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拓展阅读在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30朱曼

亚太教育 2016年27期
关键词:阿长表现手法散文

朱曼

摘 要:散文的题材范围广大,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不可谈。散文的这一包罗万象的特点也决定了进行散文阅读教学时应该拓展阅读材料。本文就是浅析拓展策略在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散文阅读;拓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71-01

散文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直是主导文体。因此,散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中小學的语文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而语文课的绝大多数时间是阅读教学;因此语文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阅读教学问题。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以散文为主,因此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就集中的反应在散文教学中。

在实际散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通常只是守着课本或者是教参,学生从中学习的东西非常有限,不利于提升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完一篇文章后,仍然不能靠自己的能力分析文章。如今所提倡的语文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授散文也应该将课文作为一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的学习能自己分析其他散文。因此,教师应该运用散文进行拓展迁移训练,这样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拓展阅读在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立足文本,寻找拓展切入点。

1.以散文类型为角度拓展。通常来说,散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记叙散文、议论散文及抒情散文。教师可以针对所讲散文的类型这个角度出发来进行拓展。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散文类型上看是典型的记叙散文,本文是以记人、写景、叙事为主,在完成这篇文章的学习任务以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的记叙散文,比如同样是收录在鲁迅的《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中的《阿长与山海经》以及《少年闰土》。这三篇文章不仅都是叙事散文,而且在三篇文章中出现了相同的人物阿长和闰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两篇文章中有关阿长和闰土的描写与《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的阿长和闰土对照着阅读,这样更加有利于对本文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后,掌握了一些阅读继续散文的技巧和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阅读《阿长与山海经》和《少年闰土》,这样不仅扩大了阅读面,也巩固了阅读记叙散文的方法。议论散文和抒情散文也可如此,抓住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根据特点寻找拓展的切入点。

2.以散文语言特点为角度拓展。语言是构成文章的基石,它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表现着作者的创作风格,因此,学习分析一篇文章,就应该将分析语言放在首要位置。例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它的语言十分有特点,可以作为语言分析的一个典型例子。特别是在朱自清先生描写月下荷塘、及荷塘上月色这一部分的语言。作者在描写月下荷塘景色的时候运用了比喻、拟人、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这段景物描写呈现出一种清新、有韵味的语言风格。这一部分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味。在教师教授这一部分内容时,要尤其注意这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篇文章里出现了博喻和通感这两个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修辞手法,要让学生透彻理解这两种修辞手法,教师可以提供其他文章中出现的这两种修辞手法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也可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收集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在学习文章时,仅仅会分析不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阅读教学应该与写作教学互相促进、相互作用的。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修辞手法时,仅仅学会判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会将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到写作中去。教师可以设置修辞手法训练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练习修辞手法的使用。

3.以散文的表现手法为角度拓展。在散文创作中会出现许多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表现手法的使用,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及效果也会不同。常见的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在学习一篇散文的表现手法时,教师可以在出示多个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来总结其中运用的某种表现手法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荔枝蜜》这篇散文时,其中采用的最鲜明的表现手法就是欲扬先抑,同样使用这一表现手法的散文还有很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寻找采用这一手法的其他文章,例如《白杨礼赞》、《范爱农》、《蝉》等。将这几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分析这一手法的运用在这几篇文章中都传达这什么情感,欲扬先抑这一手法的使用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二、联系学生生活,着眼学生学情

散文一般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因此在教授散文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经验,将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运用到分析文章中来,但是也得提醒学生不能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解释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只是尽可能的贴近作者,从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学习散文时,尤其在学习状物、记人、写景这类散文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周边的人、事、物,不仅要观察还应该记录观察结果,这样就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不少素材。

在进行拓展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学情,这是为了防止拓展时出现无度拓展、无序拓展、无效拓展等问题。在拓展前要了解这一学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心理情况,清楚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在进行拓展时才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跳一跳摘桃子”的效果,还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设计能激发他们学习热情拓展课堂。

拓展教学在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培养血神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分析散文的一般方法,给予学生丰富的审美体验。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其华.《高效能语文教学5项修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

猜你喜欢

阿长表现手法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鲁迅《阿长与》的真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