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传播视角下的“药王山”石刻艺术研究

2016-05-30郭瑾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观赏者石刻艺术

郭瑾

摘 要:石刻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陕西铜川的药王山石刻作为石刻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石刻艺术传播对于石刻艺术自身发展、社会文化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与价值意义,因此,本文試从艺术传播的视阈来解读药王山石刻。

一、药王山石刻艺术的传播方式

艺术作品不是艺术家的“孤芳自赏”,是需要大众的分享和感知的。艺术作品只有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和方式,经过传播,才能进入大众的视野,实现艺术家和受众之间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交流,才有可能被世代流传。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传播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艺术作品的影响力。而药王山石刻,也是经过几代人的传播,在不断的被认可中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珍品和文化遗产。

药王山石刻的传播者主要有三类:一是当地的居民百姓。特别是祖祖辈辈都居于此地的百姓,关于石刻的传说和故事可能是世代相传的。而当代的居住者,作为石刻的相伴者,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承担着石刻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二是地方的政府官员。政府官员一方面是当地文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推动者,一方面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都会从官方层面对当地石刻艺术进行宣传。三是艺术工作者。药王山石刻造像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线条流畅,雕刻细腻;历代名碑共150通,其中魏碑书法苍劲有力,雄健稳厚,是我国书法演变的事物佐证。这些珍贵的石刻作品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前来观赏,艺术家们也自觉的承担着药王山石刻艺术的传播任务。

二、药王山石刻艺术的传播优势

首先是作品传达的即时优越性。药王山石刻艺术秉持着雕塑艺术的特点,可以一目了然的向观赏者展现作品的形态与外貌,并且不受时间的制约和民族、地域以及文化的限制,便于艺术精神和社会文化的传播。其次是作品理解的通俗易懂性。药王山石刻造像及石雕,很直观的向观赏者表达着作者的审美情感,可以靠视觉冲击力吸引眼球。同时,由于其通过造型、线条、色彩等方式展现,可以使观赏者通俗易懂的了解作品所表达的信息。最后是作品传播的持久性。药王山石刻由于其本身的材质以石材为主,所以虽饱受岁月侵蚀但仍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正因如此,今天的我们才有机会看到我们祖先聪明智慧的结晶,感受到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药王山石刻对民族文化和艺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后人的研究学习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药王山石刻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瓶颈

药王山石刻本身就是艺术传播的媒介载体,可以使不同时空的观赏者达到思想上的交流,弥补作者不在场的遗憾。然而,当今时代,药王山石刻艺术借助影视、报刊、杂志、互联网以及自媒体等平台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各类媒体的编导作为“把关人”,根据传播框架对药王山石刻艺术品的信息进行了选择和删除,比如根据主题需要选取某个时代的某个造像或碑刻,并对其进行添加个人情感的解读,这样石刻本身所要表达的信息会在传递的过程中有所增减,而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往往对受众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观赏者在接受药王山石刻所要表达的信息过程中,因为受到个人知识结构、文化层次以及审美差异的影响,获得的最终信息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要求药王山石刻艺术的传播者,要尽量客观的展现石刻本身,让大家尽可能真实的看到石刻的原貌,了解到当时的经济、文化状态。

四、作为社会文化符号的药王山石刻

雕塑艺术是绝对可以躺在人类历史温床上搔首弄姿的可人儿,而生动多姿的石刻作品是雕塑艺术中的佼佼者,更是人类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的剪影。药王山石刻的每件作品都表达着作者特定的审美情感,凝聚着作者的艺术理想与主张,而作为观赏者的大众也往往从作品本身解读出作者内心的期待与丰富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观赏者可以从药王山石刻这种艺术符号中感受到北周唐、宋直至明清的历史更迭中技术与技艺的革新、艺术风格的变迁、文化思潮的嬗变以及时代特征的转变。这些石刻作品不仅仅作为艺术符号带给我们美好和享受,更是作为社会文化符号为我们尽可能真实的复原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原貌。药王山现存7个洞窟、23个佛龛,共43尊造像。造像碑的雕刻技法、题刻内容、文字书体以及造像中刻绘的人物、服饰、马饰鞍辔、车舆形制、屋宇建筑等,都是研究佛教发展、北方少数民族历史以及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珍贵资料。

结语:

药王山石刻已经成为铜川市的标志性景观,像城市明信片一样飞往世界各地,为世界所瞩目。药王山石刻艺术的广泛影响力自然而然的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从而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艺术产业的发展,并以此产生连锁效应,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实现当地经济的繁荣。同时,药王山石刻由于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向世人展现着当地的历史风俗、民族特性、文化习俗,使当地具有了更高的识别性和文化属性。因此,药王山石刻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更多的方式和手段,以期实现经济收益和文化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夏宁博.论艺术传播的特性[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第二期

[3]杨攀,王晚霞.永州石刻的传播学价值[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六期

[4] 张卫民,韩长生.药王山石刻摩崖造像和石刻艺术研究[J].美育,2012年9月

(本文获得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准编号2015XK075)

猜你喜欢

观赏者石刻艺术
西狭颂摩崖石刻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基于VR技术的电影交互性与设计方法探究
注重形体艺术表达,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围
纸的艺术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浅谈舞蹈中编导、演员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