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足改形势下我国足球崛起之路探究

2016-05-30张旭敏王裕临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人才培养足球

张旭敏 王裕临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22.168

摘 要:足球运动被全世界公认为第一运动,因其影响力广泛、民众关注程度极高而被世界各地普遍重视和推广。我国足球普及程度低,足球人口基数大而专业足球运动员少,足球职业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国家政府和体育部门。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3月16日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在新的足球改革形势下如何发展我国的足球事业成了各级政府部门、体育部门和国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该文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新足球改革方案从足球普及、人才培养、学校足球发展、球员素质、行业风气等多方面探究我国足球发展和崛起的新道路,望对我国足球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足球 改革 发展 人才培养 学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168-02

足球运动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倍受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喜爱。在我国发展和振兴足球运动事业,对提高整个国民身体素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建设体育文化、发展体育产业、实现体育强国之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由于我国对足球运动的价值和发展规律认识不到位,急功近利的思想由来已久,组织管理体制相对落后,足球专业人才匮乏,监管失调,导致足球发展的速度缓慢、社会基础薄弱,赛制混乱,不正当竞争现象严重,从而导致运动成绩近年来持续下滑。该文结合新足球改革方案从人才培养、学校足球发展、球员素质、行业风气等多方面探究我国足球发展和崛起的新道路,望对我国足球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1 大力发展足球文化建设

随着多媒体信息传播技术步伐加快和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足球文化内涵以及运动发展规律的了解和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足球文化是足球运动主体本身所创造的,是世界不同地域、意识形态人群通过参与足球活动,围绕足球本体特征的发展和创新而最终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大力发展足球文化事业,不仅对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开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能改变国民对足球的认识。足球运动的开展不仅仅是对场上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对足球认识观念的改变,当足球运动与社会发展并行后,足球文化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而足球运动也会呈现出好的发展态势。

2 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应科学合理

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和呈现出效果的,我们应当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坚持把国家足球改革制度切实坚持下去。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应以校园足球为依托,切实做好我国足球的长期发展规划,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和运行制度,把学校、俱乐部、足协、体育局等相关部门有效串联起来,行之有效开展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掘。现阶段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主要以专业体校为主,而校园足球后备人才的发掘还处于初级阶段,也是普及阶段。应当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增加我国足球的普及度和参与人口,这个是实现我们足球复兴梦的基础。应当在现行的足球改革制度下构建完整、完善的培养体系,切实可行地去执行。足球人才的培养途径应以校园足球为主,以各级体育运动学校为臂膀,多层次的培养足球人才。

3 大力发展学校足球,完善校园足球联赛

我国校园足球开展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不足。如,教育相关部门对足球的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体育管理相关部门责任划分不明确、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场地和训练器材严重缺乏、专业教练员数量短缺与训练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校重视程度不高、家长支持力度不够、校内足球普及足球文化教育活动缺失等问题普遍存在。此外还有学校足球竞赛体系的不健全,现在我国学校开展的小学和初中足球联赛较为广泛,进入高中后面临升学压力,迫使学生离开足球场地而远离足球,长期下去对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为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我国校园足球管理工作应合理分工,提高培训体制有效运转;(2)完善各级校园足球联赛,加大足球宣传和普及力度;(3)坚持新足球改革制度的执行,构建切实可行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4)坚持发展足球文化建设,全面提高青少年球员自身的素质;(5)加大对校园足球的投入力度,保障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

4 提高球员文化素质

日本足球的普及程度和比赛水平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出于领先地位的,这与日本培养足球运动员的方式和球员文化素质是密不可分的。日本足球运动员必须在高中毕业后才能参加职业比赛,所有球员都要从学校开始接触足球,每一个日本足球运动员都是学校球员,这对球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球员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运动员对训练的理论和技战术,文化素质高的球员能够迅速理解相应的技战术并能提高团队凝聚力与合作能力,提升球队战斗力。接受过学校教育的足球运动员,可以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有效地减少球场上出现的一些极端场面时,球员也能有效地自我控制和处理。

5 培养高素质的教练队伍

中小学生最初接触足球时完全凭借一时的兴趣和新鲜,所以,在此阶段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专业素养高的教练员可以不断地延续学生足球兴趣的同时,还能传授最基础性的专业足球技能,确保小球员们的积极性朝着良性的方向去发展和过渡。我国应当把退役专业球员和专业的教练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鼓励优秀的教练员和退役运动员到基层去指导训练工作,才能为国家及时发现更多的足球人才,才能保证优秀人才的不断出现。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学校里专业的足球教练极为缺乏,学校的足球教学和训练大多是由体育教师担当的,而体育教师的足球专业理论和技战术知识达不到训练的要求,这就限制了学校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会不同程度影响学生对足球的积极性。因此,培养更多的专业足球教练员成了学校足球运动发展的首要任务。各级相关部门应鼓励专业教练和退役运动员进学校指导教学和训练,提高学校足球运动的教学和训练水平,保证学校足球运动的有序开展。

6 结语

现如今,亚洲许多国家的整体足球水平已经全面超越中国足球,我们通过科学研究和总结得出,要想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和提高我国足球水平,这与良好的后备人才培养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必须要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下定决心,做好足球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人才储备和培养。

学校足球是足球普及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们必须响应习总书记对足球改革的要求,重视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和普及,发现并及时解决校园足球存在问题。进一步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必须努力构建丰富的校园足球文化,完善相应的管理和培训制度,打通各级校园足球联赛体系,改革校园足球管理体制。另外还要提高学校、家庭对足球运动的认识,加大资金投入等多方面的支持。

球员的素质可能直接影响球队的比赛风貌,从小培养球员的文化素质对足球文化、足球竞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会直接影响群众对足球运动的看法。球员敢打敢拼、永不言弃的竞技精神对足球文化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体育总局,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的决定[Z].教体艺[2006]6号.

[2] 孙一,梁永桥,毕海波.中、日、韩三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4):60-65.

[3] 朱宁.日本足协“三位一体”强化体制中青少年培养模式[J].体育与科学,2002,23(4):18-21.

[4] 徐金山,李滨.影响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若干题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5):37-39.

[5] 张晓健.高校足球文化建设对促进中国足球文化事业发展的影响[J].竞技体育,2011(12):31-32.

[6]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R].国办发〔2015〕.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人才培养足球
少年快乐足球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认识足球(一)