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沉默的课堂活跃起来

2016-05-30王丽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沉默互动课堂

王丽霞

摘要:如何改变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导致沉默现象的根本原因,并结合案例,探讨了如何避免和应对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

关键词:沉默;互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20

新课程下,中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面对这一问题,英语教师一直在探索解决的途径。一方面,为了避免课堂中的沉默现象,教师要在任务设计和课堂管理上下工夫。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以确保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要具备高效的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这些技巧都可以避免沉默现象,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课堂中出现沉默现象时,教师要沉着应对,根据不同的状況,采取不同的引导措施,想方设法改变沉默的尴尬局面。

一、沉默现象的涵义界定和成因分析

沉默现象,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衔接空白、思维中断、情感搁浅等现象。它突出表现为:学生不能介入或不能感知教师创设的情景,造成情感上的沉默;学生无从分析或无法解答教师设置的问题,造成认知上的空白;学生对教师想要表达的情感不能作出及时的回应,造成思维上的中断。

课堂沉默现象可能是由于学生思维障碍或语言表达障碍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造成的。课前预设不充分、教学过渡不自然、提问方式不当、指令不明确或设置的任务太难,这些都可能导致课堂的沉默现象。

二、沉默现象的案例分析和教法改进

现以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阅读课为例,探讨如何避免和应对课堂的沉默现象。采用课例研究的方式,教师就相同的教学内容在A、B两个班级分别进行试教和改进。聚焦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通过“试教——研究——改进”的思路,分析A班教学的优劣,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再次尝试,以期获得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健康与急救。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Section B 的2a-2e。它以长篇阅读语篇为核心,要求学生根据情境及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性词义并利用事件的发展顺序理解阅读材料,同时教育学生树立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果敢独立的精神面貌。

教师按照课堂活动的四个基本阶段进行授课:导入、过程、小结和反馈。

Step 1 Warming-up and leading-in 在热身活动中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是阅读前的预热活动,目的是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材料有所准备,同时熟悉词汇。

【A班授课】

教师在进入新课前,先播放了电影127 Hours (《生死两难》)的片段。两分钟后,教师关闭视频,屏幕一片空白。教师向学生提问:What did you see in the movie? 学生没有准备,所以没有任何反应。教师只能被动地点名提问。

T: Sam, can you tell us the name of the man in the movie?

Sam: ( silence )

教师转向另一学生。

T:Kate, do you know the man in the movie?

Kate: Im sorry. I dont know.

沉默产生。

【问题及对策】因课前预设不充分而引发的沉默→创设情景,提升课堂品质。

从以上对话不难看出,学生对观看的视频不熟悉、对电影里的角色不熟悉,从而无法作答。教师课前预设不充分,对教材钻研不够,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沉默由此而生。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倡“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英语课堂。一些教师认为,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语言水平差,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开展热身和对话的活动,所以匆匆导入新课,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其实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有缺陷的,它削减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节奏过快,还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对重要语言点训练不到位、师生不能互动等不良后果。一堂课的导入与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还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喜好,创设与问题有关的情景。通过设计与课文相关的有趣环节来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让其投入到学习中。例如本单元,为了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可以用他们熟悉的情景导入新课。

【B班授课】

教师在B班播放视频前,先对电影的背景知识和相关词汇进行了讲解。让学生做好准备,有目的地去看视频,在回答时有话可说,这样也降低了学生说英语的焦虑。

T:Do you like movies?

Ss: Yes, I do.

T: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S1: I like action movies.

S2: I like comedies.

S3: I like educational movies.

T: Educational movies. I watched an educational movie last weekend. Do you want to watch it?

在学生说到educational movies 时,教师适时地抓住话题,让学生很自然地过渡到主题上。

学生点头说想看视频,教师提出问题:The man Aron Ralston is very brave. (呈现难读的人名,并带读一两遍,便于过后回答问题。) But something happened to him. Whats the matter? Lets watch it and find out what happened to him.结合本单元熟悉的话题 Whats the matter? ,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就有针对性地去找寻信息了。在看好视频后,学生普遍能回答:He has no right arm. 教师趁热打铁,简单地回顾一下电影中的情节。

T:But he is still ...引导学生说出下半句,But he is still climbing mountains. 为下一环节的开展做好铺垫。

新目标英语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话题不一样,英语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的特点巧妙地创设一定的语境为导入新课服务。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就不至于让课堂沉默了。教师在设计话题时需要考虑话题的两个维度:熟悉度和重要性。熟悉的话题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话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更多的意义磋商,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从而保持较高的话语量。当话题涉及旅行、爱情、交友、美食、影视明星、英雄或偶像时,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话题的重要性指的是话题对学生来说是否重要,当话题对学生来说显得重要时,他们会积极主动开口,而不是被动聆听。除了话题的两个维度,还要考虑话题的模式。话題的模式可能影响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模式,而这个语言模式又影响到学生磋商意义的程度。观点陈述、信息汇聚、对事物或过程的描述是学生较喜欢的话语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从而产生较大的话语量。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在呈现过程中操练新知

本环节是让学生阅读和理解语篇。它讲述的是一位名叫Aron Ralston(阿伦· 罗尔斯顿)的登山家的真实经历。一方面语篇反映了人物积极向上、顽强坚韧的精神意志,另一方面也通过活动设计培养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记录生词并进行后续语言学习的习惯。后续练习包括判断题和问答题。

【A 班授课】

教师要求学生浏览全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Q1:Whats his name?

Q2:What did he want to tell us?

此后,教师让学生轮流回答问题。

由于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名字进行发音,学生不敢回答问题。

教师在几分钟的沉默之后,自己说出了答案。然后匆匆进入课本解读环节。

【问题及对策】因难读的字词而引发的沉默→扫除顾虑,活跃课堂气氛。

难读的人名和地名让学生望而却步,不敢或不能正确发音影响了对问题的回答,引发沉默。出现沉默现象时,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是完全不感兴趣,有的学生是在思考,有的学生是顾虑重重。教师首先要正确地看待沉默现象,然后冷静分析原因,调整相应的教学提问策略,巧妙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时地化解沉默现象。

调查还发现,学生的顾虑一般有两种:一是怕回答不正确遭到同学的嘲笑或教师的批评;一是怕被同学认为是出风头、好表现。这时教师便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消除其顾虑。在学生犯错时,教师不用急着纠正学生的错误,可以鼓励学生,或者可以通过重述学生的话语让学生注意到自己所犯的语法错误。学生马上就会明白并加以纠正,而且不会感到难为情,也不会感到顾虑重重了。

在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前,教师应该事先教授这些生词,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也可以借助课本插图和标题对阅读文本进行读前准备。

【B班授课】

在播放完视频后,教师择机说出:The man is called Aron Ralston. 反复朗读名字,以便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正确发音。在学生跟读第一、二遍时,利用多媒体呈现文本中Aron Ralston的图像(图一)。

在学生跟读第三、四遍时,呈现现在Aron Ralston的图像(图二)。

两幅图很形象地说明了事故前后Aron Ralston的不同境况,巧妙地回答了本单元的主要问题Whats the matter?。 采用多媒体将两幅图片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可以很容易看出其中的不同,帮助理解文本。

之后,教师顺利地解读文本,并设置一些问题:

Q1:Who is it about?

Q2: Whats he good at or famous for?

Q3: What did he want to tell us in the book?

具体化、细节化的问题适合学生的思维,学生易于回答。教师还要适时地板书这些问题的答案。多媒体发达了,别让黑板形同虚设,板书为下一环节学生复述课文打下伏笔。

Step 3 Summary and consolidation 在小结活动中巩固新知

本环节是阅读后的活动,要求学生整理打乱了顺序的5个句子,然后复述课文。它呼应了本单元要求把握故事的先后顺序这一阅读策略,使学生学会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去梳理文章的脉络。

【A班授课】

教师在梳理文本的框架后,让学生重新排序,然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地排序,但是让学生复述故事时,学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教室里鸦雀无声,大部分学生低头保持沉默。

【问题及对策】因教学过渡不自然而引发的沉默→注重细节,提高课堂效率。

没有过渡,直接式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导致沉默。做阅读训练时,教师简单的一句“Lets read the pass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让学生无法回答。学生对阅读的内容一点都不了解,无形中增加了阅读的难度,这也导致了学生不能回答问题,从而引发沉默。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疏于管理,在宣布活动内容后,教师只是袖手旁观,不进行监督和引导,因而未能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也未能及时提供帮助,也未能制止一些不利于学习的行为。教师应该事先对文本的内容做好解读,并进行一些聪明的“透露”,在关键环节适可而止,使教学如顺水之舟。

【B班授课】

教师在Step 2 梳理文本时,有意识地板书重点词汇,然后用多媒体呈现语篇,要求学生填空并复述课文。板书中的key words 和key information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课文的结构图,通过对课文信息的整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顺利地复述了课文。期间,教师巡视,引导并鼓励学生适当添加具体细节。教师在聆听学生的回答时,要对学生在教学中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

学生在课堂上有效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课堂管理。管理包括三个方面:(1)程序:教师希望学生做什么,即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做;(2)惯例:学生自动做什么,即学生的做法;(3)目标:即计划。高超的课堂管理使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对教学程序了然于胸,有收有放,教师的指令语末尾是明确的“Please do it.”。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亦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机智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思考问题。

Step 4 Reflection and education 在反馈信息中提升教育

本环节是情感上的升华,让学生谈谈学到了什么。旨在教育学生学习主人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不放弃、不抛弃的优良品质。

【A班授课】

教师让学生谈谈读了课文学到了什么。学生埋头去课本上找材料。大部分学生只能找到文本里的一些零星句子。

T:What do you learn from Aron?

S1: In this book, Aron tells of 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good decisions, and of being in control of ones life.

教师马上纠正,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另外的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学生纷纷低下头。最后,教师只好自己说出了一些教育的语句。

【问题及对策】问题模糊、任务太难而引发的沉默→改进问题,彰显课堂活力。

教师没有正确估计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资源,未能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支架;课堂问题的答案模糊或教材偏深,学生思维的发展跟不上课程的难度,导致学生不能作答或答非所问;教师布置的任务太难,没有考虑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教师设置的完成任务的时间不合理,学生还未真正开始回答,教师就宣布时间到了;有时候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若教师不给予评价和鼓励,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武断的评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他学生看到这些情况,也不愿意举手发言。这些现象都有可能产生沉默。

【B班授课】

T:What does Aron want to tell us in his book?

Ss: He tells of 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good decisions, and of being in control of ones life.

T: What do you learn from Aron?

S1: We should make good decisions and we should control our life.

T: Great! And we should be brave enough.

之后学生又陆续说出了一些表示正能量的词:active, calm, wise, make good decisions...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采用表扬的艺术。有时候教师给学生一张凳子,或设法降低“桃子”高度,让学生顺利地摘到“桃子”,使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教师说:“You did a good job. I like your idea.”还可以说:“A brave boy.”也可以对学生提出希望,如:I am sure you can. I hope you will be better. Were so proud of you. Try again. 这些赞赏性的语言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沉默现象自然就少了。

三、结束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避免和应对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英语教师要钻研教纲教材,注重课堂任务的设计和课堂活动的管理。同时,要将教材内容与教学对象有机地联系起来,站在学生的角度,全面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和障碍,从多种途径,用多样的策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英语学习情感,培养恰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让沉默的英语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 王丽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导——读——练”的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

[2] 傅瑞屏,绮 霞.英语合作性学习的理论、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

[3] 黄绍裘.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4] 王初民.外语学习的语境[M].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

[5] 潘正凯.阅读课第二课时写作活动设计的課例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5.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岩中学 312000)

猜你喜欢

沉默互动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语文课堂应拒绝“沉默”
如何走出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困境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不沉默才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