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课程成为践行教育理想的基石
2016-05-30王栋
王栋
《适性的教育》一书中提到:理想的教育应当培养心性和谐的人。教育不仅要教人学会生存,更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养料,使他们在求真的同时,变得更美、更善。适性教育着眼于学生心性的完善,是小学阶段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体现教育人文关怀的最好注释。我校注重吸纳优质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家庭教育和校外资源,构建了与学校“适性教育”相适应的《多彩生命》课程,课程融综合实践、地方课程、品德与社会、生涯规划、人文科技、心理体验等为一体,突出整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注重引导和激励,使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使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采取同一主题螺旋上升的方式加以组织,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该课程是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共赢发展,凸显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
本课程注重“三个结合”:一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所有与生命有关的科学内容,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所有与生命有关的人文内容,都有科学和理性依据。二是认识与体验相结合。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三是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既有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性目标,如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等,也有预防侵害和各类事故、灾害等预防性目标。
一、放眼未来,凭理性演绎生命教育理念
1.价值的定位
生命教育不只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核心的理念。我们在涉足生命教育这个领域的时候,不能仅仅把生命教育视为一门学科,而应把生命教育作为引领学校整个课程改革的有力引擎,在实践中把生命教育作为一种理念、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种途径来把握和深入。
2.时代的呼唤
开发实施生命教育是社会的责任、时代的呼唤。最近一则新闻,又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一名中学生因不堪学业压力而选择自杀。专家随后提出了“90后”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的说法。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王冠军主任指出:“现在很多孩子动辄就吆喝不想活了,活着没意思这类的话。”这其实也为教育敲响了警钟:生命教育绝不能空白,生命教育是促进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实施已刻不容缓!我们不仅仅要培养人才,我们教育者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懂得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用生命教育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护航,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二、贴近生活,用实例充实生命教育教材
结合山东省地方课程学习指导书《生命教育》和学校适性教育的理念,经过一段时间的解读、实践,我们编写了《多彩生命》课程。《多彩生命》共二十四课,通过上下两学期完成。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均设计《时事论坛》,这一设计也是本教材的特点和亮点之一,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热点和大家关注的新闻以及重大的国内国外事件,对教材进行及时的调整与补充。教材内容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像《生命的旅程》《公主和绅士法则》等,这些课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深受家长欢迎,因为这些课解决了孩子青春期的困惑,同时避免了家长在讲授时出现的一些误区。
三、因势利导,用创新实现生命教育超越
1.教学策略力求“巧”
生命教育课堂是充满智慧的课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位教师在执教《美丽的错误》一课伊始,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规则是:谁做错了,谁就说声对不起。结果,有三名学生做错了。教师接着采访这些学生做错后的内心感受,很自然的导入了话题——“错误”。整节课在教师充满理智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教师巧妙设计的角度,对“错误”有了正确、深刻的认识。从一开始认为错误是灰色的、黑色的,到通过了解绿箭口香糖的创始人如何面对错误最后成为企业巨人的事实,自然而然地转换了认识的角度。提出了错误可以是充满希望的绿色、梦幻的紫色、纯洁的白色……认识到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错误就会成为成功的开始。这节课教师匠心独运,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快乐、睿智的学习过程。
2.情感交流力求“真”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体验等各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喜悦。有位教师在执教《生命的旅程》一课时,既立足于教材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几段很有冲击力的视频,让学生很轻松地了解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体验父母在孕育生命过程中的艰辛。在教师富有感染力的引导下,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感同身受地议论着。特别是教师最后抓住当前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让学生再一次感悟了生命的可贵、顽强和亲情的伟大。真挚的感情交流不仅使学生受到了震撼和教育,连听课老师的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如此真情、真挚、真实的课堂,一定会给学生的人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他们的创新不是空话,也不只是形式新奇,而是他们用教师的敏感与责任,通过每节课亮点的积累,将生命智慧奉献给学生。不管是角度的巧妙设计、案例的精心筛选还是课后的拓展实践,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不断创新以及对生命的感悟。
四、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走向完善
每一片树叶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在这个课堂上对于一个问题不是只有一个答案,学生们因个性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选择,教师要有足够的包容心,要允许学生有各种千奇百怪的答案。但是,有些不切实际甚至危险的想法教师一定要加以制止,及时疏导。有位教师在执教《公主和绅士法则》一课时,让学生讨论第一个案例:当受到邻居骚扰时,你会怎么办?有一个男同学站起来说:“我假装请他喝茶,在茶里放上毒药!”教师只是笑了一笑,未置可否。接着在讨论第二个案例:当受到陌生人骚扰时,你会怎么办?时,结果还是这个孩子,还是这种回答,教师还是这种反应。其实,学生的这种做法合适吗?家里会随时准备毒药吗?可以随便给别人下毒吗?我觉得这也折射出,在目前的实施阶段,我们教师应该树立一种正确的理念:那就是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我们的生命教育课堂一定要让学生吐真言、诉真情,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个陛、自己独立的见解。我们的教师也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倾听,用心指导,教给学生真正能用得上的生存技能。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把握好对待生命的尺度。
在执教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从学生欢迎的态度、期待的眼神中,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命教育的意义。当一代又一代学生长大成人,一代又一代学生比以前更幸福、更快乐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生命影响了学生的生命,照亮了学生的人生,学校课程是我们践行教育理想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