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言文化差异论译者主体性

2016-05-30魏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文化差异

魏华

摘要:在翻译作品和文献中,越来越多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成为译界研究的核心之一,这与翻译中所涉及的作者、译者、文本、和读者等各个方面的地位变化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借助我院国际商务官员研修翻译资料为例,以语言文化差异为出发点,探讨译者的地位——译者主体性。

关键词:文化差异;译者主体性;异化与归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34-02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翻译研究进入了文化转向时期,一些“后现代”理论的发展逐渐消除了早期作者的主人地位和当时文本的权威性,开启了以“译入语”为取向的翻译领域,其中重要课题之一就涉及对“翻译主体性”的研究。

一、“译者主体性”的界定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构建的重要参与者。译者主体性的本质表现为能动性、受动性、为我性三大元素。针对译者主体性的三方面特征,国内外学者对译者的界定如下:袁莉(2002)释义为:翻译的实质不是对原作品意义的追索或还原,而是译者能动的理解诠释过程,是译者主体自身存在方式的呈现,同时也是译者在理解他人的基点上对自我本性的一次深化理解。查明建、田雨(2003)将其释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的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始终。方梦之(2003)在《译学词典》中的解释为: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即翻译主体能动地操纵原本(客体)、转换原本、使其本质力量在翻译行为中外化的特征。译者主体性即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在克服客观制约性中得到表现。客观制约性包括双语差异、不同的文化语境和政治语境等。Gadamer(2004)释义为:译者主体性的最重要特征是其主观能动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译者对源文的文本理解和文化理解。就解释学上来说,这是一种追求融合的过程。Hansen(2011)释义为:译者的主体性包括个体条件、经历、情感、品质、态度、行为和能力,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中的翻译行为和翻译产品。

笔者将以上观点理解为:译者的主体性即是在对源文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上,积极主动地采取恰当翻译策略产出译文。

二、“语言文化差异”与“译者主体性”

我院于2010年5月被商务部定为全国首批“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肩负着国家援外培训重任。研修项目内容主要包括执政管理、建设、贸易、农业、教育等多领域,但每一期都有对“中国民俗”的专题讲座。笔者有幸参与了此专题材料的翻译工作,在多次工作中对翻译策略的采用及不同语言文化的理解也体会颇深,以下主要从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要素探讨译者主体性。

1.从“语言文化差异”看“译者主体性”的能动性。奈达(1993)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双文化知识比双语知识还要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处在其发挥作用的文化中才有意义。”一个译者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语言知识本身的掌握,更多的应体现在语言文化的深度领悟。“中国民俗”讲座中提到中国历史: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译者翻译为:We are the decendants of Yellow Emperor,the children of the dragon.在译文中,译者采用了异化策略,将“炎黄子孙”直译为“the decendants of Yellow Emperor”,将“龙的传人”直译为“the children of the dragon”。译者的翻译旨在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期望读者向作者靠拢,把读者带入中国传统文化。又如,介绍中国四合院建筑文化:四合院,“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译者翻译为:As for Siheyuan,“Si”refers to a quadrangle with houses on the four sides of East,West,South and North,while“He”refers to the layout of the houses as a Chinese character“口”.译者积极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直接采用音译法翻译“四合院”,而且更为大胆地采用省译法翻译“口”,这足以体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诠释,使翻译真正成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2.从“语言文化差异”看“译者主体性”的受动性。仲伟合(2006)认为:译者主体性与“忠实”标准是相对的,有着自我与他者、自主与受动、自由与束缚的矛盾;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合二为一的,相互交融相互协调构建而成译者的身份。译者主体性是“忠实”标准下的主体性,忠实是享有主体性的译者的相对忠实。“中国民俗”讲座中谈到中国紫禁城建筑文化:明清皇帝及其眷属居住的皇宫,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才能进入。译者翻译为:The imperial palace where Ming and Qing emperor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lived could be entered only by the palace maids,the court eunuchs,the bodyguards and those who were officially called in and those who had special rights.这里译者将“宫女、太监、侍卫”归化地对应译为“the palace maids,the court eunuchs,the bodyguards”,可以非常容易地让译本读者接受中国文化,而无需过多解释“宫女、太监、侍卫”,将两种语言产生的文化障碍自然而然降到最低。再如,讲座介绍婚礼习俗: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译者翻译为:First bow to the Great Heaven and Nature,second bow to their Great Parents,third bow to each other.又如,讲到旧时婚姻理念: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译者采用了这样的译文:Once the wife of a parson,always the wife of a parson.这样的归化策略皆以译入语为目的,因此笔者认为“主动性”和“受动性”只不过是翻译过程中的相对概念,其实恰到好处的“受动性”正是“主动性”的完美表现。

3.从“语言文化差异”看“译者主体性”的为我性。译者主体性的“为我性”在翻译理论上的表述就是汉斯·弗美尔的翻译“目的论”,任何文化翻译活动都有自己的目的。译者总是按自己所意识到的译入语文化需要,确定自己的文化议程,决定其翻译选择和翻译策略的使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班的开班对象有时是双边国家,有时是多边国家,因此文化元素呈现形式不一样。面对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培训对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积极能动地发挥其主体性,特别体现在为我性方面。例如“中国民俗”在提到宗教文化:成事在人,谋事在天。译者采用两种译文:You believe in that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while we belive in that 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研修班的官员大多来自非洲国家,他们特别信仰上帝。因此,译者采用加注法同时引用归化策略的霍译版和异化策略的杨译版,目的在于更好地达到译入语翻译文化。又如,讲座介绍中国民居:中国人的居住喜欢依山傍水,除实用外,还很讲究风水。译者为达到双语文化目的,将其译为:Chinese people like living in the places surrounded with water and hills.Besides its practical value,the Chinese attach importance to Fengshui,which is geomancy emphas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man and nature

三、结束语

查明建(2003)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遇合际会的重要场所,因此翻译过程就是两种文化的协商过程。而从狭义上来理解,译者就是这个文化协商过程中唯一的协商人,其文化身份、文化取向等都不可避免地体现在翻译过程中。换句话说,这也就是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在使用翻译策略的具体表现和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A].张祖毅 许钧.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殷培贤.从林语堂译《板桥家书》看译者主体性之杨抑[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

[4]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

[5]仲伟合,周静.译者的极限与挑战——试论译者主体性与译者的天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