良心的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透过语言的外衣,窥视人物的心灵,在理解人物的同时,吸纳真善美,养育好性情。然而,当下的语文教学,情感养育早就让位于知识的传授,人文关怀也为应试取代,甚至有教师只讲获取答案的方法,以致给学生一个答题范式,让他们模仿填空。当追求答案成为唯一,应对考试成为铁律的时候,文本里的人物,只以被解剖、被分析的面目出现。他们形象固定,面目虚浮,性格成型。而作为文本解读的主体,学生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教师的眼里,他们的面孔是一样的,使命是相同的,都是应试者。于是,课堂上下,文本内外,貌似一派生气,实则死气深沉。
课堂提问大一统,对异性的理解无差别,类似抽筋挖眼,状似看皮猜瓜的语文教学,不会有味,更难入心,只会让课堂里的生命意识沉陷。人性的文本遭遇非人性的解读时,语文教育中应有的人性关照和人道关怀,也就成了镜花水月,语文教学只会遭遇尴尬。
漠视生命,无视性别,只会让被解读的人物可敬、可鄙而不可亲,参与解读的学生也不知置身何处,我为何人,不懂情为何物,我将何处。忙忙碌碌,却两手空空,甚至连对人物的温情一瞥,也无法预期,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人文关怀荡然无存。当下许多男生的柔弱,女生的暴戾,都是教学中性别模糊惹的祸。
人文关怀,从关注性别开始
缺乏性别呵护,就不会有对学生真正的关爱,也不会有人文的瞩望。即使有,中间也隔着一层纱,摸不着肌肤,触不到灵魂。没有人文关照的语文课堂,是不负责任,甚至是不道德的,因为,它不光无法完成语文教育的使命,还会约束心灵的成长,遏制情感的生成,阻碍精神的发育。
给自己和语文教学来一个棒喝,让性别意识唤醒学生沉睡的性情,则人文关照可期。让学生识人物性别,察人物性情,是为了见贤思齐,遇愚规避,让男性的刚,女性的柔,各得其所,各守职分。如此,课堂更美丽,世界更温暖,语文更璀璨。
引领课堂里的生命解读男性的职责,诠释女性的使命,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才会具体,对自我的认识才能到位。
语文课上,学生活在文字的世界里。文字无言,无声,却并非没有温度: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人言皆心声。而对心声的倾听与感悟,最好能让性别引路。倘若无视性别差异,男声女解,女气男应,再鲜活的人物,也会面目模糊,甚至可憎。要想让文本中的男人成为借鉴,女人成为镜子,就应该引导学生理解男人的抉择,体察女性的心肠。
关注性别,并不是将文本割裂,把情感切割,而是以我观人,借人观我。以我观人,则情满于心,借人观我,则意有所适。说得再具体些,语言之内的人(人物)与语言之外的人(读者)相遇在同一性别的河流里,会让灵魂暗合,心胸豁然开朗,世界一片澄明,而相遇在异性的河流里,会有火花迸出,至少,能在眼前辟出一方新天地。如此,男生长大后,则担当,倜傥,仗义,自信,自制,懂礼,顶天立地时,不弃柔肠,举手投足间,显绅士风度,胸怀大志而不好高骛远,不拘小节又能谨慎行事。女孩成人后,则善良,知性,和气,自尊,自强,优雅,娇花照水时,不弃端庄,言行举止间,显淑女风范,重美丽也能懂廉耻,顾小家又可知大义。
用心解读,体察男女的性情差异
长期养成的解读习惯,淡薄了学生的性别意识。而学生对人物性别的视而不见,使得应该在他们心中产生的激越或温柔打了折扣。亡羊补牢,开拓语文教学的新思路,语文教师要从自身的解读文本做起。
课堂上,教师懈怠,则学生迷茫。但教师的工夫只做在课堂上,远远不够。有对文本的精到解读,才能引领学生认识人生,歌咏人文。工夫做在课前,先读先思,发现男人的可歌,女性的可泣,课堂教学才会得心应手,嬉笑怒骂,才能有依据,不张狂。解读须用心:读不厌多,思不厌深。多读一遍,理解就会精进一层,多思一刻,文字里隐喻的东西就会显露出来。如果浅尝辄止,形同隔靴搔痒,人物在教师的眼里,只是文字的堆砌,平面,呆板,纵然有课堂上的口若悬河,人物也还是干瘪的,没有血肉,全无生气。无法活起来的人物,学生听了,也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昏昏然。
除了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他人的研究成果,都要用心研读。读得宽,阅百家之言,才能纳他人智慧,成就课堂上的自己。读得透,弄清褒贬因由,才能知男人心理,察女人性情,让教学活色生香。
在教学《我的叔叔球于勒》之前,我反复阅读了文本,并参考了大量文献。多轮阅读后,我发现了菲利普夫妇“无情”背后的“有情”。在船上,面对与想象中的富有大相径庭的于勒,一旦相认,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将会触礁,众人的幸福也将幻灭,整个家庭的命运更会走向不可知的险境。毕竟,有“败家”前科的于勒,回来后会做些什么,没有人能料得到。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儿女的幸福就是她的全部,而身为主妇,对家庭负责,也是理之当然。于是,肩负双重责任的女人选择了“不相认”。而从菲利普这方面来说,兄弟情谊固然应该珍惜,但妻子、儿女的幸福,也不该再被牺牲。因此,尽管心有不甘,他还是选择了“不认”。依据其“无情”表现,做出“人情冷漠”的结论,自然不无道理,但如果深入到人物性别与身份的深处,我们就会发现“不相认”后面的“无奈”,体察到对于勒的“无情”,就是对儿女和家庭的“有情”。
解读文本时,有了性别意识,厘清性别差异,我们也许就会在不经意间,找到通向人物灵魂的那扇门。循着这门走进去,教学中就会少了言不由衷的批评,弃了不知因由的谩骂,而多了些辨析,甚至能给那些在生活中挣扎的小人物以发自内心的同情。至少,能让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不再限于表征,流于浮泛。
真情关照,让心性在感动中成长
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人文关怀,其目的在于促成学生的心性成长。心性成长不能靠强力施加,而应该借助对文本的剖析,通过真情关照,引导学生洞悉饮食男女心性中的隐秘,促成敏感女生的怦然心动,让粗犷的男生静下心来,品人生,悟人性。但当下语文教学的诡异之处在于,性别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遭遇了无情的弃置,女生没有机会体察母亲那温柔而坚强的心,男生无缘理解父亲那粗犷却不失细柔的爱。
给学生真情关照,不光需要我们从道德高地走下来,摒弃定势思维,放弃刻板评价,还要创设对话场景,让学生直面性情中的人,在与人物心灵的零距离拥抱中,识其所瞩,思其所想,察其所愿,发现人生美丑,识别人性优劣,知荣辱,识贤佞,生向善之心,怀济世之情。能以言识人,靠行察人,就会在心与心的碰撞中,情与情的激荡时,扣动心灵中那敏感的弦,催动性情的成长。
教学《老王》时,关于老王给杨绛送来香油和鸡蛋,杨绛给他钱是不是对老王的“侮辱”,学生的理解处在对立的两极。这个时候,我没有简单仲裁,而是先引导学生朗读了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然后,引领学生探究。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教学片断:
师:我们把杨绛先生的知识分子身份暂时放到一边,还她以女性身份。从女性的角度来看,“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僵尸”,“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的老王站在门框里,杨绛先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个问题请女同学回答。
女生1:害怕。不光杨绛先生害怕,我读了这段文字,也害怕。
师:作为女性,你能感同身受,很好。
女生2:我的感觉是瘆得慌,浑身起鸡皮疙瘩,有点毛骨辣然。我想,作者也是这样的。
师:杨绛当时的感觉跟你的差不多,我同意。
女生3:也许,杨绛想逃走。
师:可是,这是她的家啊,能逃到哪儿去?
女生3:逃不了,那就得让老王赶紧走。
师:于是……
女生3:就有了后面的给他香油、鸡蛋钱。
师:这样理解,有道理。这个问题,男同学怎么看?
男生1:女人天生胆小,她们害怕可以理解。
女生4:不对!至少不全对!女人也许天生胆小,但我们也天性温柔、善良。这一点,在杨绛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请说得具体些。
女生4:如此让人害怕的老王站在面前,杨绛还将东西收下了,并且拿钱给他,是同情心在起作用,是善良在起作用。
师:那么,“侮辱”二字怎么理解?
女生4:那是知识分子对自己言行的反思。这种反思,也体现了杨绛先生的敏感、细腻。
在语文课堂上,能达成对学生性情关照的教学节点可能有很多,性别差异只是其中之一。有了性别意识,立足性别进行文本解读,不一定能治课堂百病,但关注性别差异,利用性别资源进行教学,可以避免那种大而化之、广而泛之的所谓深层解读,可以摆脱那种粗线条勾勒,见不到人性关怀的定性评价,让学生用真心悟真情,认识阳刚,懂得温柔,情感丰富,心性丰腴。最重要的是,心性在感动中成长的学生,成长为潇洒俊雅的男人或文静优雅的女人后,想起当初的课堂,心中还会充盈温暖。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阿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