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视频为载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2016-05-30黄紧德邱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0期
关键词:微视频教学模式

黄紧德 邱明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接受知识效率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本文利用微视频具有方便携带知识的特点,将其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并通过一种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让教师自适应的改变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加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讨论模型的优势和挑战。

关键词:微视频;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137-03

微视频是指30秒到20分钟的视频短片[1,2]。具有短小、及时、制作方法容易掌握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普及,给微视频制作、发布和观看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常被应用于微电影、记录短片、广告片段、新闻中。在教育领域,微视频也被引入到课堂中,如微课程视频(微课)[3],其是由教师将传统的一堂课分割为多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单独形成微型课堂,并由教师讲解录制成微型视频。微课的研究极大的促进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4,5]。微课强调的是完成性,视频中包含课程的导入、讲授、总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但微课没有指出教学模式给教学的参与者。本文根据计算机专业课程特点,以微视频为载体,将课程知识贯穿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即设计一个教学模式,通过微视频将知识融入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教学环节。该教学模式不仅教师要制作微视频,而且学生也要生成学习过程的微视频,这也是以往文献中没有提及的模式。最后讨论该模式的优势和挑战。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特点及微视频在教学中的使用现状

本、专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计划中,强调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开设的课程都是基于理论和实验相互配套的原则,甚至有些课程在一次课中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践操作。因此计算机专业课程有如下特点:(1)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2)课程内容更新快、学生不易掌握。如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涉及到一些操作系统的课程,由于系统的版本更新快,界面与以往的版本有很大改变,配置方式也跟以往的不同,但是教材和教学资源更新比较慢,容易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3)操作演示学生不易观察。计算机专业有些需要对设备进行配置的课程,需要教师在上课时进行设备配置的演示。如网络工程实训课程,需要对路由器交换机进行配置,配置过程设备较多,空间狭窄,学生不方便观察,因此造成学生自己练习时很难操作成功,甚至有些设备因学生失误操作而损坏。(4)以单向的传授知识方式为主。课内,很多计算机专业课程还是以讲解为主,但是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教师需要花较长时间来演示操作过程,学生很难一次记住,从而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同时,对于课程教学来说,教学时间有限,没有多余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在授课时会出现学生不容易掌握知识、学习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将课程相关的教学视频应用到教学中。常用的方式有:(1)利用微课资源辅助教学。教师为了更好的讲解难点,会在课中播放一些关于知识点的微课,或指定一些含有微课的网站给学生看,但教师很少去跟踪学习效果。(2)教师通过屏幕录制软件或手机录制教学过程,生成视频,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便利。但录制的视频时间太长、文件太大,不方便网络传播和观看,所以得不到充分的利用。(3)制作一些参赛的课堂视频,大多都是用于比赛,没有给教学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还有,现阶段引入视频到课堂教学中时,对解决课程教学所遇到的问题贡献不大。如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后只能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学生缺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计算机专业师生对网络和移动通信平台的掌握比较好的特点,利用微视频将教学的各个环节串成一个整体。模型如图1所示。

(一)按教学过程的时间顺序看,模型涉及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

1.课前环节。教师将单元的教学任务分为多个模块,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对每个模块细分知识点,并设计必要的任务、项目或实验。教师在该阶段的工作成果就是将知识点的讲解以微视频的形式体现,并将微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在课前下载教师的微视频进行学习,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记录遇到的疑惑,也可以向教师实时求助和交流。为了降低教师对微视频的制作难度,教师可以利用屏幕录制软件或手机录制知识点的讲解过程,视频中无需像微课那样包含完整的各个教学环节,只要知识点讲解清楚即可,降低模型使用技術门槛。

2.课中环节。在课中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维持课堂秩序,并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给出完成任务、实验和项目的合理方案,并录制方案实施过程的重点步骤的微视频,通过网络平台上传给教师。

3.课后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方案进行评价,并在网络平台中展示优秀方案的微视频。对所有解决方案中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解答和总结,并录制成为微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共享给学生。在该阶段学生可以用课前、课中和课后产生的微视频来复习本知识点。

(二)按师生的交流信息看,模型涉及交互式信息和微视频信息

1.交互式信息。对于教师来说,交互式信息是给学生发的课程要求、布置任务、解答问题的一些指令性信息,以指示学生如何更好的学习微视频里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该信息是向教师提问的一些请求信息,比如观看视频或分组讨论时,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教师求助所发出的信息。

2.微视频信息。微视频信息是课程知识点的承载者。教师发出的微视频信息是知识的起点,通过网络平台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对微视频的学习,成为了知识接收点,同时也是知识的反弹点。知识反弹通过学生录制的解决问题的微视频来实现。来回的微视频所携带的知识量至少相等,才能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如果反馈给教师的微视频所携带的信息量比教师发出微视频所携带的信息量多,说明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微视频所携带的知识量是指解决问题的思维、理论、方法和方式。如果解决问题的思维、理论、方法和方式比原有的不一样,说明知识量提高了,进而说明学生已经思考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案,从而达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因此,可以用微视频所携带的信息量来衡量本文教学模式的效果。如考察某单元中所有模块教学过程,在本文教学模式中,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有多个微视频,如图2所示。

如图2有(a)、(b)两种教学效果,图2(a)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微视频所携带的知识量越来越大,知识量具有发散的趋势,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方式是恰当的。图2(b)中的整个教学过程,微视频所携带的知识量越来越少,并有收敛的趋势,说明该教学过程是不成功的,应该在方法、方式上改进,如知识点的讲解要更清楚,布置的任务要更合理。因此,可以通过微视频所携带的知识量来衡量教学过程的效果,从而调整教学的方法、方式,促进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使教学具有如图2(a)所示过程。

(三)按学习场所看,教学模式涉及到线上和线下

微视频在师生之间传递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也可以随时回顾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师生在课前、课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而在课中可以在教室面对面的交流。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强大的支持。

三、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型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可行性分析

1.模型涉及的教师和学生可行性。计算机专业师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常使用计算机,因此对信息技术比较熟悉,比较容易掌握模型中涉及的网络平台和微视频录制技术。

2.模型涉及的技术可行性。网络平台是通过建立本门课的QQ群来实现,师生的交流和微视频的传递都是通过QQ群进行。制作微视频是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实现的,如camtasia studio软件,师生可以简单生成微视频。如果需要录制的操作步骤、教学过程不在计算机上,如设备的配置,这时可以通过手机录制,生成微视频。因此教学模型不涉及到专业课程网站建设,也不需要专业的摄像机录像,这就降低的技术难度,计算机专业的师生很容易掌握。

四、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挑战

(一)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1.拓宽了学习时间和空间,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或者各种移动终端来进行课前和课后的教学视频学习,无疑拓宽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课前、课后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有选择性地、反复地观看教学视频,这样利于学生满足学习需求,同时把重点和难点放到课堂上,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效率。

2.形成生成性资源,丰富教学案例资源。学生把在课堂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操作演示以及程序编制过程摄制成视频,而教师对这些生成性视频进行收集、利用、整合,可以形成该门课的教学案例资源包。教师可以对这些教学案例资源包进行分类,对于常犯的错误示范视频案例,充分利用其作为新生的错误案例的演示,对于好的演示视频,也可以直接作为课前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进行学习,这样极大地丰富了课堂资源。

3.加深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微视频的时间短,比起枯燥的长时间的文字阅读和讲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容易集中;同时课前利用视频先对课程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课前对知识进行内化;教师课中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讨论并录制视频,这个的过程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建构;课后观看总结视频,可以便于学生形成长时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二)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的挑战

1.对教师的挑战。由于教师要摄制、编辑视频,所以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而且还需要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对微视频进行录制和编辑,这对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重的高校教師来说,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教师还应具备新的教学观以及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把教学的过程从“以教师教为主变为学生自主,教师主导”的学习模式,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再学习以及更新观念。

2.对学生的挑战。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已经习惯于教师教,然后做练习的方式,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以往的教学模式占用了课后的学习时间,因此还要考虑建立学习的监督机制以及在任务以及视频的设计上如何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便更好的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谢箐.微视频的现状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赵呈领,徐晶晶,刘清堂.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70-76.

[3]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88(4):88-94.

[4]祁博.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24(12):82-85.

[5]杨九民,邵明杰,黄磊.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0):36-40.

猜你喜欢

微视频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论微视频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
微视频的内容主题发展趋势分析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