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去产能之战

2016-05-30郭霞

商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作坊

郭霞

2015年的12月,如往常每个12月一样阴冷,在这个月的第一天,12月1日,有着将近100年历史的青岛双桃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老厂区全面停产。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有着57年历史,曾是全国三大碱厂之一的青岛碱业老厂区全面停产。

一头一尾,青岛海湾集团旗下的这两家老牌化工企业为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奠定了一个基调——告别。老企业告别主城区,与落后产能、落后生产工艺、粗放的发展方式告别。

无独有偶,2015年12月23日18点,青岛钢铁有限公司李沧厂区的六号转炉和六号连铸机准时关停,这是青岛钢铁老厂区关停的最后一台转炉。至此,有着57年历史的青岛钢铁有限公司李沧厂区彻底关停。

“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在山东乃至全国各地,老企业搬迁改造的进程都在加快。截至2016年1月,济南东部老工业区已有24家企业搬迁或关停,占62家搬迁企业的38.7%,省城空气污染大户济钢明确将在2022年底前搬出。“十二五”期间,青岛全市有120家老企业列入搬迁计划,目前已有109家启动搬迁,占总数的90.8%。

201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在山西召集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四个产能过剩省份的负责人召开座谈会,部署“去产能”工作。作为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之战已经打响。

减量更要提质

严控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存量,这是李克强总理为化解过剩产能开出的三大“药方”——对产能过剩行业合理论证确定产能目标,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产能“天花板”;对环保、能耗、安全生产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依法依规有序关停退出,处置一批僵尸企业和扭亏无望的亏损企业;优化存量产能,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加快向高端、智能、绿色方面转型转产。沿着这样的思路,城市在优化产业布局,企业自身也在进行着转型升级,向着创新、绿色的方向发展。

青岛碱业过去以生产纯碱为主,2011年纯碱产能达到80万吨,尽管企业在清洁生产、白泥治理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但在原材料(石灰石、原盐、原煤)上不占优势。纯碱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到2015年,全国纯碱产能已经达到3300余万吨,实际需求为2200万吨。全年国内纯碱厂家整体开工率维持在七成左右,大部分企业陷入亏损的境地,有8家纯碱企业已经停产。

尽管通过精细化管理,青岛碱业逆势而进,在2015年实现利润总额8000余万元,但退出纯碱是大势所趋。为了响应青岛市环保搬迁的号召,青岛碱业主动寻求转型升级之路,出城入园,在青岛平度新河化工园区和董家口化工园区,创新的技术和创新的生产工艺为企业带来新的生命力。

8万吨/年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小苏打循环经济项目,是国内外首创,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低碳环保,据了解,通过综合利用,这个项目对二氧化碳的利用率达到70%,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1万吨。目前该技术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同时被列入了国家工信部清洁生产应用示范项目。

一方面是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优质产品供给不足,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在这方面其实更有感性的认识。在退出纯碱的同时,青岛碱业用创新来推动企业走向微笑曲线上游。据了解,青岛碱业自主研发的颗粒状小苏打技术,是唯一在世界高端小苏打市场与欧美产品竞争的国货。

青岛碱业在董家口的苯乙烯项目同样如此。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材料,苯乙烯在我国国内生产能力和产量严重不足,2012年产品自给率不足60%,当年进口苯乙烯333.68万吨,据估算,2015年,我国苯乙烯需求量达1000万吨以上。青岛碱业引进美国德希尼布石伟工艺技术公司的生产工艺,建设年产50万吨的苯乙烯新材料项目,这是青岛碱业从无机基础化工产业向石化新材料产业的跨越。

“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李克强总理在与四个产能过剩省份负责人的座谈会上如是说,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用市场之手出清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则是增加有质量的供给,打赢“去产能之战”,减量重要,提质同样重要。

青岛碱业搬迁过程中的升级改造是青岛老企业的一个缩影,据青岛市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对已投产的30多家搬迁企业进行的统计,这些企业的新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70亿元,是搬迁前的25倍。更重要的是,新项目生产的都是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中高端产品,全面实现了对原有落后产能的淘汰和升级换代,将显著改善当前供给体系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产品不足的现象,为深化结构性改革奠定基础。

腾笼换鸟换来绿色发展

转方式调结构、腾笼换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论提法如何,在发展的新常态下,在改革滚石上山的“十三五”,我们需要的不再是单纯规模与速度的增长,而是创新驱动下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去产能的战役,要向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的产能宣战。

钢铁、化工、炼油这些行业都是占用资源大户、能耗大户、污染大户。在企业搬迁的过程中,对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要求的产能进行淘汰,绿色GDP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清晰,去产能的过程,也是按照环保理念重新洗牌的过程。

双桃精化是一家生产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的企业,过去生产线多,单体设备多,用双桃人的话来说就是“坛坛罐罐”特别多,自动化程度低,跑冒滴漏时有发生。而搬迁之后,二乙芳胺、吡唑酮、苯胺黑、染料和染料中间体五个项目,比以前共减少生产线11条、单体设备119台、生产厂房8栋、用地12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大大降低了固定投资投入。

环保效益同样可观,二乙芳胺项目淘汰产生大量废水的水法工艺,采用废水零排放的醇法工艺,按同等规模计算,采用醇法生产可比水法生产年减排污水72000吨。双桃通过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并对乙醇尾气回收,使乙醇消耗量大幅下降,由150公斤/批下降到5公斤/批。

16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DCS全自动控制,生化处理系统,焚烧炉、膜技术、MVR、脱硫、脱销等环保设施,这些关键词,让双桃精化改变了“作坊”式的形象,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企业。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青钢吨钢综合能耗将从搬迁前的627.2千克标准煤/吨下降到搬迁后的599.5千克标准煤/吨,年节能11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27.5万吨二氧化碳;海晶化工引进世界最先进的乙烯基专利技术,走高附加值、低能耗、零排放的绿色高端之路……

据对已关停老厂区的污染企业统计,市区每年可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2243万吨,占市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69%;减少COD排放量176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381吨,占市区总量的20%;减少烟(粉)尘排放量15512吨,占市区总量的75%。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一种更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模式正在形成。

猜你喜欢

作坊
假鸡蛋作坊开工啦
汾酒老作坊
济南章丘区龙山镇黑陶作坊的人类学调查
人大代表的“女子作坊”
老城区的作坊:手工劳作的记忆
北京市平谷区食品生产加工作坊调查
——整体水平较差,但多数作坊具有发展愿望
《徽墨作坊》
余姚男子私设作坊排污水污染环境被刑拘
大足区取缔非法电镀酸洗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