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督导的权威来源及其优化的思考
2016-05-30邴惠琳
邴惠琳
摘 要:教育督导权威力影响着教学督导工作实效发挥。任何督导策略的成功与否都取决于督导所依靠的权威来源是否与当时情景细节的匹配程度。由于我国督导权威来源与国外有所差异,分析我国督导工作现状,有利于提高和优化教育督导工作质量。
关键词:教育督导;权威来源;优化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78-01
一、教育督导的权威内涵与作用
所谓权威,通俗地讲,就是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或威信。恩格斯曾形象地谈到权威的重要性,在《论权威》一文中,他写道:“能最清楚地说明权威,而且是需要最专断的权戚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险关头,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同理,教育督导也必须建立自己的权威。督导权威就是在教育领域当中,督导者对被督导者所产生的感知力、控制力和影响力。[1]教育督导权威就其本身而言蕴含着两层含义,首先权威体现着一种社会关系,即权威者与权威对象支配与服从,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其次教育督导权威的存在不仅可以对教育活动发挥控制、管理和协调的作用,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并维持一种有序的,公平和公正的教育工作环境。
二、教育督导权威的来源
国内外督导权威研究存在着差异,美国学者托马斯·J·瑟吉奥万尼和罗伯特·J·斯特兰特认为督导政策和实践可以建立在官僚权威、个人权威、技术—理性权威、专业权威、道德权威相结合五个权威来源中的任何一个或任一组合中。[2]国内对于教学督导权威的研究借鉴了此理念,教育督导具有双重的组织特性即:行政性和学术性的。教学督导最基本的权威来源是学术权威和行政权威。构建行政权威和学术权威的和谐关系,对督导权威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三、我国教育督导的行政权威与学术权威
(一)我国行政权威的现状简要分析
我国教育督导行政权力的行使还不容乐观,行政权威的树立更是举步维艰。主要是由于教育督导行政职责界限不清、权利来源及隶属关系不明确所引发的。目前,我国三级教育督导机构主要有三种模式的设置:第一种是由政府授权,设置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同属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第二种是教育督导部门作独立职能部门与教委的直属政府领导平行,第三种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将其设置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部,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综合职能机构之一。除其结构设置与责任隶属关系不明朗之外,我国的政权制度的要求及科层制的缺陷导致行政机关权力过强,分权难度较大,法律章程的空缺,致使教育督导机构的行政权力很难落到实处。
(二)学术权威及现状分析
教学督导学术权威是一种威信和感召力,主要来源于督导机构及其人员自身的专业权威。[3]学是履行督导职权、开展督导工作的行为主体。发现问题并提出行使有效的意见是督学的重要工作。毋庸置疑,督学必须具有较高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其必须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督学的权威是一种非权力性权威,这种无形的力量可使被督导对象自觉、主动地服从督导并积极配合督导工作。现实中,督导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对督导人员的选择也并不那么严格。评选标准存在差异,兼职人员数目过多,致使督导队伍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如果教育督导机构学术权威较弱,则很难兼顾“督”和“导”这两项任务,督是手段,导才是真正的目的。
四、优化教育督导权威的若干思考
(一)设置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
“督学”和“督政是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的职能。尤其“督政”是教育督导部门代表同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在教育方面依法进行综合性的监督、检查、评价与指导的重要形式。“督政”工作的展开更多的取决于政权力的行使,因此教育督导机构应该设置独立机构。然而,根据我国行政法,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下级人民政府之间无隶属关系,只有公务指导、帮助和协调关系,因此作为隶属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督导机构无权监督指导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
(二)规范教育督导的行为
教育督导部门之间及内部分工明确、事权清晰是发挥督导作用的前提。如何才能使得督导人员“名正言顺”,各司其职?这要依赖于督导法规的健全性。教育督导行为规范化,才能是督导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在美国教学督导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出现了“学科督导员”、“普通督导员”、“研究督导员”之分,督导工作根据要求定位不同有较细的分工。[4]这也是值得我国参考借鉴的地方。
(三)提升教育督导自身学术权威的影响
权力下移是督学学术权威在教育系统中的特点。在对学校管理、教师科研、学生学习等领域有很强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使督学要树立学术权威?答案不言自明,更多的取决于主观内部的品质。如具有崇高的人格,学识渊博,有深厚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并且能学以致用。一个优秀的督导,必须忠于职守,有高度的事业心,实事求是,勤政廉洁,遵纪守法。此外,民主与和谐的氛围是学术权威发挥作用的前提因素,督导在工作中要协调好与被督导者的关系,尽量减少主观性较强的评价与略带过激性的表述。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明洲.李稚林.教育督导的权威来源及其督导策略[J].民办教育研究,2005,(06):52-53.
[2]托马斯.J.瑟吉奥万尼,罗伯特.J.斯特兰特.教育督导:重新界定[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李宜傧.我国教育督导学术权威缺失及其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曾德琪.美国教育督导历史发展及其作用之演变[J].四川師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