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党政决策机制建设研究
2016-05-30张学举
摘 要:随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开放、提质,两级管理、重心下移的机制由于种种原因在部分院(系)运行不畅,执行效果参差不齐,特别是部分院(系)党政决策机制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不能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致使学校的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不能很好地得到贯彻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院(系)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学校战略决策的实施。通过对宁夏师范学院院(系)党政决策机制建设现状的调查,深刻分析其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学校管理及党建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院(系) 党政决策机制 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作者简介:张学举(1978—),男,宁夏同心人,汉族,硕士,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从事党建工作研究。
(本项目系2015年全区教育系统党建研究重点课题,由宁夏教育系统党建研究会资助)
院(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文化传承的实体,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协调管理的运行机制,在管理运行的过程中,理顺党政关系,完善科学合理的院(系)党政决策机制,对于院(系)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对院(系)党政决策机制中坚持和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作了明确强调。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院(系)党政决策机制,保证学校政令畅通,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成为一项重要而严肃的研究课题。
一、院(系)党政决策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宁夏师范学院抢抓机遇,锐意改革,顺利实现由专科办学模式向本科办学模式的转型,继而通过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开放办学的理念不断提升,内涵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各级领导干部外出交流、学习和培训的频率和效率明显提高,思想观念快速转变,办学治校的能力显著增强,院(系)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校、院(系)两级管理、重心下移的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院(系)党政决策机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大部分院(系)党政关系融洽,职责分工明确,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党政集体决策,党政共同谋划如发展规划、改革方案、专业改造、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大事,保证了院(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尽管各院(系)对党政决策机制建设普遍重视,但由于理论认识不到位,实践落实不彻底,配套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缺位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对院(系)党政决策机制的内涵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
个别院(系)领导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对党政决策机制的内涵理解不深不透,存在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的现象,工作游离于党政决策之外,各自为政,沟通不畅,致使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互脱节,在一些有交叉的工作层面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等现象。
2、对院(系)党政决策机制的执行和落实不够规范。
各院(系)虽然能够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但在执行的过程中程序不规范,任务不明确,或流于形式。
3、对院(系)党政决策机制建设的监督管理不够完善。
二、成因分析
1、個别院(系)主要领导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有的党总支书记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对党组织在院(系)领导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院(系)党组织可以不参与具体工作,只要本单位不出现政治方面的问题,安全稳定,党总支的工作就到位了;有的院长自身业务能力强,但缺乏行政管理经验,对政策法规理解浮浅或存在偏差,对院(系)的党总支的工作性质认识不够全面;有的院长是民主党派或党外人士,与党总支书记合作不畅,各自为政,脱离党组织的领导、监督。
2、个别院(系)主要领导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个人修养有待提高。有的院(系)主要领导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追求权力至上,独断专行,心胸不够宽广,没有“一盘棋”的思想,对党政关系不和谐的问题不管不问,任由其发展。个别院(系)主要领导超越管理权限,干涉工作,“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3、对院(系)党政决策机制的研究创新不够。学校和院(系)对党政决策机制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研不够,创新不足,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不能与时俱进,相关保障措施不到位,特别是在院(系)党政权责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和指导意见,造成管理的“真空”。
三、院(系)党政决策机制建设的建议
通过对院(系)党政决策机制建设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和研判,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选好院(系)党政一把手。这是优化院(系)领导班子结构的核心,也是实现党政决策机制有效执行的关键。院(系)党总支书记、院长分别是党政工作的“一把手”他们的关系处理得好,一团和气,无缝衔接,党组织和行政组织的关系就融洽,院(系)工作就能够顺利开展。因此,校党委、行政要高度重视院(系)“一把手”的选配,既要重视学历、职称、业务能力,也要关照思想、作风和品德修养。同时,要加强培训,切实以“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的标准匡正干部作风,为院(系)党政机制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2、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院(系)党政决策机制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这个核心,实行“党政共同负责”的工作规范。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落脚点在于充分发挥党政两种组织系统的功能,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并逐步创新决策制度和机制,是实现院(系)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推进党政决策机制建设的根本途径。
3、创设宽松的制度环境。学校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务实创新,为院(系)党政决策机制建设创设有利的环境;要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竞争和激励机制,实施科学的目标管理考核,探索建立能上能下、能官能教的干部工作机制,营造担当负责的竞争氛围和发展环境;要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使院(系)党政领导开阔视野、活化思维,提升境界,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对党政决策机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在党政决策机制建设的问题上,要相互配合,互相支持,步调一致,处处强调党政共同负责制的重要性,共同为院(系)党政决策机制的运行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4、加强党政决策机制建设的监督和管理。要不断完善院(系)中心组学习制度,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研习高等教育理论和管理服务方法,切实增强落实党政决策机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党政领导要经常深入院(系)调研党政决策机制的落实情况,帮助改进,激励鞭策;要适时召开各种交流会、研讨会,分享各院(系)好的做法和经验,会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相互学习、互相启发、互通有无;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和工会组织的民主监督职能,使党政决策机制切实落到实处,为院(系)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顾南宁.基于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院(系)决策体制与机制创新[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1):88-90.
[2] 张子安,奚跃,张海玲.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刍议[J],成功(教育).2011(21).
[3] 顾爱华,刘志超.论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管理创新[J],社会科学辑刊.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