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初中语文分层教学中的实践

2016-05-30钟斌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实践初中语文

钟斌

摘要:面对挑战与机遇,各种各样的教改试验应运而生。分层教学正是作为大力开展的初中语文“指导——自主学习”教改试验走入课堂,并激起一波波涟漪,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本文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關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69

前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指出:“素质教育要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同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因材施教,用一把锁匙开一把锁。不但要研究孩子们的共性,还要研究其个性。”

素质教育的思想理论给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不仅要面向全体,还要因材施教。当今初中的教育对象再也不是由“应试教育”中选拔上来的学生,而是面对着“九年义务教育”体制实施中涌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一个学生群体。传统的课堂教学已远远适应不了这样的一个群体,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面临着新的挑战。

面对挑战与机遇,各种各样的教改试验应运而生。分层教学正是作为大力开展的初中语文“指导——自主学习”教改试验走入课堂,并激起一波波涟漪,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组织形式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让其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A、B、C三层中的一层,即把教育对象分成A层(优秀生)、B层(中等生)、C层(后进生)三个部分,其形式为开放型,允许赶超、晋层。这种分层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现有的学习水平在班集体中所处的位置,以便明确自己在学习上切合实际地赶超目标。试想要在短短的两三年内让中国男子足球队捧回世界冠军杯,这可能吗?同样地,要让后进生在短时间内超过优秀生,这也是不现实的。另外,这种分层也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对各层次学生的要求做到宽严有度,做到目标与要求的统一。同时根据学生性格的相容性和学习的互补性,以自愿为原则组织一个有“一个A层,两个B层,一个C层”的四人学习小组,即每个学习小组都有一位优秀生、两位中等生、一位后进生,并选择责任心强的优秀生担任组长。

二、教学形式

课前,设计“难、中、易”的A、B、C三个层次的自学作业,C层要求能看懂例题,掌握完成教材中简单基本的练习题;B层要求完成教材中A组题的大部分;A层要求完成A组题中部分较难的习题以及能对课本的例题加以改造、变形。这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带着问题走入课堂,提高听课效率。同时让A层次的学生以协作、互助的形式开展课前讨论,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而获得更多的信息量,从而促进知识的深化,达到更好地帮助、指导其小组成员的自学。

课堂组织: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对自学作业的充分讨论,达到以优带中,以优、中促差,共同进步的效果;教,通过学生对自学作业的讨论和提出的问题,教师课堂巡视中的看、听、问,在全面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自学情况时,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对例题、习题进行精选,并改造成由易到难的范例进行讲解引导、归纳、小结,从而解决各层次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问题。

课堂中的分层练习,则是精心编制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练习,使之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各层次的学生除了完成该层次的练习,有能力者可完成上一层次的练习;练习的订正可由同层次的学生互批互改,也可由上一层次的订正下一层次的,充分让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然后教师进行分类点评,对改得好的或做出不同解法的同学,分别进行表扬和奖励分票,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经常出现好几名同学争做或争改某一道题的现象,大部分学生都能量力而行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课后,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心得交流及小单元的分层测验,有目的地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及时地对学习中的知识缺漏进行弥补。经常召开学习小组长会,反馈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过关情况,以便教师能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更能适合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评价方式

传统的奖励办法通常只局限于少数的优等生,而对大部分的中等生、后进生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及,有时甚至会使得一部分的中等生、后进生对受奖励的同学产生既嫉妒又不服的心理,这种心理障碍严重地制约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分层奖励正是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而采取的,它是对同一层次(即现有学习水平均等)的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即能在同一层次中取得较高成绩的学生进行奖励,如评出A、B、C各层次之星,这样不管是优秀生,还是中等生、后进生获奖的机会就增多了、平衡了,并鼓励其夺星、晋层,从而较大程度、较大面积地提高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赶超意识,同时减少了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压力。一位同学在《狼》一文测试完获得C层次之星后激动地对笔者说:“以前我只有在做好事时才得到老师的夸奖和鼓励,没想到现在我也能评上C层之星,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今后我会更认真学习,争取再夺C层之星并进入B层。”话虽不多,但这正是分层教学、分层奖励在学生中获得初步成功的体现。通过一个学期开展的分层评价后,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已有十二人从C层升入B层,八人从B层晋升为A层,其中一位同学不仅从C层进入B层还上升为A层。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质量。

总之,分层教学真正做到了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一把锁匙开一把锁。分层教学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量力而行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做到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分层教学的学习评价方式更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上提高竞争意识,循序渐进地进行生理和心理的突破,以达到对奋斗目标的实现,让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二中 342200)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实践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