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经验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6-05-30陈宏玲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2期
关键词:赵州桥经验小学生

陈宏玲

【摘 要】

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文时,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整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才会愿意自主的接受语文知识、自主的完成写作训练。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作文 小学生 经验 教师教学 情感抒发 构思

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营中,我深刻的领悟到作文教学“培养技能”是一条艰辛却行不通的路,单纯重视技能的训练,不仅扼杀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出作文写作的痛苦,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方法,做好作文教改工作。

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作文

很多人误认为小学生像白纸一样等待教师的教导,其实不然,他们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例如在家参与过的劳动,外出旅游的经历,自己做过的有意义的事等等,这些已经画在了那张白纸上,只是小学生还不具备将它们运用于写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加以整合,引导学生们将这些作为素材,运营到作文的写作中,这样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写作与自己紧密相关,激发小学生积极配合挖掘素材。

例如,以学生学习《赵州桥》为例,可能有一部分学生见过赵州桥,这时教师就可以请学生来描述自己见过的赵州桥外形是什么样子?家人为什么带他去参观赵州桥?等一系列简单的问答增加写作素材。通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游历的回忆,这样一篇具有真实性的叙事文就轻松完成了。

二、激发情感经验

作文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美好的、积极的价值观给予肯定,学生才会放下心中的芥蒂与教师谈心;反之,学生不仅会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更严重会造成心理影响。

例如,以学生学习《牛郎织女》为例,通过教师讲述故事情节,引发学生感到很同情牛郎织女,通过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心理感受,引发学生的同情心。这时,教师可以提出,如果可以改下这个结局,同学们会有什么好的想法吗?在充分的感情渲染下,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仿佛自己真切的融入到了故事中,这样学生们写出的文章就会更加生动,赋予灵魂。结局可以很开放,例如,孩子和妈妈相见了或是全家团聚了,等等,这样的文章贯穿了学生的“喜、怒、哀、乐”所以,文章的感染力也倍增。

三、引导学生构思

对于小学生的作文没有过于苛刻的要求,条例清晰,构架得当,叙事生动,就可以称为一篇好文章。那么要做到条例清晰,就要为文章制定叙述结构,要怎样帮助学生去构思呢?我提倡由教师引导,学生为主来完成这一过程。文章的叙事结构非常重要,如果文章的构架优秀,它就能恰当的表现出一篇文章的思想。很多语文教师有一个教学的误区,他们认为小学生年纪幼小,他们肯定不会有构思作文的经验,自己必须一点一点的教学生怎样去构思。实际上小学生经常听长辈讲故事,部分小学生还有少量的阅读经验,他们具有初步的作文构思,只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提炼出他们的构思经验,他们就能够写出出色的作文。

例如,以《丑小鸭》为例,这样的文章,小学生在幼儿读物上就有了简单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写一篇这个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事情的整个经过。首先,切入点是童话类的题材,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感兴趣,其实,内容较简单,不会让小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最后,让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这样自己的文章和书本的文章对比之下,再由老师指导,小学生更能领悟到自己叙事的缺陷在哪里。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小学语文教师不能一味的以框架的模式过于要求学生学习写作技巧,这不仅使小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地位,而且会对作文写作产生厌恶心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实践经验,做学生前行的风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不足之处,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写作技巧。给学生创造积极主动的写作环境,从而完成良好的写作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蓓春. 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初探【D】. 华东师范大学,2002

【2】陆彩萍. 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学作文教学探索【J】. 中国教育学刊,2011(11)

【3】李美华. 基于学生经验的习作指导【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9(01)

猜你喜欢

赵州桥经验小学生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以《赵州桥》一课为例谈阅读教学的实施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3D打印“赵州桥”在天津落成创三项世界纪录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我是小学生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历史悠久的赵州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