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

2016-05-30马晓昕

西江文艺 2016年24期
关键词:希望白日梦乌托邦

马晓昕

【摘要】: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本文论述了布洛赫的哲学思想的产生渊源,以“尚未存在的本体论”为内核、以希望为动力的乌托邦哲学,并且阐述了布洛赫的“具体的乌托邦”的理论,以独特的视域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并且丰富和发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弥赛亚主义;乌托邦;尚未;白日梦;希望

一、布洛赫思想产生的哲学渊源

恩斯特·布洛赫作为一位德国的哲学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创新。布洛赫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对他的生活以及哲学都有很大的影响。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还摧残了人的精神和文化。人们开始质疑现代工业发展中工具理性的发展,而处在了一种文化焦虑中,布洛赫的哲学思想也是在这种西方文化危机的现实背景下产生的,并且在他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对战争的批判和反思。

(一)犹太教的弥赛亚主义

犹太人是信仰上帝的,他们把一直以来的苦难和艰难视为上帝对他们的惩罚,上帝会在适当的时候派遣他所膏立的“弥赛亚”降生,来伸张正义。弥赛亚主义也由此而来,原本它是犹太人主张的一种世俗政治,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期盼慢慢成为了一种宗教信仰。作为一个犹太人,特别是在当时犹太教弥赛亚主义复兴的背景下,布洛赫的思想理所当然的受到其影响。

由于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的涌现了反资本主义的浪漫主义运动,也使得诸如布洛赫一类的犹太知识分子也开始对犹太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布洛赫提出了关于他的犹太教弥赛亚主义思想,他反对当时的以马丁·布伯为代表的犹太复国主义关于彻底破坏旧秩序建立犹太人自己的国家,回到犹太民族自己的宗教和文化中的思想,也反对犹太同化的主张。布洛赫批判的继承了弥赛亚主义的关于末日灾难以及千年王国的思想,他认为历史将会在灾难中毁灭,继而也会在灾难过后出现希望,这就需要进行革命来实现。

(二)乌托邦主义文化思潮

各种形式的乌托邦主义文化思潮也对布洛赫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乌托邦主义在西方人的思想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乌托邦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一种期盼,对于布洛赫来说,乌托邦思想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传统的乌托邦思想中追求的大多是一种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无限,而作为有限性存在的人类来说,这是难以实现的,这也是至今为止,乌托邦只是一种空想的原因。布洛赫也有着对乌托邦的一种憧憬,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吸收了闵采尔的宗教改革主张,并且对闵采尔通过包括武装斗争在内的社会改革来实现公平表示赞同。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

根植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是布洛赫哲学思想的来源之一,他批判的吸收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家关于当代西方出现的文化危机以及异化的思想。布洛赫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西方世界的文化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重申人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唤醒人的内在的乌托邦冲动,发挥人的自觉性,从而解决现代人的文化危机和困境。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也他的人本主义的重新阐述中慢慢体现出来。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布洛赫在他的中学时代就已经了解和研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吸收了传统的西方思想以及现代西方文化思想,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早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时候,布洛赫就肯定了社会革命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布洛赫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特别是对其在政治和经济学的研究的基础上,把它的乌托邦理论和实践结合到了一起,提出了他的具体的乌托邦的思想。

二、乌托邦与尚未存在的本体论

在布洛赫看来,人是来自自然的“乌托邦的生物”。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中继承了西方文化中对于“乌托邦”的美好未来的憧憬,但是在布洛赫看来,这不仅仅是一种憧憬,也是对现实可能性的一种趋势。在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中是一种对“尚未存在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希望。布洛赫认为,这种“尚未”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所在。而作为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过去是什么样子,或是现在是什么样子,而在于未来的一种趋向性。人就是在这样一种尚未完成的状态中不断的发展自己,世界也是如此,任何的存在都只是暂时性的存在物,并不会就此终止。人和世界都是处在一种“尚未”的状态下,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事物都不是被决定了的、不会变化的,而是处在一种开放性和潜在性的状态下。

尚未存在的本体论也是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的内核所在,布洛赫通過对“尚未”的阐述来构建他的乌托邦哲学。在他的思想里,历史不是确定的,因为历史也是处在“尚未”的状态下,历史也有其开放性,它的发展会因为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而形成多种可能性。布洛赫的尚未存在的本体论强调的是事物的未完成状态,这种状态给未来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由此,布洛赫也开启了他的希望的形而上学。

三、具体的乌托邦与马克思主义

布洛赫在他的“尚未存在的本体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希望的形而上学。布洛赫批判弗洛伊德关于白日梦只是愿望实现的幼稚替代品的观点。布洛赫认为白日梦的内核是希望,它是希望的一种表现。人们因为有了希望,才会有思想,进而会促使人们以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希望。在布洛赫那里,虽然有时希望存在着一种被动的、否定的情绪,但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时,希望向人们传达的是一种信任、爱、喜欢等,它是一种开放的状态,是与尚未存在的事物想关联的。

希望代表着尚未存在的可能性,布洛赫认为,希望是人类和世界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中,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的白日梦和希望代表了人类和世界发展的具体趋向。“布洛赫肯定了人类终将实现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的可能性。”[ 金守铁:《“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乌托邦”——论恩斯特·布洛赫的哲学命题“乌托邦”》,载于《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第116页。]布洛赫用“具体的乌托邦”来阐述他的白日梦和希望的概念。布洛赫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具体的乌托邦的新事物”,马克思主义把未来理想社会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在了一起。“马克思主义具体乌托邦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功能又是目标。它的目标是人的幸福和尊严,废除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周慧杰:《布洛赫乌托邦哲学思想研究》,黑龙江大学,2008年。]

布洛赫认为,乌托邦是可以实现的,他的“具体的乌托邦”的实现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的,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希望是具体的乌托邦实现的动力,它推动着人们不断激发自身的潜能从而实现预先推定的未来社会的美好的梦想。布洛赫在赞扬俄国十月革命取得的巨大成功的同时,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现实社会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乌托邦的新事物。

布洛赫用“具体的乌托邦”完成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视域。他的乌托邦哲学以其独特的术语和形式,丰富了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他的实现美好的未来社会图景的坚定信心,也鼓舞了人们对摆脱贫穷、压迫的现实状况而进行斗争。

注释:

[1]金守铁:《“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乌托邦”——论恩斯特·布洛赫的哲学命题“乌托邦”》,载于《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第116页。

[2]周慧杰:《布洛赫乌托邦哲学思想研究》,黑龙江大学,2008年。

参考文献:

[1]陈学明. 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金寿铁. “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乌托邦”——论恩斯特·布洛赫的哲学命题“乌托邦”[J]. 社会科学, 2015, (3): 110-119

[3]陈岸瑛. 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从《乌托邦的精神》到《希望的法则》的理論偏移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2): 77-86

[4]夏凡. 社会革命与灵魂革命的神圣相遇--恩斯特·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文本学解读[J]. 东南学术, 2006, (2): 87-93

[5]周惠杰, 宋阔. 灵魂具有自己独特的远离任何动物性的开端——关于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动力论研究[J]. 学术交流, 2008, (1): 7-10

猜你喜欢

希望白日梦乌托邦
奇怪的白日梦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可爱的白日梦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白日梦
雾霾背后的一点“希望”
爱做白日梦的女生
韩四成国民寄“希望”于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