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奏音乐会上的熊孩子

2016-05-30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年龄特征管教小孩子

事件

2015年11月21日晚,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里,87岁德国钢琴家约尔格·德慕斯在钢琴独奏音乐会现场,因为不满观众席中有孩子持续发出的声响而中断了演出,并用德语申饬了几句,虽然几十秒后演出继续进行,但这场高艺术水准的演出和这段不和谐的“插曲”,让这个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刷屏,引发热议。

述评

可以这么说,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小孩缺乏自制能力导致了演出现场意外状况的发生,虽然是需要批评和教育的,但是没有行使管教义务的家长们更值得被怀疑他们的文明素养。有的是对文明的无知,有的则是懂文明而不践行文明,有的则认为孩子小无从管教。要知道孩子的心都是玲珑剔透的,用有效的方式耐心的加以引导,孩子也会明白文明的含义。更有甚者,有些家长在演出期间随意走动、说话、拍照,甚至不顾劝阻与工作人员发生争吵,正所谓上行下效,家长都不文明,孩子何谈文明?

而这些家长们之所以带没有自制力的小孩子去听需要一定专业素养的音乐会,其中拔苗助长的心态不可忽视。7岁以下的小孩子缺乏自主控制能力,都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寻和尝试,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无法长时间地安静地保持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也许,这种非常高雅的音乐会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对天性的压抑和束缚,这样一来,家长想通过看演出听音乐会的方式来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的目的,不仅达不到,甚至可能会让孩子生出厌烦的负面情绪。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接受程度来选择参与的艺术类型,才是明智之举。

猜你喜欢

年龄特征管教小孩子
坚持“五结合”,创新学校安全管教模式
本科课堂中的正面管教策略研究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在梦里,我们都是小孩子
素描头像四分之三、侧面正面、年龄特征等画法解析
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吗
运动技术教学衔接性与年龄特征
开心图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