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应用
2016-05-30彭岩洛
彭岩洛
摘 要: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部分,肩负着实时控制电网、调节变电站的重要作用,智能变电站的推广保证了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智能变电站以他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高度的集成性,以及低碳环保的特点逐步取代传统电网。本文主要针对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应用
近年来,国网一体化进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人们对于电能的质量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传统数字变电站开始难以满足人们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适应电力供应的节能环保的要求,智能变电站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变电站就是在没有人操纵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智能调节,实时控制,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发布。智能变电站保证电网实现了安全稳定的运行,也使未来电网具有高效自愈的功能。
1 智能变电站的特点
第一,智能变电站的特点首先是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高度可靠不仅仅只是站内设备和电站本身的高可靠,还要求电站能够及早预防到设备故障,并且能够对故障做出快速的反应,使损失最大程度降低。
第二,智能变电站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变电站要为各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充分、准确、安全的信息,
这些信息能够在站内共享,要与其他的高级应用系统相关对象之间实现互动。
第三,变電站具有高集成度的特征,集齐了现代网络、传感测量、计算机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等许多先进的技术,把虚拟电厂技术和微网技术进行了兼容,对数据采集模式进行了兼容,这样就能够为各类高级应用提供信息支持。
第四,变电站的低碳环保的特点。变电站所使用的材料有光纤,功耗低的电子元件,电子式互感器,这样节省了资源的消耗,更加符合环保的要求。
2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应用
上面我们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特点,下面简单谈一下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
2.1 硬件集成技术
在传统的变电站中,无论是信息的采集还是信息的处理,采用的均为中央处理器,但是,随着资源的扩大,中央处理器越来越难以满足智能变电站的信息采集要求,此外,还有一些硬件资源也不能得到利用,再加上操作起来比较复杂,给系统测试增加了难度。硬件的集成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变电站的局限性,走出了硬件设备设计的瓶颈。
2.2 软件构件技术
智能变电站的软件系统要想实现检测功能,信息管理功能,录波功能,站内状态估计,在线状态监测等高级功能,必须要应用到软件系统构件技术,该种技术具有特定的功能,可以独立的进行工作,也可以与其他构件装备起来进行工作,利用软件构件技术,可以保障变电站功能软件的集成和开发活动中的大量重复性工作大大减少,而且能够使系统功能的互操作性得到加强,使系统功能能夠灵活分布。
2.3 信息管理存储技术
与传统变电站技术不同,智能变电站构件平台具有一定的自愈性特征,还具有故障恢复性,保证了信息采集的质量。信息优先级传输可以保证关键信息能够得到及时传输,对于非关键信息,可以将其就地储存,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信息优先级传输与信息就地存储技术实际上就是将信息细化,分层调用,保证信息的准确、可靠的传达。
2.4 标准融合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内的信息数量和种类繁杂,各种信息采集的设计理念不同,模型的不同,使信息之间难以互相利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要进行标准的融合。标准融合技术就是要使信息模型标准化,规范化和体系化,要有开放的通信架构,对信息模型进一步细化,统一技术标准。
2.5 分布式电源的保护控制技术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智能电网变得更加灵活,效率,安全,单电源辐射网络已经开始转化成为多电源辐射网络,这种网络打破了传统变电站保护设备之间的联系,也会对保护动作的相关行为产生影响。分布式能源的保护系统制定的保护控制策略是根据要求在电源内部设置相关的电子设备,并按照负荷模型反馈算法与前馈算法来计算得出。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电量的不断加大,智能变电站以他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高度的集成性,以及低碳环保的特点逐步取代传统电网,智能变电站运用先进的技术实现了分层分布的控制管理模式,更增加了变电站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指硬件的集成技术,软件的构件技术,信息的管理存储技术,标准的融合,以及分布式电源的保护控制技术。但是随着智能变电站内信息技术的提高,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与保护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手段来防止变电站网络受到外网的恶意攻击。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的防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可以说这一项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何磊,郝晓光.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性能测试技术[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10).
[2] 庞红梅,李淮海,张志鑫,周海雁.110 kV智能变电站技术研究状况[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06).
[3] 王悦,盛海华,裘愉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多维度管控方法研究与实践[J].电工技术,2016(08).
[4] 刘明慧,胡绍谦,王文龙,杨贵,周旭峰.智能变电站交换机IEC61850信息建模[J].电气技术,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