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产生运算错误的心理困素探析

2016-05-30马巧君

甘肃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解决方法小学数学

马巧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运算错误;心理因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2—0082—0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将近十个年头,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都在极力寻求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但是,我们在一味探寻和追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同时,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小学生产生运算错误的心理因素和解决方法,这些因素严重困扰着小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和运算能力,因此,发现和解决这类问题势在必行。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总结,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认知过程中的缺陷

小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审题时不仔细,感知比较笼统,容易忽略细节,不善于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因而发生感知失真的现象,具体又可划分为:

1. 无异性错误。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看错、写错或者抄错数字;不看运算符号,把加法做成减法,或者是把减法做成加法;书写潦草,运算时上下不能够对齐数位,导致计算结果产生错误等等。例如,计算(82-42.5-5.25)÷0.8+1这道数学题时,由于学生重视了括号内的运算和“÷0.8”的运算要求,而忽视了最后“+1”的运算要求。于是,前面一部分的强烈感知现象,使得小学生在大脑中产生兴趣和注意,造成对“+1”这个弱势感知现象的抑制而被遗忘,从而造成计算错误。这类错误是由于学生粗心所造成的,教师需要加强指导,督促学生自己认真检查、检验,从而得到进一步的纠正。

2. 概念混淆错误。在运算的过程中,除了对四则运算意义的运算外,还要使用数学术语,特别是很多相近的概念,学生很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以致造成解题错误,如,速度、时间、距离、亩产量、亩数、增加、增加到等等。例如,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前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35千米,后4小时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学生错误列式为(35+40)÷2=37.5(千米)这是由于学生混淆“求平均数问题”与“等分除法”的概念,把较为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当做简单的等分除法的问题对待,这是概念混淆不清所导致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一是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平时坚持不懈的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习惯,从而改变草草计算的不良习惯。二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根据学生审题中经常出现的错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采用题组对比练习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对比训练。

二、思维定势的干扰

1. 思维干扰性错误。小学生运算时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干扰,主要表现为硬套解题模式,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笔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有10道口算题,只有第七题为二十以内的减法计算,其余均为二十以内的加法计算。结果有不少学生把减法计算也做成了加法计算。这是因为前六题都是加法运算,符号不变,学生只感知数字,不去注意运算符号的要求,形成了思维定势,从而产生了以上的错误。应当说明,思维定势在学习新知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教学中抓住事物的共同点,形成正确的联系,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2. 思维缺乏可逆性。小学生可逆思维能力比较差,这是他们解答逆向结构应用题时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之一。例如,学生在解答“某饲养专业户养鸡3000只,比鸭子的1.5倍还多30只,养鸭多少只”时,错误列式为:“3000÷1.5+300”,或者“(3000+300)÷1.5”。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平时用正向思维解应用题较多,正向思维解题策略已经深深扎根于脑海中,而不善于进行逆向思维,再加之审题不仔细造成以上错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可逆性思维的训练,运用加和减、乘和除的互逆关系,设计系列练习题组进行正向、逆向思維的转化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会学生掌握“倒过来想一想”的逆向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新课改的精神,掌握要领,将新课改的精神充分贯穿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注意小学生在日常课堂中容易犯的错误,并及时分析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从而帮助小学生纠正错误,消除小学生运算错误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构建树立式的运算思维,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以不断地适应当下课改的要求。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解决方法小学数学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军事谋略与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