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相关利益主体诉求及表达途径

2016-05-30陈雯玲朱朝枝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22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旅游开发

陈雯玲 朱朝枝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日渐兴盛,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传统村落旅游项目作为一种新兴方向越来越被人们所追捧。传统村落旅游的开发是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价值和现代经济价值的结合。而在传统村落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开发的过程中却产生利益分配、保护和开发等各方面问题。文章通过将利益主体研究作为廉村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一个切入点,在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思路下,探讨该如何建立一致的利益分配机制,以便加强各主体的协作,实现传统村落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利益主体;表达途径;廉村

一、研究区域概况分析

(一)福安市溪潭镇廉村基本概况

廉村,位于福安市溪潭镇境内。因前人薛令之在唐朝时成为了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而被世人所熟知,并被誉为“开闽第一村”。因薛令之为官廉洁清正,其家乡被御赐为“廉村”“廉水”“廉岭”之名。由唐至清,廉村有功名之人多达现50多位,地方文化气息浓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因其完整的古文化、古建筑、古木雕等,廉村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现今,廉村的古官道旁还保留着26座明清大宅,4座清代祠堂。可供参观的景点有古城堡、清风园、明月祠、古码头、凤池等。自2012年以来,在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投入共1400多万元,通过以“以旧修旧”的方式,对损毁的古建筑、古文物进行修缮。现已形成了较良好的旅游环境,而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廉”命名的传统村落,更是作为地方政府廉政教育基地,发挥着教育作用。

(二)廉村旅游业发展状况

廉村作为国家历史名村,现今还保留着结构完整的古码头、宋代古堡建筑群、古官道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廉村曾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但由于内外部条件的不成熟,廉村资源文化依旧埋没。但廉村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不会因此被遗忘,它在岁月中潜伏,用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自己的历史遗存。

自2012年始,各级有关部门加重对廉村人文文化修缮的投入,全力投入对“廉村十景”的建设,先如今已修复清风园、廉溪公园、明月祠等,2011年以前廉村村民多以种植茉莉花和茶叶为收入来源,年人均收入为6000元左右。2011年福安市人民根据宁德市精准扶贫政策,依托廉村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色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动力,逐步实现了扶贫工作和旅游业开发的双重进步。2014年,廉村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农民人均总收入13225元,同比增长6.5%。2016年春节期间,廉村景区共接待游客5.75万人次,同比增长83%。至今为止,廉村旅游是无需门票,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是由其相关产业所带来的,如特产买卖、交通、食宿等的经济效益。

二、廉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利益主体诉求分析

传统村落是历史的记忆,地方传统文化,古建筑布局等的统一体,是地方传统文化的载体,因此,对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开发,既能带动当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又能够更好的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对传统村落特有的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虽然能带来大量的利益,但这利益终究是有限的。因此在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满足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实现共赢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在此之前,我们需先明白有哪些利益主体,以及他们各自的需求。

(一)政府

政府作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管理者和规划者,拥有对当地公共资源的调配能力,也是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推动者和中介者。合理保护传统村落遗产资源,科学利用传统村落遗产资源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村落的发展相对落后,当地政府也因不利的经济环境而处于欠发达状态。传统村落作为一种自然与人文一体的高价值旅游资源,也成为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事实上当地政府不具备充足的资金用于当地开发,只能造成当地资源的浪费。廉村自20世纪90年代被世人所知,但由于缺乏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古建筑的破坏、古文物的流失,不利于对闽东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开展,加速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但大部分居民仍以传统务农为主,未能充分发挥旅游的就业增收功能。游客的增多,所带来的经营管理、景区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在实现传统村落开发的长期效益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二)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作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参与设计、开发旅游景区,满足旅游者需求其目的就是为获取经济效益。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旅游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的商品化过程。旅游企业将村落开发视为文化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立足当地资源,促进了地区经济效益也扩大了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廉村是当今新开发的一个旅游村落,虽然它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政府及当地居民并不具备如旅游企业般敏锐的经济视野和依靠专业的知识对廉村发展做出预测的素质。因此,三者对廉村的发展方向和利益的分配问题出现了分歧,从而导致三者的合作关系出现了不良的影响,对村落的旅游开发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不必要的阻碍。而传统村落在开发过程中,由自然或人为造成的建筑破坏、旅游环境污染,是旅游企业不愿看到的。

(三)当地村民

居民既是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所有者,又是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经营者,还是传统村落旅游经营利益的分享者。在传统村落开发过程中,当地村民希望能通过利用自身资源,开发旅游业,实现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区整体发展。而在另一种程度上,当地村民作为传统村落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落文化活的载体,因此,村民在改善传统村落环境和保护地方资源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廉村村民利用当地有形的民居建筑和无形的民俗文化,希望能实现经济效益,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且当地单一的经济来源,不再满足人们拓宽收入渠道的要求,当地村民希望通过多种方式,带动本地村民就业,促进劳动资源的合理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村落文化的落寞,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发扬当地“廉”文化也是村民需求之一。而在传统村落开发时相较政府和旅游企业的力量,村民由于自能能力限制、信息流通不畅、缺乏专业旅游知识培训,往往导致无法参与旅游的开发和管理,保证自己的权益。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环境破坏、社会关系恶化也是村民所关心的。

(四)游客

传统村落是集人文景观和自然为一体的,不同地区的景观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在游客看来传统村落是兼具乡村性和遗产性的旅游消费方式。基于目前旅游产品开发深度的有限,大多数传统村落旅游只停留在古建筑旅游观光上,而没有对各自村落特有的,传承已久的文化和精神进行展示,缺失了传统村落的文化气息。廉村作为正在开发的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这些问题,民俗活动的非典型性、非丰富性,未能满足游客对文化景观的感知。旅游产业开发处于初期阶段,食宿、交通、购物等功能未能凸显。

从以上的若干利益主体出发,当地村民和政府都希望通过开发廉村乡村旅游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村民生活,促进当地经济建设;扩大廉村的知名度,加强廉村影响力,更有利于廉村“廉”文化的推广和宣传,为后世保留下优秀的思想道德榜样。但一方面廉村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与游客、政府在社会关系、环境等的方面的矛盾,该如何促进各方面共同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三、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相关利益主体诉求表达路径

传统村落作为古代政治、地域、经济、文化的集体反应,体现了古代前辈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文化属性等。传统村落旅游的发展,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传统村落能体现古文化中人居生态之美,还原历史足迹。哲学中总说:事物是具有双面性。当然在传统村落走向符合社会发展的道路,不断深入开发时,双面性就暴露出来。既然带来的效益是如此明显,弊处也逐一凸显。为了让廉村的发展符合我国关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要求,对于利益主体的诉求应在合理尺度政治范围内得以解决。

(一)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和监督职能

政府在传统村落开发中的主导和监督职能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为了维护传统村落的平稳安定的发展,政府应根据当地实情,制定具体到位的规章制度,对发展区域内的各种经济行为和文化传播进行引导,促使他们都能对传统村落的开发和保护起到一种促进作用;二是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职权。为了避免或管理好各利益主体在对村落开发的过程中对权利的滥用,需明确他们的权利范围,以及他们需履行的义务,保证权利与义务是相对、相等的。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景区自然景观恢复和人文景观建设,实现资源开发的可持续。

(二)旅游企业应开发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旅游观光者前往一个旅游场所的吸引物与体验服务的组合,也是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为了扩大这个财源,许多旅游区都会发展一些自己独有的产品,或发展多种多样的产品,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和购买力。廉村古文化的多样性、地方性、历史性和典型性的特征,是闽东社会历史的缩影。旅游企业可依托廉村丰富的传统产品,开辟民俗博物馆;利用地缘优势,联合福安各地的旅游景点,建成一条完整的旅游路线,为福安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做贡献。充分发挥“廉”文化,打造“廉”文化宣传长廊,实现地区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三)发挥村民的能动作用,提高村民整体意识

村民群体的存在及其对旅游发展所持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当地旅游的兴衰存亡。要建立村民自发保护机制,首先,对当地村民进行旅游文化培训,提高村民素质、接受外来事物的能力、适应能力、管理能力。其次,村民自发组建廉村代表的“旅游协会”,给予当地村民平等的参与权,解决各方利益分配问题、村落开发问题。最后,制订乡村乡规,规范村民行为,提高村民整体的保护意识。通过培养村民的文化传承意识,调动全村力量及广泛的村民参与传统村落的积极性,以旅游带动保护和发展思路,借助经济旅游扩大廉村知名度,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游客应尊重当地文化,共同促进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游客旅游的目的是欣赏当地山光水色,旅游活动多在古建筑中进行,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而导致思想观念差异,通过在文化熏陶下,游客通过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不仅了解和学习到闽东文化,还拓展了自身素质。主动配合村民日常活动的开展,注重对传统村落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古村遗风的发扬,也有利于构建可持续旅游景区的建设。

四、结论及展望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在传统村落中沉淀和继承,代表了民族的根和民族的魂随着历史变迁依旧充满着丰富的内涵。而现代生产技术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使传统村落流传千百年的物质文化遭到冲击。传统村落旅游业的发展带去了效益,带去了古今文化的交融,却也给当地社区民众造成了影响。村民、游客、旅游企业、政府在旅游开发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则考虑出发点不同,这势必造成各方在利益分配中的不均。因此各利益主体应建立一致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各主体的协作,实现传统村落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缪小龙.古村遗韵 源远留长——闽东廉村古文化村保护发展设想[J].福建建筑,2001(04).

[2]申葆嘉.论旅游现象的基础研究[J].旅游学刊,1999(03).

[3]李文兵.旅游背景下古村落文化生态演变机制——以张谷英古村落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11).

(作者单位:陈雯玲,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朱朝枝,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金华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