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魅力究竟有多大?——对班级管理的思考
2016-05-30左建菊
左建菊
记得才踏上教坛不久,常看见一二年级的老师用“奖励星星”的做法来激励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学习。那时总暗自发笑:小小的星星,能起多大作用呢?即使起了点作用,又能维持多久呢?
后来做了班主任,每天面对着五十多号活蹦乱跳的中年级学生,其中又以男生占大多数。昨天他作业没写,今天他俩打架闹事,这边我刚离开教室里面就炸开了锅,变成了菜市场,说话的、大叫的、下位来回蹿动的、热闹非凡,早把我的話,我布置的作业丢在了一边。所以在班级管理上可谓绞尽了脑汁,费劲了心思。针对这种情况,刚开始我采取了“蹲守法”——天天不离开教室一步。下课了,呆在教室,密切关注着班级内外的动向,避免他们滋生事端。上课铃响了,我才放心地到辦公室办公。这样倒是很见成效,班里风平浪静。可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被看得紧紧的,无多少自由度可言;我也被学生看得紧紧的。一旦离开教室,就开始担心,怕他们又闹出什么乱子来。
时间久了,我们彼此都很累。我想要给他们宽松的环境,让他们释放那多余的精力,让他们在碰碰撞撞中感悟生活,从而真正地成熟起来。 于是,我又采用了民主管理的方法策略。所谓“民主”,也就是当今正流行的一种说法,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释放,做自己学校生活的主人。为此,我设立了值日生负责教室内外的安全,安排了卫生角、擦黑板写课程表等专项专人管理。中午午休时,我也放手让班长去管。可没过多久,种种弊端也一一暴露出来:多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极差,从而影响整个的班风建设。五六名调皮学生不服从管教,给班长的管理带来了一连串的麻烦。中等派随波逐流,就跟以前吃大锅饭一样:打扫卫生时干与不干一个样,每天表现好于不好一个样。无论我怎样进行批评教育,又都收效甚微。
了解了这种现状,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增强学生的自我管束能力?如何继续进行班风建设?这时,我想到了小“星星”,想到了低年级小朋友得到星星后兴高采烈的样子,心中一动:何不也请来小星星试试。
我立即请一名学生到外面小店买来几张五角星,兴致勃勃地耕起了我这块试验田。
首先,让学生认识小星星,了解它在我班的重要性。利用班会课时间,我拿出了那几张星星,笑着对大家说:“同学们,有首歌唱到‘星星代表我的心,在我们班,星星就代表你的一切表现。我知道,有的同学心里不在乎这小小的星星,也许心里还在嘀咕呢:我一块钱就能买两大张。可是,这星星不仅是星星,是荣誉,它是再多的金钱也换不来的。”只见下面的同学聚精会神地听着,兴致勃勃地看着我手中的星星,有几位在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乎,我所有的东西都抛给了小星星。你作业书写认真:好,三次奖励星一颗;他听讲特别专心,也奖励一颗;今天卫生工作里你最棒,星星归你了……我将小星星与每位同学捆绑在一起。
其次,不断强化,使星星总在眼前闪现。对此,我将所有学生名单打印出来,张贴在前面显眼处,并找了专人来负责。一到我的课,预备铃响过还未讲课之前,我总装模作样地去瞄瞄那块墙——“星星榜”。呵呵,不出我所料,他们小小的心顿时揪了起来,身子歪歪的也马上坐正了,想要讲话的也立刻禁了声。有时午休自习时,我会故意拖长音问:“ⅹⅹⅹ,你得了几颗星?”好家伙,一报数,某同学那得意劲就甭提了,四周目光刷刷地全聚焦他那啦。到周五的班会课上,我又会拿星星说事……
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小小的星星魅力可真不小。班里好学生就不用提了,他们关注学习关注老师的评价更在乎那个结果:能不能期末抱个大奖状回家,因为来自家庭的压力也不小哦。中等生也在摩拳擦掌,憋足了干劲往上冲呢。后进生也跃跃欲试,我成绩不好,可我字好啊,我爱劳动啊,我做了好多好人好事呢,你看,我的星星也不比班长她们少呢!
就这样,靠着小星星,我硬是把班级管的井井有条。别的老师说:呵呵,你厉害,班管的这么好,调皮的学生也知道学习了,成绩也提高了不少。我笑着摇摇头,心里却直乐:都是小星星的功劳啊。
有一则寓言故事说:“有一天,动物们决定创建一所包括跑步、爬行、游泳及飞行等活动课程的学校,要求所有的动物都要参加每一项课程的学习,学年结束时,学校考核全部课程内容。鸭子在游泳项目上成绩优秀,但在飞行和跑步方面就是磨破了蹼也达不到及格。兔子的跑步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在游泳上却一筹莫展。小松鼠在爬行课表现优异,但飞行课却总是失败。
这则寓言故事给我们人类以深刻的启迪,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各有其劣势。人生的诀窍就在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并使之得到充分发展。为人师的我,更深刻地意识到,应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更应善于经营学生的长处。面对孩子们童稚可爱的小脸,面对他们波动跳跃的心灵,我用心经营着,尽量让他们各自焕发光彩,各自显示自己的优势。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寻求“刺激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促进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调动学生各种热情,让他们把精力放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上,班级管理也就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这个“刺激点”就是建立激励机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把握住教育时机,区别不同的对象,运用恰当的激励方法,如职务激励法、情感激励法、评价激励法、行为激励法等,使学生在同伴卓越的表现中,吸取营养,接受强有力的正向刺激,去寻求更高更新的目标,从而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产生坚实有效的激励效应。如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与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把爱融化在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件中,化作一股股暖流,送到他们的心坎上,他们就会信赖老师,就会自然打开接受教育的闸门,主动接受教育。他们就会逐渐远离“糟糕自我”,靠近 “优秀自我”,努力塑造“完美自我”,班级也会万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